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品防静电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19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危险品防静电防护服,防护服本体从外到内依次由防静电层、绝缘层、纺织层和杀菌层构成,绝缘层的一侧与防静电层的一侧连接,绝缘层的另一侧与纺织层的一侧连接,纺织层的另一侧与杀菌层的一侧连接;拉链设置于防护服本体的上部用于将防护服本体开合;连接套的底部与防护服本体的顶部连接;套袖设置于防护服本体的两侧;头罩的底部与连接套的顶部连接;眼罩设置于头罩的上部;口罩设置于眼罩的底部。通过设置头罩,并且在头罩的上部设置眼罩以及口罩,在遇到一些有刺激性以及粉尘较大的危险品时,可以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通过设置杀菌层,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避免防护服的内表层被污染。

A kind of anti-static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dangerous go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品防静电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防护服
,尤其涉及一种危险品防静电防护服。
技术介绍
防静电服是由专用的防静电洁净面料制作。此面料采用专用涤纶长丝,经向或纬向嵌织导电纤维。具有高效、永久的防静电、防尘性能、薄滑、织纹清晰的特点。在制作成衣过程中采用专用的包缝机械,有效减少微粒的产生。无尘的粘扣带避免了因掉毛污染环境。根据级别要求提供不同款式,并采用导电纤维缝制,使服装各部分保持电气连续性;袖管裤管为特有的双层结构,内层使用导电或防静电纹理,从而满足高级别无尘环境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危险品防静电服眼部是裸露在外部的,因此在遇到一些有刺激性的危险品时,危险品容易对人体的眼睛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危险品防静电防护服,通过设置头罩,并且在头罩的上部设置眼罩以及口罩,在遇到一些有刺激以及粉尘较大的危险品时,可以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通过设置杀菌层,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避免防护服的内表层被污染,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险品防静电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护服本体(5),所述防护服本体(5)仿人体结构设计;/n所述防护服本体(5)从外到内依次由防静电层(11)、绝缘层(12)、纺织层(13)和杀菌层(14)构成,其中,/n所述绝缘层(12)的一侧与所述防静电层(11)的一侧连接,所述绝缘层(12)的另一侧与所述纺织层(13)的一侧连接,所述纺织层(13)的另一侧与所述杀菌层(14)的一侧连接;/n拉链(9),所述拉链(9)设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5)的上部,用于将防护服本体(5)开合;/n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底部与所述防护服本体(5)的顶部连接;/n套袖(6),所述套袖(6)设置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品防静电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服本体(5),所述防护服本体(5)仿人体结构设计;
所述防护服本体(5)从外到内依次由防静电层(11)、绝缘层(12)、纺织层(13)和杀菌层(14)构成,其中,
所述绝缘层(12)的一侧与所述防静电层(11)的一侧连接,所述绝缘层(12)的另一侧与所述纺织层(13)的一侧连接,所述纺织层(13)的另一侧与所述杀菌层(14)的一侧连接;
拉链(9),所述拉链(9)设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5)的上部,用于将防护服本体(5)开合;
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底部与所述防护服本体(5)的顶部连接;
套袖(6),所述套袖(6)设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5)的两侧;
头罩(2),所述头罩(2)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套(4)的顶部连接;
眼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雄市成乾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