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90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包括如下成分的材料:纯度为99.99%的Cu,Fe,Co,Cu‑50Ti中间合金,Cu‑25Mg中间合金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Fe:0.49%~0.70%,Co:0.05%~0.20%,Ti:0.30%~0.50%,Mg:0%~0.06%,杂质≤0.05%,余量为Cu。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材料中(Fe+Co)/Ti的比例和Co/Fe的比例,并在材料中添加了Mg,显著地改善了产品性能,从而使得制备出的Cu‑Fe‑Co‑Ti合金具备高强导电性、高强抗软化性能和高抗应力性能。

A Cu Fe Co Ti alloy with high conductivity, softening resistance and stress relaxat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熔炼加工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
技术介绍
线框架带材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我国年需求量约20万吨。目前我国引线框架铜带主要以中低端应用的Cu-Fe-P系合金(C189200、C19400)为主,中高端运用C7025合金为主。但C1892、C194、C7025和C7035在性能上依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作为引线框架材料,C194拥有优异的电导率,但抗拉强度不足。②C7025合金虽然拥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但作为引线框架而言,合金需要拥有较高的抗软化温度和抗应力松弛性能,C7025的抗软化温度和抗应力松弛性能不足。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具备高强导电性、高抗软化性和高抗应力松弛性能的合金作为引线框架材料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能有效改善现有合金中部分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升合金的高强导电性、高抗软化性和高抗应力松弛性能。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包括如下成分的材料:纯度为99.99%的Cu,纯Fe,纯Co,Cu-50Ti中间合金,Cu-25Mg中间合金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Fe:0.49%~0.70%,Co:0.05%~0.20%,Ti:0.30%~0.50%,Mg:0%~0.06%,杂质≤0.05%,余量为Cu;(Fe+Co)/Ti控制在1.9~2.1,Co/Fe控制在0.1~0.2。上述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熔铸:先往炉中加入Cu,加热至1100℃待Cu熔化后,用木炭覆盖,升温至1550℃,再加入Fe和Co,保温5~10分钟,然后降温至1290℃后加入Cu-50Ti中间合金,保温2~8min,继续降温至1150℃后加入Cu-25Mg,保温1~5min,再加入质量为材料总质量1%~2%的冰晶石进行精炼除杂,保温5~10min,最后提高温度至1250℃~1300℃,进行半连续铸造制备合金铸坯,得到熔铸后的合金材料;B、热轧:将步骤A中得到的熔铸后的合金材料放入电阻炉中保温,然后对材料进行热轧变形,起始热轧温度为850℃~940℃,热轧变形量为50%~80%,终轧温度在740℃~800℃,热轧后在室温下水冷,得到热轧完成的板带;C、退火:将步骤B中得到的板带进行钟罩退火处理,退火过程中采用氢气做保护气氛,退火温度为550℃,得到退火完成的板带;D、冷轧1:将步骤C中退火后的板带进行冷扎变形,冷扎变形的变形量为20%~30%,冷轧道次为1~3次,得到初步冷轧成型的板带;E、铣面:对步骤D中得到的成型板带进行铣面,上下面总共铣去1~2mm,得到铣面完成的板带;F、冷轧2:将步骤E中得到的板带进行第二次冷轧,冷扎变形的变形量为60%~80%,冷轧道次为7~9次,得到成型板带一;G、冷轧3:对步骤F中得到的成型板带一进行开坯,冷扎变形的变形量为40%~55%,得到成型板带二;H、精轧:对步骤G中得到的成型板带二进行4~6道次精轧,轧制的变形量为60%~70%,得到精轧板带;I、时效:对步骤H中得到的精轧板带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40℃~600℃,时效时间为1~3h,得到Cu-Fe-Co-Ti合金板带。具体地,所述步骤C中,将退火完成后的板带进行保温冷却后,再进行步骤D的操作,保温时间为3h,冷却时间为6h。具体地,所述步骤I中,对精轧板带进行时效处理时,需要通入氢气作为保护气氛。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纯Cu,纯Fe,纯Co,Cu-50Ti中间合金,Cu-25Mg中间合金作为材料,并通过热轧,冷轧,时效等多种强化方式相结合制备Cu-Fe-Co-Ti合金板带,显著提高了合金的抗拉强度,使得合金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645Mpa,并且保持了合金较高的电导率,使得合金的电导率可以超过69%IACS,改善了现有合金中部分性能不足的问题,使得制备出的Cu-Fe-Co-Ti-Mg合金具备高强导电性,从而能满足引线框架材料的使用要求。(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材料中(Fe+Co)/Ti的比例,使得(Fe+Co)/Ti的比例为1.9~2.1时,通过材料自身的低淬火敏感度,使得加工过程中仅需要对材料进行热轧水冷处理,即可得到良好的强度和电导率,无需再对材料进行高温固溶处理以及快速淬火工序,有效简化了加工步骤,避免了材料进行高温固溶处理所采用的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3)本专利技术通过热轧、冷轧、时效、冷轧、时效的工艺,使得合金能通过多次冷轧变形来抑制晶粒的回复,并通过多次扎制和时效相结合的制备方式,有效使得制备出的Cu-Fe-Co-Ti合金在保证较高电导率的同时,还能提升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进一步改善合金的性能。(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合金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Mg元素,以便材料在热轧后直接水冷获得充足的溶质原子过饱和度后,通过Mg元素的介入,使得Mg元素的原子会在析出相和基体的界面处偏聚,隔绝了析出相和基体之间的扩散通道,使得相同时效条件下的析出相具有更小的尺寸,不但可以使得材料在时效过程中可以降低析出相和基体之间的界面能,使界面能以更低的形式存在,提高析出相的热稳定性,而且可以提高合金材料的强度,以便最终制备出的Cu-Fe-Co-Ti合金具备抗高温软化性能和高抗应力松弛性。综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能有效改善现有合金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将材料中(Fe+Co)/Ti的比例控制在1.9~2.1,Co/Fe的比例控制在0.1~0.2,避免了传统加工工艺需要进行高温固溶处理的步骤,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显著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使得合金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645Mpa,电导率可以超过69%IACS,显著地改善了产品性能,同时通过在合金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Mg元素,可以获得高抗温软化性能和高抗应力松弛性的Cu-Fe-Co-Ti合金,以便制备出的合金作为引线框架的材料进行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熔铸:先往炉中加入Cu,加热至1100℃待Cu熔化后,用木炭覆盖,升温至1550℃,再加入Fe和Co,保温8分钟,然后降温至12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的材料:纯度为99.99%的Cu,纯Fe,纯Co,Cu-50Ti中间合金,Cu-25Mg中间合金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Fe:0.49%~0.70%,Co:0.05%~0.20%,Ti:0.30%~0.50%,Mg:0%~0.06%,杂质≤0.05%,余量为Cu;(Fe+Co)/Ti控制在1.9~2.1,Co/Fe控制在0.1~0.2。/n上述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A、熔铸:先往炉中加入Cu,加热至1100℃待Cu熔化后,用木炭覆盖,升温至1550℃,再加入Fe和Co,保温5~10分钟,然后降温至1290℃后加入Cu-50Ti中间合金,保温2~8min,继续降温至1150℃后加入Cu-25Mg,保温1~5min,再加入质量为材料总质量1%~2%的冰晶石进行精炼除杂,保温5~10min,最后提高温度至1250℃~1300℃,进行半连续铸造制备合金铸坯,得到熔铸后的合金材料;/nB、热轧:将步骤A中得到的熔铸后的合金材料放入电阻炉中保温,然后对材料进行热轧变形,起始热轧温度为850℃~940℃,热轧变形量为50%~80%,终轧温度在740℃~800℃,热轧后在室温下水冷,得到热轧完成的板带;/nC、退火:将步骤B中得到的板带进行钟罩退火处理,退火过程中采用氢气做保护气氛,退火温度为550℃,得到退火完成的板带;/nD、冷轧1:将步骤C中退火后的板带进行冷扎变形,冷扎变形的变形量为20%~30%,冷轧道次为1~3次,得到初步冷轧成型的板带;/nE、铣面:对步骤D中得到的成型板带进行铣面,上下面总共铣去1~2mm,得到铣面完成的板带;/nF、冷轧2:将步骤E中得到的板带进行第二次冷轧,冷扎变形的变形量为60%~80%,冷轧道次为7~9次,得到成型板带一;/nG、冷轧3:对步骤F中得到的成型板带一进行开坯,冷扎变形的变形量为40%~55%,得到成型板带二;/nH、精轧:对步骤G中得到的成型板带二进行4~6道次精轧,轧制的变形量为60%~70%,得到精轧板带;/nI、时效:对步骤H中得到的精轧板带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40℃~600℃,时效时间为1~3h,得到Cu-Fe-Co-Ti合金板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导电、抗软化、抗应力松弛的Cu-Fe-Co-Ti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的材料:纯度为99.99%的Cu,纯Fe,纯Co,Cu-50Ti中间合金,Cu-25Mg中间合金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Fe:0.49%~0.70%,Co:0.05%~0.20%,Ti:0.30%~0.50%,Mg:0%~0.06%,杂质≤0.05%,余量为Cu;(Fe+Co)/Ti控制在1.9~2.1,Co/Fe控制在0.1~0.2。
上述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熔铸:先往炉中加入Cu,加热至1100℃待Cu熔化后,用木炭覆盖,升温至1550℃,再加入Fe和Co,保温5~10分钟,然后降温至1290℃后加入Cu-50Ti中间合金,保温2~8min,继续降温至1150℃后加入Cu-25Mg,保温1~5min,再加入质量为材料总质量1%~2%的冰晶石进行精炼除杂,保温5~10min,最后提高温度至1250℃~1300℃,进行半连续铸造制备合金铸坯,得到熔铸后的合金材料;
B、热轧:将步骤A中得到的熔铸后的合金材料放入电阻炉中保温,然后对材料进行热轧变形,起始热轧温度为850℃~940℃,热轧变形量为50%~80%,终轧温度在740℃~800℃,热轧后在室温下水冷,得到热轧完成的板带;
C、退火:将步骤B中得到的板带进行钟罩退火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波满续存眭涵陈俏李律达郑铮辉肖翔鹏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