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复合多层纤维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2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复合多层纤维布,该多层纤维布包括玻璃纤维布、覆设于该玻璃纤维布第一面的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覆设于该玻璃纤维布第二面的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覆设于该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外表面的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外表面的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天丝纤维布层、以及覆设于该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天丝纤维布层。

A high composite multi-layer fiber cl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复合多层纤维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复合多层纤维布。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纤维布通常只具备单一性能,防水、防静电性能较差,且抗拉强度一般,使用时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复合多层纤维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高复合多层纤维布,该多层纤维布包括玻璃纤维布、覆设于该玻璃纤维布第一面的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覆设于该玻璃纤维布第二面的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覆设于该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外表面的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外表面的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天丝纤维布层、以及覆设于该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天丝纤维布层。在本技术所述的高复合多层纤维布中,该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和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均由聚酯纤维经线和碳素导电纤维纬线编织而成。在本技术所述的高复合多层纤维布中,该多层纤维布还包括覆设于该第一天丝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竹纤维布层、覆设于该第二天丝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竹纤维布层。在本技术所述的高复合多层纤维布中,该第一竹纤维布层、第一天丝纤维布层、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玻璃纤维布、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第二天丝纤维布层和第二竹纤维布层按顺序通过粘接热压形成该高复合多层纤维布。实施本技术的高复合多层纤维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的高复合多层纤维布时,通过设置玻璃纤维布,增加多层纤维布整体的抗拉强度,同时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通过设置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和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可起到防水透气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和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起到增加多层纤维布整体韧性、弹性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和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起到防静电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天丝纤维布层和第二天丝纤维布层,起到增加多层纤维布表面舒适性、光泽度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高复合多层纤维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高复合多层纤维布第一实施例中,该多层纤维布1包括玻璃纤维布2、覆设于该玻璃纤维布2第一面的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3、覆设于该玻璃纤维布2第二面的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4、覆设于该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3外表面的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5、覆设于该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4外表面的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6、覆设于该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5外表面的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7、覆设于该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6外表面的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8、覆设于该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7外表面的第一天丝纤维布层9、以及覆设于该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8外表面的第二天丝纤维布层10。使用本技术的高复合多层纤维布1时,通过设置玻璃纤维布2,增加多层纤维布1整体的抗拉强度,同时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通过设置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3和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4,可起到防水透气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5和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6,起到增加多层纤维布1整体韧性、弹性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7和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7,起到防静电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天丝纤维布层9和第二天丝纤维布层10,起到增加多层纤维布1表面舒适性、光泽度的作用。具体的,该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7和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8均由聚酯纤维经线和碳素导电纤维纬线编织而成。该编织于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7和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8内的碳素导电纤维纬线可将多层纤维布1上的静电导向其他物体,起到防静电作用。优选的,该多层纤维布1还包括覆设于该第一天丝纤维布层9外表面的第一竹纤维布层11、覆设于该第二天丝纤维布层10外表面的第二竹纤维布层12。通过设置第一竹纤维布层11和第二竹纤维布层12,起到更好的抗菌、吸汗、色泽鲜亮、手感柔软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竹纤维布层11、第一天丝纤维布层9、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7、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5、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3、玻璃纤维布2、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4、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6、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8、第二天丝纤维布层10和第二竹纤维布层12按顺序通过粘接热压形成该高复合多层纤维布1。该粘接粘胶采用天然有机胶水,该热压温度控制在180℃以下,优选热压温度为80℃-1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复合多层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纤维布包括玻璃纤维布、覆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第一面的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覆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第二面的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覆设于所述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外表面的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覆设于所述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外表面的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覆设于所述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覆设于所述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覆设于所述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天丝纤维布层、以及覆设于所述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天丝纤维布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复合多层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纤维布包括玻璃纤维布、覆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第一面的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覆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第二面的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覆设于所述第一PE高分子透气膜层外表面的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覆设于所述第二PE高分子透气膜层外表面的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覆设于所述第一聚氨酯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覆设于所述第二聚氨酯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覆设于所述第一防静电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一天丝纤维布层、以及覆设于所述第二防静电纤维布层外表面的第二天丝纤维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复合多层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肤堂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