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多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63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多肽以及该多肽的应用。该多肽具有如SEQ ID No.1~SEQ ID No.5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肽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而与其它类型的乳腺癌细胞的结合能力较为微弱,展现出了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高特异性选择,可以以此用于三阴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或成像诊断。

A peptide targeting thre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多肽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靶向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多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乳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排第二的癌症,也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类型。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自上世纪90年代起显著增加,且发病年龄低于欧美国家,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据我国肿瘤登记点数据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从2003年的37.1/10万人增长至2013年46.6/10万人。到2021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100/10万人,全国乳腺癌患者总人数预计将达到250万人。与此同时,乳腺癌死亡率也由上世纪70年代的2.95/10万人上升至2013年的11.3/10万人。按照不同的分子分型,乳腺癌可被划分为:雌激素/孕激素阳性型(ER/PR+)、HER2高表达型(HER2+)和三阴(性)型。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高侵袭性、高异质性的乳腺癌亚型,其免疫组化表现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阴性。虽然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只占女性乳腺癌总发病率的12-20%,但其发病年龄小、侵袭性高、预后极差、存活率低。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5%。对于ER/PR+型乳腺癌,目前可采用内分泌法进行治疗;对于HER2+型,目前可采用HER2单抗药物或HER2抑制剂进行治疗,如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阿法替尼等。但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缺乏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法。传统内分泌治疗及HER-2靶向治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效果不佳。全身化疗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全身化疗效果不如其他类型的乳腺癌,而且全身化疗药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对人体各脏器损伤较大。目前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研究还不完全,缺乏特异性靶点,这严重阻碍了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药物的研发。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能够将所需性质的多肽从大量变异体的集落中提取出来的体外筛选技术。自从Smith首次提出该方法以来,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发现新特性及改变已有多肽性质的强大工具。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发现靶标分子对应的新的结合多肽上极为有效。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将随机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插入噬菌体衣壳蛋白基因中,从而使噬菌体可以展示该核苷酸所编码的多肽。接着,通过该噬菌体库,对靶标分子进行筛选,使能够与该靶标分子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进行富集,从而得到对应的特异性结合多肽。噬菌体展示技术在为各种类型的靶标分子筛选特异性结合物的过程中,显示出了非常强大的应用潜力和重要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寻找能够特异性靶向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多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多肽以及该多肽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肽,该多肽具有如下SEQIDNo.1~SEQIDNo.5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其中,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为AAHRVGGFNYHM;SEQIDNo.2所示氨基酸序列为SSHYHSRSPTNP;SEQIDNo.3所示氨基酸序列为GSAAGTISPSLL;SEQIDNo.4所示氨基酸序列为HSLSSPQRVGHT;SEQIDNo.5所示氨基酸序列为SMPQLYPLSPWQ。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肽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与其它类型的乳腺癌细胞的结合能力较为微弱,展现出了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高特异性选择,可以以此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或成像诊断。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偶联物,该偶联物包括上述的多肽和偶联部分。该偶联物可以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呈现出较高的特异性选择性,可以以此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或成像诊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偶联部分选自成像剂、治疗剂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成像剂为各类影像学技术的造影剂中的至少一种,诸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技术的造影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成像剂为光学标记中的至少一种,诸如荧光标记物、化学发光标记物、生物发光标记物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成像剂选自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分子影像剂、荧光素、量子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治疗剂选自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光动力药物、光热治疗药物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治疗剂可以是细胞毒素、细胞因子、抗体、酶、凝集素、光敏剂、有机光热治疗分子等。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核酸分子,该核酸分子编码前述的多肽或偶联物。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重组载体,该重组载体包括前述的核酸分子。该重组质粒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或成像诊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重组载体可以是重组质粒或噬菌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重组载体为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在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插入上述核酸分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重组载体为重组噬菌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重组噬菌体在其DNA或RNA链上插入前述的核酸分子,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从而高效表达前述的多肽或偶联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重组噬菌体为包含前述核酸分子的M13噬菌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重组细胞,该重组细胞包括前述的核酸分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重组细胞通过在宿主细胞内转导或转染前述核酸分子得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宿主细胞为革兰氏阴性菌;更具体地,可以是大肠杆菌。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前述的多肽、偶联物、核酸分子、重组载体、重组细胞中的任一种。该组合物具体可以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组合物或治疗组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物递送载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药物递送载体为纳米级载体系统、微米级载体系统中的任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药物递送载体选自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树枝状化合物、无机纳米颗粒。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前述的多肽、偶联物中的任一种。该多肽或偶联物具有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特异性,以此制备的试剂盒能够用于特异性识别、标记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或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前述的多肽、偶联物、核酸分子、重组载体、重组细胞、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诊断、预防、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试剂中的用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40个随机选取的噬菌体单菌落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酶联免疫反应结果。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多肽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亲和力荧光分析结果,其中,2~7分别表示量子点(csc+qd)、量子点标记的多肽1(csc+c1+qd)、量子点标记的多肽2(csc+c2+qd)、量子点标记的多肽3(csc+c3+qd)、量子点标记的多肽4(csc+c4+qd)、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肽,其特征在于,具有如SEQ ID No.1~SEQ ID No.5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n其中,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为AAHRVGGFNYHM;/n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为SSHYHSRSPTNP;/n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为GSAAGTISPSLL;/n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为HSLSSPQRVGHT;/n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为SMPQLYPLSPWQ。/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肽,其特征在于,具有如SEQIDNo.1~SEQIDNo.5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其中,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为AAHRVGGFNYHM;
SEQIDNo.2所示氨基酸序列为SSHYHSRSPTNP;
SEQIDNo.3所示氨基酸序列为GSAAGTISPSLL;
SEQIDNo.4所示氨基酸序列为HSLSSPQRVGHT;
SEQIDNo.5所示氨基酸序列为SMPQLYPLSPWQ。


2.一种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和偶联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部分选自成像剂、治疗剂。


4.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或编码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偶联物。


5.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岚姜轶珂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