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喹诺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喹诺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1962问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改进,形成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毒性低及疗效高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近十余年来,通过结构修饰人们发现这类化合物也具有很多其它生物活性,如在抗肿瘤、抗病毒、抗焦虑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某些候选化合物己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喹诺酮类物是细菌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研究发现,细菌拓扑构酶II和哺乳动物的拓扑异构酶II在活性部位酪氨酸周围的序列有同源性,某些喹诺酮类化合物对哺乳动物拓扑异构酶II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目前,通过结构改造,已有数百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喹诺酮衍生物被报道,其有可能成为一类以拓扑异构酶II为靶标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因此,以喹诺酮类药物为结构基础来设计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已经成为肿瘤化学的一个热门领域。卢颖洁等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7,4,410-416]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喹诺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喹诺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I)所示:
其中,n为数字0或1;
R1、R2、R3分别为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5~C6环烷基、C1~C6烷基氧基、C1~C6羟基亚烷基、C1~C6烷基巯基、C1~C6巯基亚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素、羟基、巯基、氰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基、二氟甲氧基、一氟甲基、一氟甲氧基中的一种;
R4为氢、C1~C6烷基、C5~C6环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中的一种;
R5、R6、R7、R8分别为氢、C1~C3烷基、卤素、腈基、硝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诺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相应于式(I-a)所示:
其中,R1、R2分别为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5~C6环烷基、C1~C6烷基氧基、C1~C6羟基亚烷基、C1~C6烷基巯基、C1~C6巯基亚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素、羟基、巯基、氰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基、二氟甲氧基、一氟甲基、一氟甲氧基中的一种;
R4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苯基中的一种;
R5、R6、R7和R8分别为氢、卤素、腈基、硝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诺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相应于式(I-b)所示:
其中,R1、R2分别为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氰基、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基、二氟甲氧基中的一种;R4为氢、甲基、乙基中的一种;R6为氟,R7为氯。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在有机溶剂中,路易斯酸催化下化合物式(II)与水反应,得到中间产物A;
(b)上述反应体系中先加入第一缚酸剂和式(III)所示的原料混合反应,然后加入式(IV)所示的二苯醚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中间产物B;
(c)上述反应步骤(b)制得的反应体系中再加入第二缚酸剂和负载催化剂,进行环合反应得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鹏飞,李万梅,徐伟明,吴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