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建军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115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其结构包括夯实板、扶手、电机、工作箱、移动装置,夯实板顶部与工作箱底部焊机在一起,工作箱顶部安装有电机,工作箱侧面连接有扶手,工作箱的两侧安装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前进装置、支撑装置,前进装置、支撑装置均设有2个并对称安装在工作箱两侧,前进装置包括主转轮、皮带、副转轮、推进杆,主转轮与副转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者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升降并左右移动的支撑板与旋转的推进杆配合,能够将设备抬起前进,与现有采用摩擦的方式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支撑板支撑在地面再进行抬升前进的工作进行前进,避免打滑现象的发生。

A vibration rammer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
技术介绍
水库、江湖河堤、海堤及抗洪抢险等港口、水利方面的应用中,在进行对河沙加固时需要通过夯实机进行夯实。现有技术专利号为CN201810500574.3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包括传动装置、油箱、动力装置、偏心振动器、夯实板,所述油箱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偏心振动器连接,所述夯实板设于偏心振动器的下端,所述夯实板的上端设有支撑盒,支撑盒的下端与夯实板连接,支撑盒的上端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设有拉杆,所述支撑盒连接着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带轮、履带、轮轴,所述轮轴的数量为两根,轮轴贯穿支撑盒且与支撑盒连接,两根轮轴平行设置,轮轴的端部均与一个带轮连接,设于同侧的两个带轮之间通过履带连接,该专利技术采用履带进行行走,依旧是通过与河沙进行摩擦来前进,只不过增加了摩擦的面积,而河沙松散,采用摩擦的方式依旧无法完全克服行走的问题,还是容易发生打滑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其结构包括夯实板(1)、扶手(2)、电机(3)、工作箱(4)、移动装置,所述夯实板(1)顶部与工作箱(4)底部焊机在一起,所述工作箱(4)顶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工作箱(4)侧面连接有扶手(2),其特征在于:/n所述工作箱(4)的两侧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前进装置(5)、支撑装置(6),所述前进装置(5)、支撑装置(6)均设有2个并对称安装在工作箱(4)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其结构包括夯实板(1)、扶手(2)、电机(3)、工作箱(4)、移动装置,所述夯实板(1)顶部与工作箱(4)底部焊机在一起,所述工作箱(4)顶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工作箱(4)侧面连接有扶手(2),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箱(4)的两侧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前进装置(5)、支撑装置(6),所述前进装置(5)、支撑装置(6)均设有2个并对称安装在工作箱(4)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装置(5)包括主转轮(50)、皮带(51)、副转轮(52)、推进杆(53),所述主转轮(50)与副转轮(5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者通过皮带(51)传动连接,所述推进杆(53)设有2根并分别连接在主转轮(50)与副转轮(52)的同一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杆(53)包括伸缩杆(54)、固定装置(55)、杆套(56)、弹簧(57)、凹槽(58),所述伸缩杆(54)一端与主转轮(50)相连接,另一端设在杆套(56)内,所述伸缩杆(54)设在杆套(56)内的一端通过弹簧(57)与杆套(56)尾部相连接,所述杆套(56)首端内部两侧设有凹槽(58),所述固定装置(55)安装在伸缩杆(54)设在杆套(56)内的一端并与凹槽(58)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震动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4)设在杆套(56)内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暾
申请(专利权)人:周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