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回收的投递机构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回收的投递机构。
技术介绍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比如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等,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能够起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垃圾回收的投递机构属于垃圾回收装置的一部分,通过投递机构将可回收垃圾投入回收桶内,但现有的投递机构不够智能,不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垃圾回收的投递机构,不仅便于使用,安全性能较佳,还方便对投递物品数量进行统计,较为智能,具有实用性。(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回收的投递机构,包括固定件、透明投递筒、投递口旋转挡板、防夹手活动挡板、电机、传动件、红外发射器、红外反射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转动轴和穿销轴;透明投递筒设置在固定件上;防夹手活动挡板与投递口旋转挡板通过穿销轴转动连接,防夹手活动挡板和投递口旋转挡板封住透明投递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回收的投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透明投递筒(2)、投递口旋转挡板(3)、防夹手活动挡板(4)、电机(5)、传动件(7)、红外发射器(9)、红外反射板(10)、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9)、转动轴(21)和穿销轴(22);透明投递筒(2)设置在固定件(1)上;防夹手活动挡板(4)与投递口旋转挡板(3)通过穿销轴(22)转动连接,防夹手活动挡板(4)和投递口旋转挡板(3)封住透明投递筒(2)的投递口;投递口旋转挡板(3)上设有活动挡板限位环(13);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9)均设置在固定件(1)上,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回收的投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透明投递筒(2)、投递口旋转挡板(3)、防夹手活动挡板(4)、电机(5)、传动件(7)、红外发射器(9)、红外反射板(10)、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9)、转动轴(21)和穿销轴(22);透明投递筒(2)设置在固定件(1)上;防夹手活动挡板(4)与投递口旋转挡板(3)通过穿销轴(22)转动连接,防夹手活动挡板(4)和投递口旋转挡板(3)封住透明投递筒(2)的投递口;投递口旋转挡板(3)上设有活动挡板限位环(13);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9)均设置在固定件(1)上,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位于同侧,第一支架(11)和第三支架(19)位于透明投递筒(2)的开口处两侧;电机(5)设置在第一支架(11)上,且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6);转动轴(21)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12)上,且一端设有从动轮(8),另一端与投递口旋转挡板(3)连接;传动件(7)传动连接主动轮(6)和从动轮(8);投递口旋转挡板(3)上设有开启极限触发耳板(15)和闭合极限触发耳板(14),且开启极限触发耳板(15)位于靠近第二支架(12)的位置,闭合极限触发耳板(14)位于靠近第三支架(19)的位置;第一支架(11)上设有开启极限微动开关(18),第三支架(19)上设有闭合极限微动开关(20);防夹手活动挡板(4)上设有防夹手触发耳板(16),投递口旋转挡板(3)上设有防夹手微动开关(17);开启极限微动开关(18)、闭合极限微动开关(20)和防夹手微动开关(17)均控制连接电机(5);红外发射器(9)和红外反射板(10)设置在固定件(1)上,红外发射器(9)和红外反射板(10)位于透明投递筒(2)的开口处两侧,且红外发射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懿焱,范泽龙,王广臻,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贝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