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602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装置壳体,在装置壳体的一端固定有进料斗,在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下部固定有出料口,在装置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杂通道,在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传送带和水平设置在的第二传送带,在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均匀固定有倾斜凸条,倾斜凸条的底面与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形成一个除杂凹槽,在装置壳体的侧部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的传动轴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轴相连接,在装置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震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可有效且快速的将塑料中的质重且体小的杂质进行清除,有利于提高除杂的效率与除杂的可靠性,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Waste plastic impurity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塑料回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发展,是源于对环境和资源的深刻认识,是减少废旧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生存方式。现有技术中,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进行造粒的过程为,将废旧塑料洗净、干燥备用,然后再用塑料再生造粒机组中的螺杆挤出机熔融、塑化、挤出成条状,接着将条状塑料经过冷却设备冷却,最后用切粒机切成颗粒,这些颗粒可以再经过吹塑、注塑、压延等工艺深加工成各种塑料制品。其中,在对废旧塑料洗净、干燥备用的前,还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即对废旧塑料进行除杂,因为废旧塑料的回收途径多样,回收到的废旧塑料中很可能含有铁屑、铁丝或钢片等生活废品,废旧塑料的表面通常附着有标签、浆状物、油状物等多种附着杂质,为保证最终塑料造粒的效果,必不可少的要对收集的废旧塑料进行除杂。现有通用的废旧塑料除杂通常是通过人工分拣对掺杂的生活废品进行分拣,并配合水洗对废旧塑料的表面附着物进行去除,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人工分拣的效率极低,有些体积很小但重量却大于塑料的杂质很难被分拣排除。如果有些金属或玻璃杂质未能被有效的去除,不但会对后续的通过废旧塑料进行颗粒造粒的结果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会损坏造粒设备。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装置壳体,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一端固定有进料斗,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下部固定有出料口,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杂通道,在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传送带和水平设置在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倾斜低端处于进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处于第二传送带的倾斜顶端正下方,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均匀固定有倾斜凸条,所述倾斜凸条的底面与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形成一个除杂凹槽,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侧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的传动轴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轴相连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正下方且震动电机的表面固定有震动柱杆,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面贴压在震动柱杆的顶部。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正下方。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表面均匀固定有防滑纹槽,且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均匀固定有网孔。在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电源插头和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控制开关、电加热管控制开关和震动电机启停按钮。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在使用时物料落至第一传送带上,通过震动电机的作用下,使重量大物塑料的杂质进入下层,并在向上传送时,重杂质会进入倾斜凸条与第一传送带表面形成的除杂凹槽内,当经过第一传送带的顶部时,在刚翻转时,塑料掉落至第二传送带上,而此时重杂质处于除杂凹槽内,并不会掉落至第二传送带,在第一传送带继续旋转时,此时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分离在第一传送带向上翻转时,除杂凹槽向下翻转,此时重杂下坠,实现分离操作。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可有效且快速的将塑料中的质重且体小的杂质进行清除,有利于提高除杂的效率与除杂的可靠性,使用稳定,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包括支架2,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装置壳体3,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一端固定有进料斗4,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下部固定有出料口5,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杂通道6,在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传送带7和水平设置在的第二传送带8,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倾斜低端处于进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处于第二传送带的倾斜顶端正下方,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均匀固定有倾斜凸条9,所述倾斜凸条的底面与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形成一个除杂凹槽10,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侧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的传动轴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轴相连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震动电机12,所述震动电机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正下方且震动电机的表面固定有震动柱杆13,并不会影响第一传送带的正常传送,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面贴压在震动柱杆的顶部。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电加热管14,所述电加热管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正下方。采用电加热管,可以防止体小质重的杂质粘附在塑料上,配合震动电机有利于提高分层的效果。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表面均匀固定有防滑纹槽15,且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均匀固定有网孔16。有利于粉尘等杂质分离。在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电源插头17和开关面板1,所述开关面板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控制开关、电加热管控制开关和震动电机启停按钮。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在使用时物料落至第一传送带上,通过震动电机的作用下,使重量大物塑料的杂质进入下层,并在向上传送时,重杂质会进入倾斜凸条与第一传送带表面形成的除杂凹槽内,当经过第一传送带的顶部时,在刚翻转时,塑料掉落至第二传送带上,而此时重杂质处于除杂凹槽内,并不会掉落至第二传送带,在第一传送带继续旋转时,此时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分离在第一传送带向上翻转时,除杂凹槽向下翻转,此时重杂下坠,实现分离操作。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可有效且快速的将塑料中的质重且体小的杂质进行清除,有利于提高除杂的效率与除杂的可靠性,使用稳定,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标准零件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而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的非标准结构部件,也可以直根据现有的技术常识毫无疑义的加工得到,同时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而机械、零件及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故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装置壳体,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一端固定有进料斗,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下部固定有出料口,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杂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传送带和水平设置在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倾斜低端处于进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处于第二传送带的倾斜顶端正下方,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均匀固定有倾斜凸条,所述倾斜凸条的底面与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形成一个除杂凹槽,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侧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的传动轴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轴相连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正下方且震动电机的表面固定有震动柱杆,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面贴压在震动柱杆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塑料杂质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装置壳体,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一端固定有进料斗,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下部固定有出料口,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杂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向上倾斜的第一传送带和水平设置在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倾斜低端处于进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处于第二传送带的倾斜顶端正下方,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均匀固定有倾斜凸条,所述倾斜凸条的底面与第一传送带的表面形成一个除杂凹槽,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侧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的传动轴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轴相连接,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宝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其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