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BS合金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1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PA‑ABS合金材料,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PA树脂一20‑40份、PA树脂二20‑40份、ABS树脂20‑40份、增韧剂3‑8份、润滑剂2‑5份、相容剂3‑6份、抗氧剂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两种粘度不同的PA树脂与ABS树脂复合,不仅能够提高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混合均匀度,还能够提高PA‑ABS合金材料的韧性,制得材料无污染,并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提高了PA‑ABS合金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接近纯PA6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较纯PA6的热变形温度,相较于纯PA6,降低了本合金的熔融指数,克服了PA6注塑成型时的流涎现象,易于工业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元件等领域。

Pa-abs alloy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A-ABS合金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
,具体涉及一种PA-ABS合金材料。
技术介绍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通过熔合成均匀液体和凝固而得。根据组成元素的数目,可分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合金是宏观均匀,含有金属元素的多元化学物质,一般具有金属特性.任何元素均可采用作合金元素,但大量加入的仍是金属.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组元,或简称为元.由两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二元合金,由三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三元合金,由三个以上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多元合金.固态下,合金可能呈单相亦可能呈复相的混合物;可能呈晶态、亦可能呈现准晶状态或非晶状态.晶态合金中依其组成元素的原子半径、负电性以及电子浓度等等差异情况不同,可能出现的相有保持与基底纯元素相同结构的固溶体以及不和任何组成元素结构相同的中间相,中间相包括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laves相、σ相、间隙相和复杂结构的间隙式化合物等等。聚酰胺俗称尼龙(PA),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耐摩擦性、优异的绝缘性,同时对多种化学药品具有很好抗性,但是聚酰胺不耐强碱,且吸水性很大,热变形温度较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俗称ABS树脂,具有较好耐冲击性、耐热性,且化学稳定性较好、吸水率较低。利用ABS对PA进行共混改性,制备PA/ABS合金材料,可在提高PA树脂的韧性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PA的吸水性,解决尺寸不稳定的问题。但是强极性结晶性PA树脂与弱极性非结晶性ABS树脂的相容性差,因此PA/ABS的韧性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很难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为此,提出一种PA-ABS合金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PA-ABS合金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PA-ABS合金材料,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PA树脂一20-40份、PA树脂二20-40份、ABS树脂20-40份、增韧剂3-8份、润滑剂2-5份、相容剂3-6份、抗氧剂0.5-1份。优选的:所述PA树脂一的粘度为1.9~2.2。优选的:所述PA树脂二的粘度为2.7~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PA-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ABS树脂、PA树脂一和PA树脂二放入混合搅拌釜内,混合均匀;步骤二、加入增韧剂、润滑剂、相容剂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步骤三、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后挤出,得到预混料;步骤四、将挤出的预混料冷却、风干、切粒,得到高韧性PA/ABS材料。优选的:在步骤一中,将ABS树脂、PA树脂一和PA树脂二放入混合搅拌釜内后,搅拌时间为3-5min,转速为250-400r/min。优选的:在步骤二中,搅拌釜内加入增韧剂、润滑剂、相容剂和抗氧剂后,搅拌时间为6-8min,转速为250-400r/min。优选的:在步骤三中,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后,加热温度为600-800℃,保持15-25s。优选的:在步骤四中,将预混料冷却至室温后,由转速为600-800r/min的风机对预混料进行风干,风干时间为3-5min,然后经切刀模具对风干后的预混料切割,切割后过200-300目筛,得到PA-ABS合金材料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A-ABS合金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两种粘度不同的PA树脂与ABS树脂复合,不仅能够提高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混合均匀度,还能够提高PA-ABS合金材料的韧性,制得材料无污染,并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提高了PA-ABS合金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接近纯PA6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较纯PA6的热变形温度,相较于纯PA6,降低了本合金的熔融指数,克服了PA6注塑成型时的流涎现象,易于工业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元件等领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数据,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PA-ABS合金材料,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PA树脂一20份、PA树脂二20份、ABS树脂20份、增韧剂3份、润滑剂2份、相容剂3份、抗氧剂0.5份。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PA树脂一的粘度为1.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PA树脂二的粘度为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PA-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ABS树脂、PA树脂一和PA树脂二放入混合搅拌釜内,混合均匀;步骤二、加入增韧剂、润滑剂、相容剂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步骤三、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后挤出,得到预混料;步骤四、将挤出的预混料冷却、风干、切粒,得到高韧性PA/ABS材料。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步骤一中,将ABS树脂、PA树脂一和PA树脂二放入混合搅拌釜内后,搅拌时间为3min,转速为250r/min;通过将ABS树脂、PA树脂一和PA树脂二放入混合搅拌釜内,可以将ABS树脂、PA树脂一和PA树脂二进行初步混合,通过将两种粘度不同的PA树脂与ABS树脂复合,不仅能够提高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混合均匀度,还能够提高PA-ABS合金材料的韧性。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步骤二中,搅拌釜内加入增韧剂、润滑剂、相容剂和抗氧剂后,搅拌时间为6min,转速为250r/min;通过加入增韧剂、润滑剂、相容剂和抗氧剂,制得材料无污染,并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提高了PA-ABS合金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接近纯PA6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较纯PA6的热变形温度,相较于纯PA6,降低了本合金的熔融指数,克服了PA6注塑成型时的流涎现象,易于工业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元件等领域。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步骤三中,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后,加热温度为600℃,保持15s。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步骤四中,将预混料冷却至室温后,由转速为600-800r/min的风机对预混料进行风干,风干时间为3min,然后经切刀模具对风干后的预混料切割,切割后过200目筛,得到PA-ABS合金材料材料。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PA-ABS合金材料,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PA树脂一30份、PA树脂二30份、ABS树脂30份、增韧剂5份、润滑剂4份、相容剂5份、抗氧剂0.8份。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PA树脂一的粘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PA-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PA树脂一20-40份、PA树脂二20-40份、ABS树脂20-40份、增韧剂3-8份、润滑剂2-5份、相容剂3-6份、抗氧剂0.5-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PA-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PA树脂一20-40份、PA树脂二20-40份、ABS树脂20-40份、增韧剂3-8份、润滑剂2-5份、相容剂3-6份、抗氧剂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A树脂一的粘度为1.9~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A-ABS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A树脂二的粘度为2.7~3。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PA-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ABS树脂、PA树脂一和PA树脂二放入混合搅拌釜内,混合均匀;
步骤二、加入增韧剂、润滑剂、相容剂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步骤三、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后挤出,得到预混料;
步骤四、将挤出的预混料冷却、风干、切粒,得到高韧性PA/ABS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卓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