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及其石墨压延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69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及其石墨压延机,涉及石墨压延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第二支撑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纠边部,所述纠边部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不断的动态调整卷轴的位置,从而实现纠边的功能,使得石墨膜的卷边更加可以整齐。

A graphite unwinding device and its graphite cal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及其石墨压延机
本技术涉及石墨压延机
,特别是指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及其石墨压延机。
技术介绍
石墨烧结之后很容易出现一边紧一边松的情况。目前石墨放卷气涨轴是两边固定的,气涨轴和压辊的方向是平行,不可调的。如果石墨膜是一边紧一边松的情况,生产时石墨膜容易被拉断,而且压出来的产品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石墨膜卷边容易出现不齐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及其石墨压延机,使得石墨膜的卷边可以整齐。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第二支撑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纠边部,所述纠边部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可选的,所述纠边部包括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所述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均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上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有磁铁,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还对称设有两组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用于触发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可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与第一支撑座的顶部铰接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杆的一端可被石墨膜拨动,另一端设有触头,所述触头的一侧设有接通线路,所述接通线路缠绕有铁芯,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顶部设有的凸起上。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侧边设有滑块,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侧边设有的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盘,所述下支撑盘的顶部设有上支撑盘,所述下支撑盘和上支撑盘上均设置有腰形通槽,所述腰形通槽处设置有紧固件用于固定下支撑盘和上支撑盘,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上支撑盘的顶部。一种石墨压延机,包括上述任一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所述石墨放卷轴装置设置在石墨压延机的收料段。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当石墨膜向左移动时,石墨膜拨动连杆的短段,从而带动连杆的长段转动使得连杆上的触头与接通线路接触,接通线路通电,铁芯产生磁力排斥磁铁,磁铁压动正传按钮,电机正传使得第二支撑座向右移动,当石墨膜向右移动时,同理会压动反转按钮,电机反传使得第二支撑座向左移动,如此不断的动态调整,从而实现纠边的功能,使得石墨膜的卷边更加可以整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石墨放卷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腰形通槽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石墨压延机的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1,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2,所述第二支撑座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转动连接有卷轴4,所述第二支撑座2螺纹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一端与电机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顶部设有纠边部7,所述纠边部7用于控制电机6的正反转。纠边部7控制电机6的正反转,电机6转动时带动丝杆5转动,丝杆5转动带动第二支撑座2沿着第一支撑座1的侧边来回移动,如此即可调节第二支撑座2上卷轴的位置,实现纠边功能,使得石墨膜10的卷边更加可以整齐。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纠边部7包括正转按钮71和反转按钮72,所述正转按钮71和反转按钮72均与电机6电性连接,具体的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正转按钮71和反转按钮7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3,可选的第一弹簧73可以设置两组用于提升稳定性,所述第一弹簧73远离正转按钮71或反转按钮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铁74,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顶部还对称设有两组触发机构8,所述触发机构8用于触发正转按钮71和反转按钮72的开启。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触发机构8包括与第一支撑座1的顶部铰接的连杆81,连杆81从铰接点处分为长段82和短段83,所述连杆81的长段82或者短段83处设有第二弹簧84,优选的,第二弹簧84一端固定连接在短段83处,如此通过杠杆原理使用很小的力即可从连杆的长段82处拨动连杆的短段83处,所述连杆81的一端可被石墨膜10拨动,另一端设有触头85,所述触头85的一侧设有接通线路86,所述接通线路86缠绕有铁芯87,所述第二弹簧84远离连杆8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1顶部设有的凸起88上,可选的凸起88与第一支撑座1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侧边内嵌有滑块11,所述第二支撑座2通过侧边设有的滑槽与滑块11滑动连接。可选的滑块11与滑槽设置两组,提升第二支撑座2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盘21,所述下支撑盘21的顶部设有上支撑盘22,所述下支撑盘21和上支撑盘22上均设置有腰形通槽23,所述腰形通槽23处设置有紧固件24用于固定下支撑盘21和上支撑盘22,紧固件24可以是螺栓或者手拧螺丝,优选的手拧螺丝,如此调整时不需要使用工具,使用非常方便。所述支架3固定连接在上支撑盘22的顶部。腰形通槽23的设计使得下支撑盘21和上支撑盘22之间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卷轴4和压辊9的方向可以调节。当石墨膜10一边紧一边松的时候,可以根据产品的状态,微调卷轴4的角度,使得石墨膜10两边的张力一致。如图5所示,一种石墨压延机,包括上述任一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所述石墨放卷轴装置设置在石墨压延机的收料段。使用时,当石墨膜10向左移动时,石墨膜10拨动连杆81的短段83,从而带动连杆81的长段82转动使得连杆81上的触头85与接通线路86接触,接通线路86通电,铁芯87产生磁力排斥磁铁74,磁铁74压动正传按钮71,电机6正传使得第二支撑座2向右移动,当石墨膜10向右移动时,同理会压动反转按钮72,电机6反传使得第二支撑座2向左移动,如此不断的动态调整,从而实现纠边的功能,使得石墨膜10的卷边更加可以整齐。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第二支撑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纠边部,所述纠边部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卷轴,所述第二支撑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纠边部,所述纠边部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边部包括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所述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均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上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有磁铁,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还对称设有两组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用于触发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放卷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与第一支撑座的顶部铰接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瑞苏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