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34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属于水杯领域,其包括杯盖,所述杯盖包括内盖和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盖的外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外盖上设置有饮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饮水口通过胶管连接,且所述胶管倾斜设置,所述内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内盖的外表面,所述外盖的内表面对应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快捷。

Water outlet structure of press type traveling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
技术介绍
旅行用的水杯成了广大旅行爱好者的一件必不可少的装备,在旅行开始前要在水杯中装大量的水或者饮料,在旅行过程中随时饮用。目前市面上的旅行杯,喝水时,需要旋开杯盖,操作过程麻烦、不便于单手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包括杯盖,所述杯盖包括内盖和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盖的外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外盖上设置有饮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饮水口通过胶管连接,且所述胶管倾斜设置,所述内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内盖的外表面,所述外盖的内表面对应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凸块。其中杯盖用于安装在杯身的开口处,杯盖与杯身可拆卸地连接,例如使用螺纹结构安装在杯身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旅行杯喝水时,只要用手拿住外盖,由于重力的作用,外盖会被提起,当外盖相对于内盖被提起到最上端时,胶管处于自然状态,不受到外盖和内盖的压迫,此时胶管处于打开状态,即胶管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杯身内的液体可以通过胶管流入到饮水口中;当外盖相对于内盖被压下至最低端时,胶管受到外盖的压迫,由于胶管倾斜设置,因此胶管会在外盖的压迫下弯折并折叠,从而使得胶管处于闭合状态,即胶管处于闭合状态,杯身内的液体无法通过胶管流出。其中,胶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0°尤佳。本专利技术打开胶管的过程方便快捷,可单手操作。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呈“L”型,所述第一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槽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槽,所述第一竖槽的远离所述第一横槽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竖槽,所述第二竖槽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槽与所述第一竖槽连通,所述第二横槽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横槽的水平高度。凸块通过第二竖槽可以插入到安装槽中的第一竖槽中,此时完成将外盖安装到内盖上的过程,凸块可以在第一竖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外盖相对于内盖可上下移动的功能,另外,在凸块进入到安装槽后,还可以在凸块位于第一竖槽的底部时,通过拧动外盖使得凸块进图到第一横槽的端部,使得外盖被锁死在内盖上,无法上下移动,以防止外盖松动漏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槽的上侧壁远离所述第一竖槽的一端朝下倾斜设置。第一横槽的上侧壁远离所述第一竖槽的一端朝下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横槽的宽度朝向远离第一竖槽的方向逐渐变小,从而可以使得凸块被卡紧在第一横槽中,以防止外盖松动漏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槽远离所述第一横槽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横槽远离所述第一竖槽的一端均设置有凸点,所述凸点位于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一竖槽的中心线上,所述凸块对应所述凸点设置有凹槽。凸点可以卡紧在凹槽中,以保证凸块在移动到第一横槽或者第一竖槽的端部后能被固定在凸点上,形成一个可解除的固定状态,便于使用,需要解除固定时,对外盖施加一定的外力即可使凸点脱离凹槽,解除固定状态。优选的,所述内盖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内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性体,所述外盖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所述外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性体。其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具有磁性的部件,例如磁体,且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互吸引;外盖下压时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相互接触,起到固定外盖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内盖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内盖,所述底座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口相配合用以堵住所述出气口的堵头,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上侧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外盖连接的连接部。其中,当外盖压紧在内盖上,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互抵触时,堵头被压紧在出气口上,使得出气口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旅行杯上仅有出水口这一个孔状结构,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杯身内的液体难以通过出水口被倒出,则可以进一步的保证在外盖压紧在内盖上时,旅行杯的密封性,避免旅行杯漏水;当外盖相对于内盖被提起时,连接在外盖上的连接部会将连接杆提起,从而使得堵头离开出气口,使得出气口与外界气压连通,用以平衡杯身内的气压,保证杯身内的液体能通过胶管顺畅的流出。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盖上的上钩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内盖上的下钩,所述上钩远离所述外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钩,所述下钩远离所述内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钩,所述第一倒钩和所述第二倒钩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将外盖提起时,上钩会跟随外盖上行,上钩上的第一倒钩在上行过程中会与下钩上的第二倒钩相互接触,并通过第二倒钩拉动下沟上行,从而提起连接杆,使得出气口打开,其中,采用分体式的连接部结构,在下压外盖时,无需将外盖压到底即可使得出气口被堵头堵死,因此即使外盖相对于内盖有一定程度的上移也不会使得出气口被打开,保证出气口的密封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下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内盖。弹簧用于拉紧连接杆,为连接杆提供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以使堵头堵在出气口上,并与出气口密封配合。优选的,所述外盖的表面还盖设有面盖,所述面盖对应所述饮水口设置有通孔,所述饮水口的上端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饮水口设置,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面盖相抵且与所述面盖密封配合。其中面盖可采用卡合的方式盖合在外盖上,可以起到对于外盖的保护作用,面盖盖合在外盖的上表面后,面盖的下端与外盖上的密封圈紧密相抵,使得面盖与密封圈密封配合,此面盖上的通孔与饮水口连通,则杯身内的液体通过胶管流入到饮水口后,只能进入到通孔中,并聚集在通孔中,便于饮用。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使用本技术的旅行杯喝水时,只要用手拿住外盖,由于重力的作用,外盖会被提起,以使胶管被打开,此时倾斜杯身即可将杯身内的液体通过胶管到入到饮水口中,此时即可喝水,本技术打开胶管的过程方便快捷,可单手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杯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杯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外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胶管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胶管闭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杯盖,11-内盖,111-第一横槽,112-第一竖槽,113-第二竖槽,114-第二横槽,115-凸点,116-出水口,117-第二支撑柱,12-外盖,121-饮水口,122-第一支撑柱,123-凸块,1231-凹槽,13-胶管,141-底座,142-连接杆,143-下钩,1431-第二倒钩,144-堵头,145-上钩,1451-第一倒钩,146-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包括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内盖和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盖的外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外盖上设置有饮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饮水口通过胶管连接,且所述胶管倾斜设置,所述内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内盖的外表面,所述外盖的内表面对应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凸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包括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内盖和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盖的外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外盖上设置有饮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饮水口通过胶管连接,且所述胶管倾斜设置,所述内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内盖的外表面,所述外盖的内表面对应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呈“L”型,所述第一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槽和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槽,所述第一竖槽的远离所述第一横槽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竖槽,所述第二竖槽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槽与所述第一竖槽连通,所述第二横槽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横槽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槽的上侧壁远离所述第一竖槽的一端朝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旅行杯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槽远离所述第一横槽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横槽远离所述第一竖槽的一端均设置有凸点,所述凸点位于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一竖槽的中心线上,所述凸块对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震
申请(专利权)人:惠东县港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