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133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02
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包括拖盘,拖盘的一侧铰接有夯头架,夯头架上设有带动其运动的前轴装置,拖盘上设有带动前轴装置运动的动力装置,拖盘的另一侧铰接有操作手柄,拖盘包括纵向重叠、绕其中轴线相对转动设置的上拖盘和下拖盘,下拖盘的上侧绕其中轴线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卡槽,其中一个卡槽正对的上拖盘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远离下拖盘的一侧设有电磁铁,弹簧的另一侧连接具有磁性的卡块,操作手柄上设有与电磁铁连接的电磁开关,解决了现有蛙式打夯机不易转向的问题。

A frog rammer for adjusting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桥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
技术介绍
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在道路桥梁建设中,为了夯实地基,常常使用到蛙式打夯机,蛙式打夯机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蛙式打夯机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夯实机械,它工作可靠,效能较高,容易维护保养,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比较广泛。本机主要是由夯头架、传动装置、前轴装置、拖盘、操纵手柄、电器设备和润滑系统等组成,夯机的启动开关安装在操纵手柄上,操纵手柄与拖盘铰接,可以灵活摆动,因此在工作中仅需掌握手柄即可控制打夯机的前进或转向。目前所使用的蛙式打夯机主要利用操纵手柄来控制拖盘转向,进而达到夯头架转向的目的,拖盘与地基直接接触或者通过轮子间接接触,拖盘直接与地基接触时,接触面积较大,彼此间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存在不易转向的目的,通过轮子接触时,地基较软,轮子易陷入地基一部分,同样存在不易转向的目的。综上所述,我们急需设计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解决了现有蛙式打夯机不易转向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包括拖盘,拖盘的一侧铰接有夯头架,夯头架上设有带动其运动的前轴装置,拖盘上设有带动前轴装置运动的动力装置,拖盘的另一侧铰接有操作手柄,拖盘包括纵向重叠、绕其中轴线相对转动设置的上拖盘和下拖盘,下拖盘的上侧绕其中轴线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卡槽,其中一个卡槽正对的上拖盘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远离下拖盘的一侧设有电磁铁,弹簧的另一侧连接具有磁性的卡块,操作手柄上设有与电磁铁连接的电磁开关。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效果:接通动力装置的电源,动力装置带动前轴装置运动,使夯头架对土壤进行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以压实地基,在需要进行夯头架的转向时,按下电磁开关,接通电磁铁的电源,使电磁铁具有一定磁性,电磁铁对卡块产生吸引力的作用,使卡块拉离卡槽进入调节槽内,使上拖盘与下拖盘之间能相对转动,通过调节操作手柄,使上拖盘在下拖盘上转动,上拖盘带动夯头架转向,进而达到夯头架快速调节方向的作用,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上拖盘和下拖盘的分层设计,使仅仅通过转动上拖盘就能达到夯头架的转向调节,避免了拖盘的整体转动时,拖盘与地基摩擦力较大不易转向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蛙式打夯机不易转向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上拖盘、下拖盘呈相同的圆柱体状,上拖盘上侧的中心设有转轴,转轴的另一端嵌入上拖盘内,且转轴与上拖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前轴装置包括设置在夯头架上的前转动轴,前转动轴上套设有前飞轮,前飞轮上设有偏心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拖盘的电机,还包括相对设置与夯头架配合的铰接座,其中一个铰接座连接有后转动轴,后转动轴上套设有后飞轮,后飞轮与电机、后飞轮与前飞轮均通过皮带动力传输。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下拖盘的上侧绕其中轴线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卡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卡块由铁合金制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操作手柄上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与动力装置、电磁铁分别连接的电源开关、电磁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蛙式打夯机不易转向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上拖盘、下拖盘呈相同的圆柱体状,上拖盘上侧的中心设有转轴,转轴的另一端嵌入上拖盘内,且转轴与上拖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上拖盘、下拖盘设计为圆柱体状,使上拖盘与下托盘相对转动时,不会发生偏移,造成偏移过多时,易刮伤操作人员的问题,转轴的设计,实现上拖盘与下拖盘的转动连接,轴承能避免转轴与上拖盘的直接接触,避免直接接触时摩擦力过大影响转动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前轴装置包括设置在夯头架上的前转动轴,前转动轴上套设有前飞轮,前飞轮上设有偏心块。偏心块的设计,使夯头架能循环摆动。(4)本专利技术通过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拖盘的电机,还包括相对设置与夯头架配合的铰接座,其中一个铰接座连接有后转动轴,后转动轴上套设有后飞轮,后飞轮与电机、后飞轮与前飞轮均通过皮带动力传输。电机作为本装置主要动力源,电机通过皮带传输带动后飞轮转动,后飞轮通过皮带传输带动前飞轮转动。(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拖盘的上侧绕其中轴线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与卡块逐级配合,能适当控制夯头架的转角。(6)本专利技术通过卡块由铁合金制成。铁合金支撑的卡块使具有磁性的同时,能表面卡块的生锈,增加卡块的使用周期。(7)本专利技术通过操作手柄上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与动力装置、电磁铁分别连接的电源开关、电磁开关。动力装置和电磁铁通过电源开关、电磁开关独立控制,使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拖盘的全剖图;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1-夯头架、2-前转动轴、3-前飞轮、4-偏心块、5-皮带、6-铰接座、7-电机、8-操作手柄、9-电磁开关、10-底板、11-电源开关、12-上拖盘、13-下拖盘、14-电磁铁、15-后飞轮、16-后转动轴、17-卡槽、18-轴承、19-转轴、20-卡块、2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包括拖盘,拖盘的一侧铰接有夯头架1,夯头架1上设有带动其运动的前轴装置,拖盘上设有带动前轴装置运动的动力装置,拖盘的另一侧铰接有操作手柄8,拖盘包括纵向重叠、绕其中轴线相对转动设置的上拖盘12和下拖盘13,下拖盘13的上侧绕其中轴线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卡槽17,其中一个卡槽17正对的上拖盘12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21,弹簧21远离下拖盘13的一侧设有电磁铁14,弹簧21的另一侧连接具有磁性的卡块20,操作手柄8上设有与电磁铁14连接的电磁开关9。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效果:接通动力装置的电源,动力装置带动前轴装置运动,使夯头架1对土壤进行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以压实地基,在需要进行夯头架1的转向时,按下电磁开关9,接通电磁铁14的电源,使电磁铁14具有一定磁性,电磁铁14对卡块20产生吸引力的作用,使卡块20拉离卡槽17进入调节槽内,使上拖盘12与下拖盘13之间能相对转动,通过调节操作手柄8,使上拖盘12在下拖盘13上转动,上拖盘12带动夯头架1转向,进而达到夯头架1快速调节方向的作用,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上拖盘12和下拖盘13的分层设计,使仅仅通过转动上拖盘12就能达到夯头架1的转向调节,避免了拖盘的整体转动时,拖盘与地基摩擦力较大不易转向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蛙式打夯机不易转向的问题。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包括拖盘,所述拖盘的一侧铰接有夯头架(1),所述夯头架(1)上设有带动其运动的前轴装置,所述拖盘上设有带动前轴装置运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拖盘的另一侧铰接有操作手柄(8),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盘包括纵向重叠、绕其中轴线相对转动设置的上拖盘(12)和下拖盘(13),所述下拖盘(13)的上侧绕其中轴线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卡槽(17),其中一个所述卡槽(17)正对的上拖盘(12)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21),所述弹簧(21)远离下拖盘(13)的一侧设有电磁铁(14),所述弹簧(21)的另一侧连接具有磁性的卡块(20),所述操作手柄(8)上设有与电磁铁(14)连接的电磁开关(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包括拖盘,所述拖盘的一侧铰接有夯头架(1),所述夯头架(1)上设有带动其运动的前轴装置,所述拖盘上设有带动前轴装置运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拖盘的另一侧铰接有操作手柄(8),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盘包括纵向重叠、绕其中轴线相对转动设置的上拖盘(12)和下拖盘(13),所述下拖盘(13)的上侧绕其中轴线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卡槽(17),其中一个所述卡槽(17)正对的上拖盘(12)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21),所述弹簧(21)远离下拖盘(13)的一侧设有电磁铁(14),所述弹簧(21)的另一侧连接具有磁性的卡块(20),所述操作手柄(8)上设有与电磁铁(14)连接的电磁开关(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拖盘(12)、下拖盘(13)呈相同的圆柱体状,所述上拖盘(12)上侧的中心设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的另一端嵌入上拖盘(12)内,且转轴(19)与上拖盘(12)通过轴承(1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蛙式打夯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若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