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595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置有集料室与搅拌室,集料室的上端设置有入料口,集料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对称分料杆,搅拌室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杆,机体的下端内侧转动安装有压辊,压辊的表面转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盘,第二皮带盘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该种新型橡胶开炼机,在原料落入集料室内时通过分料杆会将原料进行分散,原料进入集料室后原料向下会通过环形切刀进行再次分散落入搅拌室内,最后通过旋转轴表面的搅拌杆搅拌达到原料充分混合,然后通过卸料孔落入下方压辊之间进行开炼,以此通过提高原料混合提高橡胶的开炼效率。

A new type of rubber open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
本技术涉及橡胶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
技术介绍
橡胶开炼机是开炼机当中的一个品种,针对性应用于橡胶的生产,其工作性能是通过两个辊筒相对回转,使生胶或胶料随着辊筒的转动被卷入两辊间隙,受强烈剪切作用而达到塑炼或混炼的目的,它的作用是把混合均匀的原料进混炼、塑化,为压延机压延成型塑料制品提供混合炼塑较均匀的熔融料。但是现有的橡胶开炼机在使用时容易因为原料的混合不均匀,需要生胶或熔融胶进行多次压合才能达到产品所需质量要求,且缺乏对原料进行筛选,导致较大颗粒的原料在开炼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压合才能达到要求,以此增加了人工和机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以解决橡胶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集料室与搅拌室,所述机体的表面合页连接有取料门,所述集料室的上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集料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对称分料杆,所述搅拌室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穿过机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皮带盘,所述机体的下端内侧转动安装有压辊,所述压辊的表面转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盘,所述第二皮带盘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优选的,所述搅拌室的内部集料室的下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安装辊,安装辊的转动轴一端设置有齿盘,齿盘之间啮合连接,安装辊的转动轴一端安装有第三皮带盘,所述机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转动轴安装有第四皮带盘,第四皮带盘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三皮带盘。优选的,所述安装辊表面设置有环形切刀,安装辊之间的环形切刀错落分布。优选的,所述搅拌室的下表面设置有卸料孔,卸料孔位于压辊的上端。优选的,所述搅拌室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挡板,挡板的一端位于压辊上端中心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橡胶开炼机,第一,在原料落入集料室内时通过分料杆会将原料进行分散然后在落入集料室内,原料进入集料室后原料向下会通过环形切刀进行再次分散落入搅拌室内,最后通过旋转轴表面的搅拌杆搅拌达到原料充分混合,然后通过卸料孔落入下方压辊之间进行开炼,以此通过提高原料混合提高橡胶的开炼效率;第二,原料通过集料室进入搅拌室时,会向下落入安装辊之间,因为安装辊表面设置有环形切刀,且环形切刀错落分布,因此较大的颗粒会通过环形切刀进行再次切割打碎,然后落入搅拌室内,因为搅拌室下表面设置有卸料孔,落入搅拌室内的原料再次通过卸料孔进行筛选然后落入压辊之间进行开炼,以此避免大直径橡胶颗粒落入压辊之间影响开炼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辊位置横切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机体、11压辊、12挡板、13第二皮带盘、2搅拌室、21安装辊、22环形切刀、23旋转轴、24搅拌杆、25卸料孔、26第一皮带盘、27第三皮带盘、28齿盘、29取料门、3集料室、31分料杆、4入料口、5电机、51第四皮带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与图2,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包括机体1,机体1内部设置有集料室3与搅拌室2,机体1的表面合页连接有取料门29,取料门29与搅拌室2连通,取料门29的下端通过插销插接在机体1表面的插座内侧进行定位,打开取料门29即可将搅拌室2内的大颗粒橡胶原料取出,集料室3的上端设置有入料口4,集料室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对称分料杆31,通过分料杆31将原料分散,搅拌室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3,旋转轴23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杆24,搅拌杆24的穿过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皮带盘26,机体1的下端内侧转动安装有压辊11,压辊11的表面转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盘13,第二皮带盘13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26,压辊11利用压辊11转动轴表面的第二皮带盘13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盘26及旋转轴23转动,从而通过旋转轴23表面的搅拌杆24将搅拌室2内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请参阅图3,搅拌室2的内部集料室3的下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安装辊21,安装辊21的转动轴一端设置有齿盘28,齿盘28之间啮合连接,齿盘28之间啮合连接带动安装辊21相对转动进行切割,安装辊21的转动轴一端安装有第三皮带盘27,机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型号:4IK25RGN-C,电机5的转动轴安装有第四皮带盘51,第四皮带盘51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三皮带盘27,通过电机5利用第四皮带盘51带动安装辊21转动,并通过齿盘28之间啮合连接带动两个安装辊21转动。请参阅图1与图3,安装辊21表面设置有环形切刀22,安装辊21之间的环形切刀22错落分布,通过环形切刀22之间的空隙能够再次将原料进行分隔分散,环形切刀22错落分布能够较好的将大颗粒橡胶颗粒进行切割。请参阅图1,搅拌室2的下表面设置有卸料孔25,卸料孔25均匀分布在搅拌室2的下表面,通过卸料孔25可对大粒径橡胶进行筛选,卸料孔25位于压辊11的上端,原料从卸料孔25落入压辊11之间进行开炼。请参阅图1,搅拌室2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一端位于压辊11上端中心位置,通过挡板12将从卸料孔25掉落的原料送入压辊11之间,防止原料散落到处都是。请参阅图4,将电机5串联到电源电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原料从入料口4落入集料室3内时,因为入料口4的下方集料室3的内壁焊接有分料杆31,因此通过分料杆31会将原料进行分散,然后原料会落入集料室3后会聚合在一起,以此完成原料的初步混合,原料进入集料室3后,原料会向下通过环形切刀22之间的间隙进行再次分散落入搅拌室2内,完成二次分散混合,落入搅拌室2,因为压辊11转动轴表面的第二皮带盘13通过皮带连接有旋转轴23表面的第一皮带盘26,因此会带动旋转轴23及其表面的搅拌杆24转动,对搅拌室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以此达到原料的充分混合,然后通过搅拌室2下方的卸料孔25落入下方压辊11之间进行开炼,以此通过提高原料混合提高橡胶的开炼效率;原料通过集料室3进入搅拌室2时,会向下落入安装辊21之间,因为安装辊21表面设置有环形切刀22,且环形切刀22错落分布,因此较大的颗粒会通过电机5联动带动环形切刀22进行再次切割打碎,然后落入搅拌室2内,因为搅拌室2下表面设置有卸料孔25,落入搅拌室2内的原料再次通过卸料孔25进行筛选然后落入压辊11之间进行开炼,以此避免大直径橡胶颗粒落入压辊11之间影响开炼质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集料室(3)与搅拌室(2),所述机体(1)的表面合页连接有取料门(29),所述集料室(3)的上端设置有入料口(4),所述集料室(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对称分料杆(31),所述搅拌室(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3),所述旋转轴(23)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杆(24),所述搅拌杆(24)的穿过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皮带盘(26),所述机体(1)的下端内侧转动安装有压辊(11),所述压辊(11)的表面转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盘(13),所述第二皮带盘(13)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集料室(3)与搅拌室(2),所述机体(1)的表面合页连接有取料门(29),所述集料室(3)的上端设置有入料口(4),所述集料室(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对称分料杆(31),所述搅拌室(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3),所述旋转轴(23)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杆(24),所述搅拌杆(24)的穿过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皮带盘(26),所述机体(1)的下端内侧转动安装有压辊(11),所述压辊(11)的表面转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盘(13),所述第二皮带盘(13)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皮带盘(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橡胶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2)的内部集料室(3)的下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安装辊(21),安装辊(21)的转动轴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新旭龙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