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40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具体涉及器械领域,包括底固定支架以及工作载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盘、转动杆、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所述转动杆和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竖直固定在底盘的上端,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一个横向的横向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横向固定杆抵紧固定;所述工作载台包括可拆卸设置于转动杆背向底盘一端的固定座、转动连接座、第一承重板以及第二承重板,所述转动连接座的一端与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方便使用者承运重物或者登高作业的优点。

A disaster opera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灾地作业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灾地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全世界每年都遭受着大量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破坏。巨大的灾害会造成大面积的建筑物坍塌和人员伤亡,灾害发生之后最紧急的事情就是搜救那些困在废墟中的幸存者。研究表明,如果这些幸存者72小时之内得不到有效的救助,死亡的可能性就会急剧增加。然而,复杂危险的灾害现场给救援人员及幸存者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也会阻碍救援工作快速有效地进行。在救援现场,大几率供电设备或建筑物损坏,环境较为恶劣,不利于施工人员找到着力点安装登云梯进行稳定地登高抢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灾地作业平台,该灾地作业平台具有方便使用者承运重物或者登高作业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包括底固定支架以及工作载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盘、转动杆、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所述转动杆和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竖直固定在底盘的上端,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一个横向的横向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横向固定杆抵紧固定;所述工作载台包括可拆卸设置于转动杆背向底盘一端的固定座、转动连接座、第一承重板以及第二承重板,所述转动连接座的一端与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座锁紧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工作载台还包括转动轴以及转动柄部,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柄部的一端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防止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倾斜或折断的防倾斜装置,所述防倾斜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底盘上的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第五固定杆、第六固定杆、第一增强杆、第二增强杆,所述第一增强杆、第二增强杆相对应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通过螺栓连接,相应地,所述第一增强杆、第二增强杆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固定杆、第六固定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增强杆、第二增强杆的中部分别与第二固定杆和第一固定杆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底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横向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端部通过横向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上固定支撑杆、一号底支撑杆、二号底支撑杆、一号侧固定杆以及二号侧固定杆、传动杆以及传动连接杆,所述一号底支撑杆和二号底支撑杆铰接,所述一号侧固定杆的一端与一号底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上固定支撑杆铰接,所述二号侧固定杆的一端与上固定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二号底支撑杆铰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杆相固定,所述传动连接杆的一端与传动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上固定支撑杆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二号底支撑杆的前端设有增摩定位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承重板上设置有供物品放置或工作人员站立的托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专利技术中,抢险人员可预先调节好第一连杆和底座之间的连接角度,并由转动杆处登上工作载台进行抢险工作。同时,由于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之间是可转动连接,这就使得施工人员可根据场地限制,选择调节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之间的角度,从而更加适合施救场所以及最大限度保证了施工人员施工环境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灾地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灾地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图中:11、一号底支撑杆,12、二号底支撑杆,13、二号侧固定杆,14、增摩定位座,16、上固定支撑杆,17、一号侧固定杆,32、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驱动电机,35、横向支撑杆,361、传动杆,362、传动连接杆,51、第三固定杆,510、第一增强杆,52、第四固定杆,520、第二增强杆,521、第五固定杆,522、第六固定杆,55、第一固定杆,56、第二固定杆,57、第一连杆,58、第二连杆,59、锁紧螺栓座,61、固定座,62、转动连接座,63、第一承重板,64、第二承重板,65、转动轴,66、连接片,67、转动柄部。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包括底固定支架以及工作载台,固定支架包括底盘、转动杆、第一固定杆55以及第二固定杆56,转动杆和底盘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均竖直固定在底盘的上端,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通过一个横向的横向固定杆相连接,横向固定杆的两端与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均可拆卸连接,转动杆与横向固定杆抵紧固定;工作载台包括可拆卸设置于转动杆背向底盘一端的固定座61、转动连接座62、第一承重板63以及第二承重板64,转动连接座62的一端与固定座6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承重板63固定连接,第一承重板63和第二承重板64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转动杆包括第一连杆57和第二连杆58,第一连杆57和第二连杆58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座59锁紧固定。如图4所示,工作载台还包括转动轴65以及转动柄部67,第一承重板63和第二承重板64通过转动轴65转动连接,转动柄部67的一端设有连接片66,连接片66与转动轴65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固定支架还包括防止第一固定杆55、第二固定杆56倾斜或折断的防倾斜装置,防倾斜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底盘上的第三固定杆51、第四固定杆52、第五固定杆521、第六固定杆522、第一增强杆510、第二增强杆520,第一增强杆510、第二增强杆520相对应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固定杆51、第四固定杆52通过螺栓连接,相应地,第一增强杆510、第二增强杆520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固定杆521、第六固定杆522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增强杆510、第二增强杆520的中部分别与第二固定杆56和第一固定杆55相固定。如图3所示,底盘包括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以及横向支撑杆35,第一支撑杆32和第二支撑杆33的端部通过横向支撑杆35可拆卸连接;固定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34、上固定支撑杆16、一号底支撑杆11、二号底支撑杆12、一号侧固定杆17以及二号侧固定杆13、传动杆361以及传动连接杆362,一号底支撑杆11和二号底支撑杆12铰接,一号侧固定杆17的一端与一号底支撑杆11铰接,另一端与上固定支撑杆16铰接,二号侧固定杆13的一端与上固定支撑杆16铰接,另一端与二号底支撑杆12铰接,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与传动杆361相固定,传动连接杆362的一端与传动杆36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上固定支撑杆16可转动连接。如图1所示,二号底支撑杆12的前端设有增摩定位座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重板63上设置有供物品放置或工作人员站立的托板(未画出)。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固定支架以及工作载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盘、转动杆、第一固定杆(55)以及第二固定杆(56),所述转动杆和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均竖直固定在底盘的上端,所述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通过一个横向的横向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与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均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横向固定杆抵紧固定;/n所述工作载台包括可拆卸设置于转动杆背向底盘一端的固定座(61)、转动连接座(62)、第一承重板(63)以及第二承重板(64),所述转动连接座(62)的一端与固定座(6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承重板(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板(63)和第二承重板(64)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固定支架以及工作载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盘、转动杆、第一固定杆(55)以及第二固定杆(56),所述转动杆和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均竖直固定在底盘的上端,所述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通过一个横向的横向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与第一固定杆(55)和第二固定杆(56)均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横向固定杆抵紧固定;
所述工作载台包括可拆卸设置于转动杆背向底盘一端的固定座(61)、转动连接座(62)、第一承重板(63)以及第二承重板(64),所述转动连接座(62)的一端与固定座(6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承重板(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板(63)和第二承重板(6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包括第一连杆(57)和第二连杆(58),所述第一连杆(57)和第二连杆(58)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座(59)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载台还包括转动轴(65)以及转动柄部(67),所述第一承重板(63)和第二承重板(64)通过转动轴(6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柄部(67)的一端设有连接片(66),所述连接片(66)与转动轴(6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灾地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防止第一固定杆(55)、第二固定杆(56)倾斜或折断的防倾斜装置,所述防倾斜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底盘上的第三固定杆(51)、第四固定杆(52)、第五固定杆(521)、第六固定杆(522)、第一增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邵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