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油箱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10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油箱盖,包括油箱盖本体、转接管道以及固定接口,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油箱盖本体以及固定接口贯通相连;转接管道与油箱盖本体连接处为第一长圆孔,转接管道与固定接口连接处为第二长圆孔;转接管道外侧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加强筋从上到下分别依次连接固定接口、转接管道以及油箱盖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强筋的设计能够提高油箱盖结构的稳定性,能够防止铸造应力变形和热处理变形,保证油箱盖尺寸的精确度,避免出现油箱盖和油箱本体不配套的情况出现;长圆孔的设计,相对于普通圆孔而言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便于散热也便于油箱内气体的溢出,且转接管道下宽上窄的设计,能防止油箱内油液飞溅。

An improved tank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油箱盖
本技术涉及储油箱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油箱盖。
技术介绍
储油箱属于大型薄壁复杂铸件,其作用是储油,散发油的热量,沉淀油中杂质,溢出油中的气体。其形式有开式和闭式两种:开式储油箱油液液面与大气相通;闭式储油箱油液液面与大气隔绝。储油箱具有尺寸大、壁厚薄、结构复杂的特点。目前储油箱多分为油箱体和油箱盖两部分铸造,如此便于生产铸造同时便于运输。在实施铸造生产时,由于存在铸造应力,油箱盖毛坯存在应力变形,热处理后变形更为严重,即便设计采用热处理工装,仍无法消除热处理变形。另外目前的油箱盖上的注油口由于为直柱形,防飞溅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油箱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油箱盖,包括油箱盖本体、转接管道以及固定接口,所述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箱盖本体以及所述固定接口贯通相连;所述固定接口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转接管道与所述油箱盖本体连接处为第一长圆孔,所述转接管道与所述固定接口连接处为第二长圆孔;所述转接管道外侧设有至少一根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盖本体、转接管道以及固定接口,所述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箱盖本体以及所述固定接口贯通相连;所述固定接口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转接管道与所述油箱盖本体连接处为第一长圆孔,所述转接管道与所述固定接口连接处为第二长圆孔;所述转接管道外侧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上到下分别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接口、所述转接管道以及所述油箱盖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盖本体、转接管道以及固定接口,所述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箱盖本体以及所述固定接口贯通相连;所述固定接口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转接管道与所述油箱盖本体连接处为第一长圆孔,所述转接管道与所述固定接口连接处为第二长圆孔;所述转接管道外侧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上到下分别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接口、所述转接管道以及所述油箱盖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圆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口内侧设有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油箱盖本体连接的一端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兆和何振宇李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