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019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9
烹饪煲,包括煲胆和煲盖组件,煲盖组件通过衬件可构成为对煲腔的开闭结构;煲盖件上设置有承台部,衬件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空部,承台部设置为穿过避空部来构成为朝向煲盖组件的外部方向呈凸起结构;还包括温感组件,温感组件安装于承台部上;温感组件包括温感件,温感件设置为可旋转摆动的结构;当煲盖组件对煲腔形成为关闭结构时设置温感件相对承台部来朝向煲腔方向呈凸起结构;当煲盖组件对煲腔形成为打开结构时设置温感件相对承台部呈回折结构;当温感件进行旋转摆动时温感件设可在凸起结构和回折结构之间进行切换。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烹饪煲存在的测温结构不方便维护清洗、测温存在偏差、测温结构会形成阻挡用户来进行烹饪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烹饪的烹饪煲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烹饪煲一般因测温结构无法检测到煲腔内的液体温度导致其无法来实现对食材的低温烹饪效果,其中,虽然部分烹饪煲设置有测温结构能够实现对煲腔内的液体的问题进行检测,但是测温结构需要伸出很长的长度距离来进行伸入到煲腔内,这样就导致测温结构会形成对用户的阻挡结构,当用户来对煲腔进行烹饪操作时测温结构会形成阻挡结构而使得用户不方便来进行烹饪操作,以及测温结构在伸入到煲腔内时容易与煲腔内的食材之间发生接触,会出现食材粘附在测温结构上进而导致测温结构无法准确的检测出液体的问题,使得检测出的液体的温度与食材实际被烹饪的温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同时,测温结构的设置使得用户无法较好的来对其维护清洗,上述问题都严重影响用户对烹饪煲的使用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烹饪煲,主要解决现有烹饪煲存在的测温结构不方便维护清洗、测温存在偏差、测温结构会形成阻挡用户来进行烹饪操作的问题。

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烹饪煲,包括煲胆和煲盖组件,煲盖组件可构成对煲胆上设置的煲腔的开闭结构,煲盖组件包括煲盖件和衬件,衬件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煲盖件上,煲盖组件通过衬件可构成为对煲腔的开闭结构;

4、煲盖件上设置有承台部,衬件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空部,承台部设置为穿过避空部来构成为朝向煲盖组件的外部方向呈凸起结构;

5、还包括温感组件,温感组件安装于承台部上,温感组件用于对煲腔内的液体进行检测温度;

6、温感组件包括温感件,温感件设置为可相对承台部进行旋转摆动的结构;

7、当煲盖组件对煲腔形成为关闭结构时设置温感件相对承台部来朝向煲腔方向呈凸起结构,使得温感件进入到煲腔内来对液体进行接触测温;

8、当温感件呈凸起结构时设置温感件构成为不穿过衬件的结构;

9、当煲盖组件对煲腔形成为打开结构时设置温感件相对承台部呈回折结构,使得温感件不位于煲腔内;

10、当温感件进行旋转摆动时温感件设置为可在凸起结构和回折结构之间进行切换的结构。

11、前述的烹饪煲,煲盖件上设置有呈凹陷结构的容腔,衬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容腔内,且承台部设置为位于容腔内来朝向衬件的外部方向呈延伸伸出的凸起结构;

12、当温感件在承台部上呈回折结构时至少温感件的一部分位于容腔内。

13、前述的烹饪煲,当煲盖组件对煲腔形成为打开结构时,容腔和煲腔之间形成有烹饪操作区域,承台部构成的凸起结构和温感件构成的回折结构均构成为不阻挡用户通过烹饪操作区域来对煲腔进行烹饪操作的结构。

14、前述的烹饪煲,设置温感件的末端位置位于煲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距离的中心位置的下方,且温感件的末端位置至煲腔的底壁面的竖直距离大于温感件的末端位置至煲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距离的中心位置;

15、且设置温感件的末端位置至煲胆的中心轴线a的水平距离大于温感件的末端位置至煲胆的侧壁面的水平距离。

16、前述的烹饪煲,温感组件还包括对接件,对接件安装于承台部上,温感件设置为可旋转摆动地安装于对接件上;

17、设置在煲盖组件对煲腔进行开闭的过程中形成温感件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煲盖件进行旋转摆动的结构。

18、前述的烹饪煲,设置当煲盖组件对煲腔进行关闭时温感件构成为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旋转摆动的结构使得温感件由回折结构切换成为凸起结构;

19、设置当煲盖组件对煲腔进行打开时温感件构成为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旋转摆动的结构使得温感件由凸起结构切换成为回折结构。

20、前述的烹饪煲,至少温感件的一部分设置为呈柔软性可变形的结构,当温感件受到外作用力时可进行变形来构成为由凸起结构切换成为回折结构,当温感件在变形结构下进行复位回弹时可构成为由回折结构切换成为凸起结构。

21、前述的烹饪煲,温感件上设置有温感部,温感部用于对煲腔内的液体进行接触测温;

22、承台部上设置有卡位部来形成对温感部进行卡接的结构或承台部上设置有磁吸部来形成对温感部进行磁性吸合的结构,可使得温感件在回折结构下被保持。

23、前述的烹饪煲,承台部上设置有呈凹陷结构的凹部,使得当温感件在承台部上呈回折结构时温感部位于凹部上呈悬空结构,来形成温感部与承台部呈不相互接触的结构。

24、前述的烹饪煲,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温感组件设置为呈电性相连的结构;

25、控制模块内设置有阈值q,阈值q设置为当温感件呈凸起结构来位于煲腔内时则可控制启动低温烹饪模式,或,阈值q设置为当温感件呈凸起结构来位于煲腔内且温感件在预设时长t内检测到的温度值t呈逐渐增大时则可控制启动低温烹饪模式;

26、和/或,控制模块内设置有阈值w,阈值w设置为当温感件呈回折结构来形成对煲腔内的空气进行测温且不构成为对煲腔内的液体进行测温的结构时可控制启动蒸煮模式。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方案的烹饪煲通过设置温感组件来实现对食材进行烹饪的实际烹饪温度进行检测,进而可以实现烹饪煲的精确控温来对食材进行烹饪,可以提升对食材的烹饪口感,同时使得烹饪煲可以具备多功能的使用效果。

29、本方案中,温感件可以在凸起结构和回折结构之间进行切换,不仅实现了温感件来对煲腔内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检测,还实现了温感件不会形成阻挡用户来对煲腔进行烹饪操作的结构,方便用户来对煲腔进行烹饪操作。

30、本方案的温感件可以切换成为凸起结构,在凸起结构下来伸入到煲腔内进行接触液体实现测温效果,使得其与液体之间在接触的结构下来进行检测温度,检测出的温度即为食材被煲腔的实际温度,实现检测出的烹饪温度的准确性更高,不容易存在温度偏差。

31、本方案中,当用户来对煲腔进行操作时,可以来使得温感件切换成为回折结构,来使得温感件回折到承台部上,使得温感件不会形成阻挡用户的结构,极大的提升了用户对烹饪煲的使用体验效果。

32、本方案中,设置承台部来安装温感组件,使得温感组件相对衬件呈凸起外露的结构,这样方便用户来对温感件进行维护清洗,提升用户来进行操作维护清洗的便捷度。

33、本方案中,承台部的结构实现穿过衬件上的避空部来构成为外露的凸起结构,使得温感件上残留的液体不会进入到煲盖件和衬件之间,用户可以较为容易地来对温感件进行维护清洗干净,同时也可以独立的来拆卸衬件来进行维护清洗,提升用户操作的容易度。

34、本方案中,温感件的位置设置及限定部分,使得温感件不容易与煲腔内的食材之间接触,食材不容易粘附到温感件上,使得温感件可以在保持干净的状态下来对液体进行接触测温,使得检测出的液体温度不存在偏差,检测出的液体温度更准确,同时干净状态下的温感件也更方便且更容易被用户进行维护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烹饪煲,包括煲胆和煲盖组件,煲盖组件可构成对煲胆上设置的煲腔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煲盖组件包括煲盖件和衬件,衬件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煲盖件上,煲盖组件通过衬件可构成为对煲腔的开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煲盖件上设置有呈凹陷结构的容腔,衬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容腔内,且承台部设置为位于容腔内来朝向衬件的外部方向呈延伸伸出的凸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当煲盖组件对煲腔形成为打开结构时,容腔和煲腔之间形成有烹饪操作区域,承台部构成的凸起结构和温感件构成的回折结构均构成为不阻挡用户通过烹饪操作区域来对煲腔进行烹饪操作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设置温感件的末端位置位于煲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距离的中心位置的下方,且温感件的末端位置至煲腔的底壁面的竖直距离大于温感件的末端位置至煲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距离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温感组件还包括对接件,对接件安装于承台部上,温感件设置为可旋转摆动地安装于对接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设置当煲盖组件对煲腔进行关闭时温感件构成为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旋转摆动的结构使得温感件由回折结构切换成为凸起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至少温感件的一部分设置为呈柔软性可变形的结构,当温感件受到外作用力时可进行变形来构成为由凸起结构切换成为回折结构,当温感件在变形结构下进行复位回弹时可构成为由回折结构切换成为凸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温感件上设置有温感部,温感部用于对煲腔内的液体进行接触测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承台部上设置有呈凹陷结构的凹部,使得当温感件在承台部上呈回折结构时温感部位于凹部上呈悬空结构,来形成温感部与承台部呈不相互接触的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烹饪煲,包括煲胆和煲盖组件,煲盖组件可构成对煲胆上设置的煲腔的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煲盖组件包括煲盖件和衬件,衬件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煲盖件上,煲盖组件通过衬件可构成为对煲腔的开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煲盖件上设置有呈凹陷结构的容腔,衬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容腔内,且承台部设置为位于容腔内来朝向衬件的外部方向呈延伸伸出的凸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当煲盖组件对煲腔形成为打开结构时,容腔和煲腔之间形成有烹饪操作区域,承台部构成的凸起结构和温感件构成的回折结构均构成为不阻挡用户通过烹饪操作区域来对煲腔进行烹饪操作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煲,其特征在于:设置温感件的末端位置位于煲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距离的中心位置的下方,且温感件的末端位置至煲腔的底壁面的竖直距离大于温感件的末端位置至煲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距离的中心位置;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忠高令宇方恩光吴久东邓杰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信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