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34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包括杯盖本体,杯盖本体包括外侧壁、顶盖、内侧壁和底盖,顶盖上开设饮水口,底盖上铰接有防尘盖,防尘盖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一垂直段、第二水平段和第二垂直段,四个部分分别与底盖、内侧壁、顶盖和外侧壁形状匹配,防尘盖闭合时第二水平段堵住饮水口,实现密封防漏的效果;顶盖和外侧壁间形成过渡的圆弧面,第一水平段和第一垂直段的外侧间设有与弧形面相匹配的台阶,台阶两侧凸设有与弧形面过盈配合的配合部,饮水时,防尘盖打开,此时外侧的配合部与圆弧面过盈配合,防尘盖被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晃动掉落,使用方便卫生快捷。

A cup cover with dus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
技术介绍
水杯是人们常用的饮水工具,杯盖也是常见的配件,配合水杯一起使用,杯盖的主要功能在于防尘和防漏,用于防漏的杯盖较常见的为扣合或螺纹固定连接于水杯口,饮水时将杯盖打开,但是经常开杯盖并不方便,尤其是饮水时杯盖需要另外安置。为了解决放置杯盖的问题,现在有些杯盖上会直接开设一个小的饮水口,可是这样方便饮水的同时不能解决防漏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有的时候会配一个和饮水口相匹配的塞子,不过塞子太小不方便放置容易遗失弄脏,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一种新的杯盖同时解决方便喝水、易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包括杯盖本体,所述杯盖本体包括外侧壁和顶盖,所述顶盖中间向下凹陷成底盖,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间形成内侧壁,所述顶盖呈环形,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饮水口,底盖上铰接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包括顺次贴合底盖、内侧壁、顶盖和外侧壁的第一水平段、第一垂直段、第二水平段和第二垂直段,所述顶盖与所述外侧壁间设置有光滑过渡的弧形面,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一垂直段的外侧间设有与所述弧形面相匹配的台阶,所述台阶两侧凸设有与所述弧形面过盈配合的配合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壁、顶盖和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防尘盖相匹配的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壁的凹槽两侧边的中间设置有凸点,所述防尘盖第二垂直段的内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点相匹配的定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内侧壁上凸设有与所述饮水口相匹配的防漏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平段外侧靠近所述第二垂直段处向上凸设有把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盖顶端设置有水平杆,所述底盖上凸设有两个铰接孔,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铰接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铰接孔之间开设有容纳防尘盖铰接转动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间开设有配合槽,所述水平杆中间向外延伸有顶掣部,所述顶掣部在防尘盖开启状态时与所述配合槽过盈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杯盖本体底部向下延伸有卡槽内壁,所述外侧壁底部向外延伸有卡槽外壁,所述卡槽内壁和所述卡槽外壁间形成扣紧水杯杯口的卡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外壁底端朝向外光滑过渡形成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位于所述卡槽内壁下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第一水平段下表面上凸设有相对应的孔塞。综上所述,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包括杯盖本体,杯盖本体包括外侧壁、顶盖、内侧壁和底盖,顶盖上开设饮水口,底盖上铰接有防尘盖,防尘盖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一垂直段、第二水平段和第二垂直段,四个部分分别与底盖、内侧壁、顶盖和外侧壁形状匹配,防尘盖闭合时第二水平段堵住饮水口,实现密封防漏的效果;顶盖和外侧壁间形成过渡的圆弧面,第一水平段和第一垂直段的外侧间设有与弧形面相匹配的台阶,台阶两侧凸设有与弧形面过盈配合的配合部,饮水时,防尘盖打开,此时外侧的配合部与圆弧面过盈配合,防尘盖被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晃动掉落,使用方便卫生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垂直段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防尘盖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防尘盖开启状态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防尘盖开启状态铰接处局部方法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方案中的“水平”、“垂直”、“内侧”、“外侧”、“两侧”等词均只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此技术,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定,这些用词均根据附图1中防尘盖关闭状态时的方位确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防尘盖7的杯盖,包括杯盖本体1,所述杯盖本体1包括外侧壁2和顶盖3,所述顶盖3中间向下凹陷成底盖4,所述顶盖3和所述底盖4间形成内侧壁5,所述顶盖3呈环形,所述顶盖3上开设有饮水口6,底盖4上铰接有防尘盖7,所述防尘盖7包括顺次贴合底盖4、内侧壁5、顶盖3和外侧壁2的第一水平段701、第一垂直段702、第二水平段703和第二垂直段704,所述顶盖3与所述外侧壁2间设置有光滑过渡的弧形面8,所述第一水平段701和所述第一垂直段702的外侧间设有与所述弧形面8相匹配的台阶705,所述台阶705两侧凸设有与所述弧形面8过盈配合的配合部706。防尘盖7关闭状态时,第一水平段701、第一垂直段702、第二水平段703和第二垂直段704分别与底盖4、内侧壁5、顶盖3和外侧壁2贴合,因此第二水平段703堵住饮水口6,实现密封的效果。另外第二水平段703内侧设置与饮水口6相匹配的防漏塞707,进一步增加了防漏效果。进一步的,内侧壁5、顶盖3和外侧壁2上开设有与防尘盖7相匹配的凹槽11,使得防尘盖7闭合时与凹槽11配合,增加了防尘盖7闭合的稳固性,另外如附图3所示外侧壁2上设置凸点12,与第二垂直段704内侧上的定位槽相匹配,进一步增加了防尘盖7扣合的稳固性。防尘盖7配合在凹槽11中,则顶盖3整体光滑,顶盖3与底盖4间形成的空腔能够放置水杯底部,因此杯盖能够当成杯托使用,也方便堆叠杯子使用。如附图2所示,为了方便打开防尘盖7,在第二水平段703外侧靠近第二垂直段704外侧上凸设把手708,把手708上可以设置增加静摩擦力的防滑纹,方便手指施力将防尘盖7打开。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防尘盖7打开过程中,水平杆709在铰接孔41中转动至外侧上的台阶705与圆弧面配合,此时台阶705两侧的配合部706在圆弧面上定位,由于杯盖各横截面呈圆形,因此配合部706设置在台阶705两侧,方便在圆弧面上定位。如附图6所示,水平杆709在铰接孔41转动过程中,水平杆709间的顶掣部710在铰接孔41中的容纳腔42转动,最后防尘盖7在圆弧面定位时,顶掣部710运动至配合槽43的边缘,配合槽43边缘设置凸起弧面与顶掣部710过盈配合,进一步增加了防尘盖7在打开状态时的稳固性。图附图5所示,杯盖本体1下方设置有用于扣紧水杯杯口的卡槽8,使用过程中,卡槽内壁81紧贴杯口内壁,卡槽外壁82上的卡扣部83与杯口外壁过盈配合,整体扣紧水杯杯口,增强杯盖本体1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底盖4上设置有排气孔44,第一水平段701下表面上凸设有相对应的孔塞711。设置的排气孔44增加使用安全,方便饮水,同时孔塞711利于防尘盖7闭合时杯盖本体1的密封性。整体结构仅杯盖整体1和防尘盖7两部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杯盖一体成型,密封性好且方便清洁,符合现代越来越重要的环保、健康、节约的理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包括杯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本体包括外侧壁和顶盖,所述顶盖中间向下凹陷成底盖,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间形成内侧壁,所述顶盖呈环形,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饮水口,底盖上铰接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包括顺次贴合底盖、内侧壁、顶盖和外侧壁的第一水平段、第一垂直段、第二水平段和第二垂直段,所述顶盖与所述外侧壁间设置有光滑过渡的弧形面,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一垂直段的外侧间设有与所述弧形面相匹配的台阶,所述台阶两侧凸设有与所述弧形面过盈配合的配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包括杯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本体包括外侧壁和顶盖,所述顶盖中间向下凹陷成底盖,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间形成内侧壁,所述顶盖呈环形,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饮水口,底盖上铰接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包括顺次贴合底盖、内侧壁、顶盖和外侧壁的第一水平段、第一垂直段、第二水平段和第二垂直段,所述顶盖与所述外侧壁间设置有光滑过渡的弧形面,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一垂直段的外侧间设有与所述弧形面相匹配的台阶,所述台阶两侧凸设有与所述弧形面过盈配合的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顶盖和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防尘盖相匹配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的凹槽两侧边的中间设置有凸点,所述防尘盖第二垂直段的内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点相匹配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内侧壁上凸设有与所述饮水口相匹配的防漏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尘盖的杯盖,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颂怡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