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35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09
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煲体,煲体内安装内锅,煲体的上方安装有可旋转的煲盖,煲盖内安装内衬盖,其特征在于:内衬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触接点,且内衬盖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当煲盖向下旋转盖合在煲体上时,电源模块通过触接点与内锅电性相连;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现有蒸煮器对线圈供电的结构复杂的问题,以及解决了现有蒸煮器的内胆结构复杂、无法浸水清洗、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dig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部分蒸煮器在内胆上安装电磁阀来对内锅进行排水,并在内胆的外部安装水箱来接收内胆排出的水,其中,电磁阀内部设置线圈,通过在内锅上设置插接片来实现对电磁阀内部线圈的供电,插接片与线圈两端相连,并对应的在煲体内安装对接插接片的插接孔,当内胆安装到煲体内时,插接片插接到插接孔内,实现对线圈的供电导通,该连接方式导致内胆的结构复杂,无法浸水清洗,插接片不能沾水且插接孔内也不能沾水,否则会导致使用不安全;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对位方可实现插接片准确的插接到插接孔内,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主要解决现有蒸煮器对线圈供电的结构复杂,以及导致的内胆结构复杂、无法浸水清洗、使用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煲体,煲体内安装内锅,煲体的上方安装有可旋转的煲盖,煲盖内安装内衬盖,其特征在于:内衬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触接点,且内衬盖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当煲盖向下旋转盖合在煲体上时,电源模块通过触接点与内锅电性相连。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内衬盖可拆卸地安装在煲盖内,当内衬盖安装在位时,内衬盖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内锅上安装有线圈,线圈的一端通过内锅和内衬盖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煲体的底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外锅,内锅位于外锅内,线圈位于内锅与外锅之间。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外锅和/或温度传感器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线圈的内部安装阀芯和磁芯,线圈通电后,磁芯可通过磁力带动阀芯移动。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内锅上开设有排水口,线圈通电后,磁芯可通过磁力带动阀芯移动来打开排水口。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煲盖内安装有触片,当内衬盖安装在位时,电源模块通过触片与内衬盖电性相连。前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触片与电源模块通过导线相连,且触片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在煲盖内设置内衬盖,并在内衬盖上设置多个触接点,通过触接点来实现当煲盖向下旋转盖合在煲体上时电源模块通过触接点与内锅之间电性相连,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无需设置插接片结构。本方案的内衬盖设置为可拆卸独立清洗的结构,当内衬盖安装在位时即可实现内衬盖与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内衬盖上的多个触接点与内锅接触即可实现电源模块通过内衬盖和内锅与线圈的一端之间的电性相连,结构更简单。本方案通过设置外锅和内锅,在外锅和内锅之间设置线圈,通过外锅和内锅作为载体实现对线圈的供电电路结构,无需在内锅上设置插接片即可实现对线圈的供电,内锅和外锅的结构简单,可浸水清洗,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方案蒸煮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方案内锅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方案内锅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方案内衬盖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方案的内锅和外锅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方案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方案蒸煮器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8为本方案蒸煮器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煲体,2-煲盖,201-内衬盖,2011-触接点,202-触片,3-内锅,301-排水口,4-线圈,5-外锅,6-温度传感器,7-电源模块,8-磁芯,9-阀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本技术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如图1至图8构成所示,包括外锅5、内锅3,内锅3位于外锅5内,在内锅3上设置排水口301,并设置线圈4、磁芯8、阀芯9,在线圈4通电的情况下使得磁芯8通过磁力带动阀芯9移动来打开排水口301,进而实现对内锅3的排水;通过对内锅3的排水实现内锅3内水和食材的分离来制作低糖食物,如低糖米饭。本方案的蒸煮器包括:煲体1,煲体1内安装内锅3,内锅3用于盛放水和食材,煲体1的上方安装有可旋转的煲盖2,煲盖2可旋转的盖合或打开煲体1的上部区域,在煲盖2内安装内衬盖201,内衬盖201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触接点2011,且内衬盖201与电源模块7电性相连;其中,内衬盖201设置为可导电的金属材质制成,优选为铝材质制成;通过在内侧盖上设置多个触接点2011,通过触接点2011接触内锅3的上端面来实现内衬盖201与内锅3的电性相连,触接点2011为凸起的圆弧形结构。其中,当煲盖2向下旋转盖合在煲体1上时,电源模块7通过触接点2011与内锅3电性相连,触接点2011与内锅3的上端面接触贴合,多个触接点2011均匀分布的来实现与内锅3的上端面的接触贴合,确保内衬盖201与内锅3之间的接触来电性相连。其中,内衬盖201可拆卸地安装在煲盖2内,当内衬盖201安装在位时,内衬盖201与电源模块7电性相连,内衬盖201可独立的拆卸安装,方便清洗,内衬盖201与电源模块7之间电性连接,可通过导线相连,实现电源模块7的电流可进入到内衬盖201上。本方案中内锅3上安装有线圈4,线圈4的一端通过内锅3和内衬盖201与电源模块7电性相连,线圈4通过外壳密封安装在内锅3的底面上,线圈4的一端直接安装在内锅3的主体底部端面上,实现内锅3的主体与线圈4的一端之间可电路导通供电,当内衬盖201安装在位时,实现内衬盖201与内锅3和内锅3与线圈4的一端之间的电性相连,电源模块7的电流可从内衬盖201上进入内锅3并进入到线圈4的一端,再进入线圈4的另一端。其中,煲体1的底部安装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电源模块7电性相连,通过温度传感器6实现外锅5与电源模块7的电性相连,当外锅5放置到煲体1内时,外锅5的端面与温度传感器6的端面接触,实现外锅5与温度传感器6的电性相连,温度传感器6直接与电源模块7用导线相连,可用于电路通电和检测外锅5的底面温度;电源模块7与电路板电性相连,电路板上的控制模块实现对电源模块7的电源的开闭控制。本方案中包括外锅5,内锅3位于外锅5内,线圈4位于内锅3与外锅5之间,线圈4的一端与内锅3相连,线圈4的另一端可与外锅5相连,通过外锅5和内锅3作为对线圈4供电导通的载体,实现对线圈4的供电;线圈4安装在内锅3上,线圈4的一端直接与内锅3主体端面贴合;线圈4的外侧设置外壳,外壳实现把线圈4包绕密封在内锅3的底面上,且外壳与内锅3的主体之间用绝缘件隔绝开相互不会通电导通,使得线圈4的另一端与外壳相连,当内锅3放置到外锅5内时,外壳与外锅5的底端面相接触即可实现线圈4的另一端与外锅5电性相连,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煲体,煲体内安装内锅,煲体的上方安装有可旋转的煲盖,煲盖内安装内衬盖,其特征在于:内衬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触接点,且内衬盖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n当煲盖向下旋转盖合在煲体上时,电源模块通过触接点与内锅电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煲体,煲体内安装内锅,煲体的上方安装有可旋转的煲盖,煲盖内安装内衬盖,其特征在于:内衬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触接点,且内衬盖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
当煲盖向下旋转盖合在煲体上时,电源模块通过触接点与内锅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衬盖可拆卸地安装在煲盖内,当内衬盖安装在位时,内衬盖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锅上安装有线圈,线圈的一端通过内锅和内衬盖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煲体的底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电源模块电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煮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忠甘嵩方恩光吴久东邓杰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信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