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95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通过在空心圆柱状壳体内部填充可以吸收冲击载荷的吸能结构,并通过罩体固定吸能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星箭分离时产生的冲击载荷,防止对飞行器以及其内部敏感元件造成损害;在壳体周向布置支撑爪,增加回收罩与飞行器底板的连接可靠性,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研制成本低,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回收罩无法满足冲击载荷工况使用需求的问题;吸能结构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材料构成,可满足不同程度的吸能需求,提高回收罩的通用性;还可以通过调整壳体的尺寸,增加了冲击波的传递距离,进一步降低飞行器上的冲击。

A kind of energy absorbing aircraft recovery cover for separation device of star and r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回收罩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
技术介绍
星箭分离是火箭发射过程中的最后一环,星箭是否正常分离直接关系到飞行器发射的成败。目前,飞行器大量应用火工品解锁星箭连接机构,实现星箭分离。但是火工品分离装置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载荷,并以应力波的形式通过结构传递至飞行器各个部位,形成恶劣的火攻冲击环境,引起结构剧烈的瞬时冲击响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有研究者通过在飞行器火工品的分离装置中增设回收罩结构,从而增加星箭分离时冲击载荷的衰减量,降低飞行器上的冲击。虽然该回收罩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但依然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减震效果的需求。因此,需要对采用火工品的飞行器增设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减缓火工品的冲击,保护飞行器不受伤害。尤其对于舱内安装有较多敏感元件的飞行器,此类问题成为必须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可有效吸收火工冲击载荷,保护航天器及其内部结构不受破坏。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包括壳体(1)、支撑爪(2)以及吸能结构(3);壳体(1)为空心圆柱状,吸能结构(3)采用吸能材料制作,填充在壳体(1)内部;支撑爪(2)至少有两个,均匀分布在壳体(1)下部的外圆周面上。较佳的,吸能结构(3)采用多层不同吸能材料组成。较佳的,所述吸能结构(3)采用两层吸能材料粘接组成。较佳的,所述吸能结构(3)的上层为橡胶材料,下层为蜂窝材料。较佳的,支撑爪(2)一端与壳体(1)表面成设定角度固连在壳体(1)上,另一端具有一个与壳体(1)底端平齐的平板结构。较佳的,平板结构设置有安装孔,用于与飞行器底板(6)连接。较佳的,所述支撑爪(2)为2个。较佳的,支撑爪(2)的上部设置有减重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通过在空心圆柱状壳体内部填充可以吸收冲击载荷的吸能结构,并通过罩体固定吸能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星箭分离时产生的冲击载荷,防止对飞行器以及其内部敏感元件造成损害;在壳体周向布置支撑爪,增加回收罩与飞行器底板的连接可靠性,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研制成本低,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回收罩无法满足冲击载荷工况使用需求的问题;吸能结构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材料构成,可满足不同程度的吸能需求,提高回收罩的通用性;还可以通过调整壳体的尺寸,增加了冲击波的传递距离,进一步降低飞行器上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回收罩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回收罩的剖视图;图3为采用本技术回收罩的星箭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支撑爪,3-吸能结构,4-异型螺母,5-连接螺栓,6-飞行器底板,7-运载器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包括壳体1、支撑爪2以及吸能结构3;壳体1为空心圆柱状,吸能结构3采用吸能材料制作,填充在壳体1内部;支撑爪2至少有两个,均匀分布在壳体1下部的外圆周面上;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支撑强度和回收罩的重量,设置2个支撑爪2,支撑爪2一端与壳体1表面成设定角度固连在壳体1上,另一端具有一个与壳体1底端平齐的平板结构;平板结构设置有安装孔,用于与飞行器底板6连接。为了减重目的,支撑爪2的上部设置有减重孔。吸能结构3可采用一种吸能材料,也可以采用多种吸能材料组成多层吸能结构3,各种吸能材料的材质和比例关系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层吸能材料粘接组成吸能结构3,上层为橡胶,下层为蜂窝材料。如图3所示,采用本技术回收罩的星箭分离装置,在星箭分离之前,安装状态如下:采用异型螺母4,将其固定在飞行器底板6的螺母孔中;将回收罩的支撑爪2与飞行器底板6通过螺钉连接,并对其施加一定的拧紧力矩;将飞行器底板6与运载器顶板7通过螺栓孔对齐,安装连接螺栓5,并使连接螺栓5与异型螺母4连接并预紧,飞行器底板6与运载器顶板7可靠连接。星箭分离时,载荷传递状态如下:火工品将连接螺栓5拉断成上、下两节,连接螺栓5的拉紧力瞬间释放并产生巨大的加速度;连接螺栓5的下半节留在运载器顶板7上,冲击力由飞行器底板6吸收;连接螺栓5的上半节与异型螺母4连接,冲击力经异型螺母4由吸能回收罩的壳体1和吸能结构3吸收,吸能结构3在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吸收大部分冲击;可吸能回收罩与飞行器底板6通过螺钉连接并预先施加了预紧力,将随着飞行器一起分离。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支撑爪(2)以及吸能结构(3);壳体(1)为空心圆柱状,吸能结构(3)采用吸能材料制作,填充在壳体(1)内部;支撑爪(2)至少有两个,均匀分布在壳体(1)下部的外圆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支撑爪(2)以及吸能结构(3);壳体(1)为空心圆柱状,吸能结构(3)采用吸能材料制作,填充在壳体(1)内部;支撑爪(2)至少有两个,均匀分布在壳体(1)下部的外圆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其特征在于,吸能结构(3)采用多层不同吸能材料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3)采用两层吸能材料粘接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星箭分离装置的可吸能飞行器回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刘嫣洁安迎和王亮张胜芝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