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加工
,涉及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TC18合金名义成分为Ti-5Al-5Mo-5V-1Cr-1Fe,属于近β钛合金,具备高强、高韧、高淬透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的各类结构件及复杂型腔构件,但传统生产工艺效率低下,成品率较低,交期滞后,导致产品综合竞争力差。因此,提高材料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一直是材料加工厂企业的一大难题。本专利技术主要考虑两种用途的棒材制备方法,分别是结构件用低成本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和低成本3D打印制粉用棒材的制备方法。在现已公开的相关资料中,此类小规格棒材有两种制备工艺:一种采用快锻机和相应工装制备成小规格棒材,一种是采用自由锻造制备成中间坯料,然后采用精锻或轧制等锻造方法制备成小规格棒材。以上方法均匀其不足之处,在采用快锻机锻造阶段,物料表面温降较快,可加工窗口较窄,物料容易开裂,为解决上述问题,只能缩小每火次锻比,带来的问题是锻造火次增加,同样因加热和打磨会导致材料的无形损失约为5%-1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规格棒材规格为Φ40mm-Φ100mm,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n步骤1、高温锻造:/n选取直径为Φ720mm的铸锭,对铸锭进行一火次加热,并通过精锻机进行七道次径向拔长锻造至Φ350mm,在空气中冷却,得到料坯;/n步骤2、低温锻造+高温热处理:/n对料坯进行一火次加热,通过精锻机进行四道次径向拔长锻造至Φ160mm,锻后进行热料回炉;/n热料回炉后,进行热处理,随后在出炉室内分散空气冷却,再结晶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n步骤3、低温锻造:/n对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加热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规格棒材规格为Φ40mm-Φ100mm,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高温锻造:
选取直径为Φ720mm的铸锭,对铸锭进行一火次加热,并通过精锻机进行七道次径向拔长锻造至Φ350mm,在空气中冷却,得到料坯;
步骤2、低温锻造+高温热处理:
对料坯进行一火次加热,通过精锻机进行四道次径向拔长锻造至Φ160mm,锻后进行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进行热处理,随后在出炉室内分散空气冷却,再结晶获得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
步骤3、低温锻造:
对晶粒尺寸为1-3mm的均匀细小的β组织加热后,采用精锻机锻造至Φ40mm-Φ1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过程为:选取直径为Φ720mm,质量为4600kg-4700kg的铸锭,对该铸锭加热,通过RF100型20MN精锻机进行1火次加热,并经过七道次变形:
Φ690→Φ610→Φ550→Φ510→Φ470→Φ430→Φ390→Φ350,锻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Φ350mm的料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该铸锭加热的加热温度为1150℃±20℃,加热系数为0.6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C18钛合金小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过程为:对Φ350mm的料坯进行加热,加热时间=批料直径×加热系数,通过RF100型20MN精锻机径向拔长锻造,经过一火次加热,单火次分为四个道次,从Φ350mm锻至Φ160mm:Φ350→Φ300→Φ250→Φ200→Φ160,锻后热料回炉;
热料回炉后,调节炉内温度进行热处理,完成热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锦文,崔林林,薛祥义,李少强,王凯旋,刘向宏,张丰收,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