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20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包括靴面、靴筒及靴底,靴面与靴筒连接前腰、后腰位置分别设置第一褶皱、第二褶皱,第一、第二褶皱从外向内包括外表、夹层、内里、助滑贴层,外表具有连续的峰顶和凹部,外表在与靴面和靴筒连接处峰顶间距大、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小;第一褶皱外表峰顶和凹部环前腰位置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第二褶皱结合人体跖屈生理变化特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弹性褶皱结构及便于穿脱施力的条纹条带和鞋踢,使得穿脱时鞋腰部位对脚背和脚跟的阻碍减小,同时便于外部施力,使穿脱方便。

A kind of easy wearing degumming shoe for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
本技术属于矿山劳动保护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
技术介绍
矿井工作条件恶劣,胶靴是矿山职工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之一,是矿工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在矿山作业中应用频繁。现有胶靴多存在穿脱困难的现象,特别是矿工穿戴胶靴下井,为更好的对脚部加以防护,会穿戴矿上配置的棉布裹脚袜,从而变相增大脚部尺寸,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另外,由于矿工多较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脚部会大量分泌汗液,从而造成脚部本身膨大。因此,在穿脱胶靴时,靴内部空间相对减小,加之脚部独有的生理结构特征,而胶靴橡胶自身变形量有限,脚常常被卡在胶靴前腰或者后腰位置,致使矿工需要施加较大强度的外力去撕扯胶靴或者强行把脚拽出,费时费力,对矿工脚部表面及关节造成一定的伤害,增加矿工心理负面情绪,同时,对劳动保护用品本身结构也产生一定的破坏,降低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使用方便,易穿脱的胶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通过设置弹性褶皱结构及便于穿脱施力的条纹条带和鞋踢,使得穿脱时鞋腰部位对脚背和脚跟的阻碍减小,同时便于外部施力,使穿脱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包括靴面、靴筒及靴底,所述靴面与靴筒连接前腰位置设置第一褶皱,靴面与靴筒连接后腰位置设置第二褶皱,所述第一、第二褶皱从外向内包括外表、夹层、内里、助滑贴层;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包括连续的峰顶和凹部;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在与靴面和靴筒连接处峰顶间距大、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小;所述第一褶皱外表峰顶间距向前腰折弯正中位置减小,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向前腰正中折弯位置增大,峰顶和凹部环前腰位置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第二褶皱外表峰顶和凹部环后腰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所述第二褶皱连接靴面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30°夹角,连接靴筒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60°夹角。第一、第二褶皱外表的峰顶和凹部截面设置为圆滑弧状。所述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内置加强筋线,加强筋线与峰顶和凹部平行。所述靴筒口外侧环绕设置有反光条纹条带;所述靴面与靴底连接处设置反光条纹镶边。所述靴底后端设置鞋踢,鞋踢外表面设置有花纹。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置在靴面与靴筒连接前腰位置第一褶皱及设置在靴面与靴筒连接后腰位置第二褶皱,使得矿工在进行穿靴动作时,即脚部跖屈发生变形,前脚掌踩在胶靴鞋底前部,近脚腕处脚背顶在胶靴前腰,后脚跟近似顶在胶靴后腰,此时相应部位褶皱产生扩张变形,达到了增大靴内相应部位空间,减少局部摩擦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第二褶皱夹层,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穿着时的不适感;第一、第二褶皱内里设置保证脚穿入和退出时胶靴时内部与外部的变形量吻合;助滑贴层柔滑的设计便于脚的顺利的穿入和退出;第一褶皱外表峰顶间距向前腰折弯正中位置减小,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向前腰正中折弯位置增大,峰顶和凹部环前腰位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第二褶皱外表峰顶和凹部环后腰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穿鞋时前腰及后腰正中位置变形较大,有足够空间适应脚部跖屈变形,同时契合人体行走时靴腰相关位置褶皱产生趋势,使行走更加舒适。2、第二褶皱连接靴面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30-40°夹角;第二褶皱连接靴筒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50-60°夹角,通过这样的设置,契合了人体跖屈变化范围在40°-50°的生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拓宽一定范围,可以满足各类脚型人群;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峰顶和凹部截面设置为圆滑弧状的设置避免脚在接触时产生不适感,同时便于胶靴弹性褶皱部位的清洁,避免煤污堆积;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在与靴面和靴筒连接处峰顶间距大、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小的设置使褶皱的变形量在与脚接触的部位最大,同时避免褶皱设置冗余;第一、第二褶皱外表设有若干加强筋线,加强筋线与峰顶和凹部平行,这样的设置保证褶皱外层有足够的强度,增加胶靴使用寿命。3、靴筒口外侧反光条纹条带及靴面与靴底连接处的反光条纹镶边的设置增大穿戴胶靴时手部与胶靴边缘的摩擦力及脱鞋时鞋头与鞋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提鞋时手延小腿方向向上施力,脱鞋时助力脱鞋,同时反光条纹条带及条纹镶边能够在矿井昏暗的环境下反光,起到警示提醒作用,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性。4、胶靴后跟一体成型鞋踢一方面可防止鞋踢经常踢蹭脱落,另外外表面的纹路设计方便脱鞋时一只脚对一只施加外力,助力脱鞋,使脱鞋过程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褶皱纵向中心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褶皱纵向中心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鞋面,2、靴筒,201、反光条纹条带,3、靴底,301、鞋踢,4、第一褶皱,401、第一褶皱外表,402、第一褶皱夹层,403、第一褶皱内里,404、第一褶皱助滑贴层,5、第二褶皱,501、第二褶皱外表,502、第二褶皱夹层,503、第二褶皱内里,504、第二褶皱助滑贴层,6、反光条纹镶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所述,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包括靴面1、靴筒2及靴底3,靴面1与靴筒2连接前腰位置设置第一褶皱4,靴面1与靴筒2连接后腰位置设置第二褶皱5,穿脱胶靴时,第一褶皱4、第二褶皱5产生相应变形,增大胶靴靴面1与靴筒2连接处靴内空间;褶皱Ⅱ连接靴面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30-40°夹角;褶皱Ⅱ连接靴筒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50-60°夹角,此设置方式可以在穿脱胶靴时脚背处于第一褶皱4变形区域,脚后跟处于第二褶皱5变形区域,契合了人体跖屈变化范围在40°-50°的生理特点,范围余量的考虑使得胶靴可以满足各类脚型人群,取得了通用性好,穿脱方便的有益效果;第一褶皱4由外至内包括第一褶皱外表401、第一褶皱夹层402、第一褶皱内里403、第一褶皱助滑贴层404,第二褶皱5从外向内包括第二褶皱外表501、第二褶皱夹层502、第二褶皱内里503、第二褶皱助滑贴层504,其中第一褶皱夹层402、第二褶皱夹层502为海绵材质,第一、第二褶皱外表401、501包括连续的峰顶和凹部,第一、第二褶皱外表401、501在与靴面和靴筒连接处峰顶间距大、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小,第一褶皱外表401峰顶间距向前腰折弯正中位置减小,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向前腰正中折弯位置增大,峰顶和凹部环前腰位置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第二褶皱外表501峰顶和凹部环后腰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如附图4所示,穿鞋时,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其特征在于:包括靴面、靴筒及靴底,所述靴面与靴筒连接前腰位置设置第一褶皱,靴面与靴筒连接后腰位置设置第二褶皱,/n所述第一、第二褶皱从外向内包括外表、夹层、内里、助滑贴层;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包括连续的峰顶和凹部;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在与靴面和靴筒连接处峰顶间距大、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小;所述第一褶皱外表峰顶间距向前腰折弯正中位置减小,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向前腰正中折弯位置增大,峰顶和凹部环前腰位置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第二褶皱外表峰顶和凹部环后腰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n所述第二褶皱连接靴面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30°夹角,连接靴筒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60°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用易穿脱胶靴,其特征在于:包括靴面、靴筒及靴底,所述靴面与靴筒连接前腰位置设置第一褶皱,靴面与靴筒连接后腰位置设置第二褶皱,
所述第一、第二褶皱从外向内包括外表、夹层、内里、助滑贴层;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包括连续的峰顶和凹部;第一、第二褶皱外表在与靴面和靴筒连接处峰顶间距大、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小;所述第一褶皱外表峰顶间距向前腰折弯正中位置减小,峰顶与凹部之间高度差向前腰正中折弯位置增大,峰顶和凹部环前腰位置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第二褶皱外表峰顶和凹部环后腰设置并向内外踝弯曲收拢;
所述第二褶皱连接靴面位置中心点和靴底前脚掌中心点连线与靴底长度方向水平中轴线成30°夹角,连接靴筒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浩洋王峰王凯李欣王益博赵飞云李慧杰杨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