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袋泡茶生产装置及制备袋泡茶的方法,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决明子洗净后沥干,之后晾干,晾干决明子在炒制设备中炒熟,并将炒熟决明子粉碎以制得粉碎炒熟决明子;(2)将野菊花洗净后沥干,然后将沥干野菊花烘干后粉碎,以制得粉碎野菊花;(3)将甜叶菊洗净后沥干,然后将沥干甜叶菊烘干,并将烘干的甜叶菊粉碎,以制得粉碎甜叶菊;(4)将步骤(1)的粉碎炒熟决明子、步骤(2)的粉碎野菊花、步骤(3)的粉碎甜叶菊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制得固体混合粉并分装进而制得袋泡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袋泡茶制备方法简便且耗时短,而且炒制设备能对决明子均匀炒制,且能方便地将炒熟的决明子排出。
A kind of tea bag production device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ea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泡茶生产装置及制备袋泡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茶
,具体涉及一种袋泡茶生产装置及制备袋泡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袋泡茶属于固体饮料,现有技术中在制备固体饮料时有的是将各原料先制成浓缩液,然后再将各原料的浓缩液混合后喷雾干燥以制得所需要的固体饮料,而在将各原料制成浓缩液时操作繁琐,且所用时间较长。而现有技术中的炒制筒有的水平设置,且炒制筒内表面一般倾斜设置以方便排料,但是在将物料倒入炒制筒内后,物料会迅速沿倾斜设置的炒制筒内表面向排料口移动,进而物料会堆积到炒制筒内的排料端处,这样就不利用物料的均匀炒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袋泡茶生产装置及制备袋泡茶的方法,该袋泡茶生产装置中的炒制设备在对决明子进行炒制时决明子能均匀分布于炒制筒内,决明子不会堆积到炒制筒的排料端处,进而能对决明子均匀炒制,且能方便地将炒熟的决明子排出炒制筒,采用袋泡茶生产装置制备袋泡茶的方法简便,且制备袋泡茶时所耗时间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袋泡茶生产装置,包括炒制设备、粉碎设备与混合设备,炒制设备包括对称固定于水面地面上的左、右液压缸,左液压缸活塞杆竖直向上,地面上方设有水平工作板,左液压缸活塞杆顶端与工作板底面左中部固定连接,右液压缸活塞杆顶端与工作板底面右中部固定连接,工作板底面与地面之间还固定连有多根竖直的缓冲弹簧;工作板顶面上方设有中心线水平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炒制筒,炒制筒壁厚均一,炒制筒左、右端封闭,炒制筒壁内固定铺设有电热丝,炒制筒内表面上固定有多根搅拌棒,炒制筒左上端处固定连有竖直的加料漏斗,加料漏斗顶端可拆卸连有加料盖,炒制筒右下端处固定连有向右下侧倾斜的排料短管,排料短管末端连有出料开关;炒制筒外表面左、右部对称设有圆环形的左、右导轨,左导轨中心线与炒制筒中心线相垂直,工作板顶面在左、右导轨位置处对称设有左、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包括表面相对设置且竖直的第一、第二支撑板,第一、第二支撑板底端与工作板顶面均固定连接,第一、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左转动轮,左转动轮中部的左转动轴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且左转动轮处于左导轨内,右支撑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右转动轮;炒制筒左外端中部固定连有向左水平伸出的转动短轴,转动短轴上固定套设有大齿轮,工作板顶面左部处固定有输出轴水平向右的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与大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进一步地,炒制筒壁内空心且形成空腔,空腔将炒制筒壁分成内壁与外壁,外壁包围内壁,电热丝均匀分布于炒制筒壁的空腔内,且电热丝与内壁紧贴,炒制筒还固定连有对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短管,抽真空短管末端通过连接管与真空泵连接。进一步地,多根搅拌棒均匀且交错分布于炒制筒内表面上,且各搅拌棒中心线均与炒制筒中心线相垂直。进一步地,炒制筒内左上角处固定连有向右上方倾斜的上挡料块,炒制筒内左下角处固定连有向右下方倾斜的下挡料块。采用上述袋泡茶生产装置制备袋泡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决明子用水淘洗干净后沥干,然后将沥干的决明子晾干,再将晾干的决明子在上述炒制设备中炒熟后冷却至室温,以制得炒熟决明子,并将炒熟决明子粉碎以制得粉碎炒熟决明子;(2)将野菊花清洗干净后沥干,然后将沥干的野菊花置于40-50℃的烘干机中烘干2-3h,并将烘干的野菊花粉碎,以制得粉碎野菊花;(3)将甜叶菊清洗干净后沥干,然后将沥干的甜叶菊置于110-120℃的烘干机中烘干50-60min,并将烘干的甜叶菊粉碎,以制得粉碎甜叶菊;(4)将步骤(1)的粉碎炒熟决明子、步骤(2)的粉碎野菊花、步骤(3)的粉碎甜叶菊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制得固体混合粉,再将固体混合粉分装进而制得袋泡茶。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炒熟决明子粉碎成8-12目以制得粉碎炒熟决明子;步骤(2)中将沥干的野菊花粉碎成8-12目以制得粉碎野菊花;步骤(3)中将沥干的甜叶菊粉碎成8-12目以制得粉碎甜叶菊。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制得的固体混合粉中粉碎炒熟决明子的重量份为3-13份,粉碎野菊花的重量份为1-8份,粉碎甜叶菊的重量份为1-6份。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洗净的决明子在炒制设备中炒熟具体为将洗净的决明子在炒制设备中炒至外焦里熟略带糊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该袋泡茶生产装置的炒制设备中,炒制筒壁厚均一,在对炒制筒内的决明子进行炒制的过程中,炒制筒的中心线处于水平状态,这样决明子能均匀分布于炒制筒内,决明子不会堆积到炒制筒的排料端处,进而能对决明子均匀炒制,炒制筒内的决明子炒熟后,关闭电机并对电加热丝断电,炒制筒停止转动后排料短管出口朝向工作板顶面,之后同时启动左、右液压缸,以使左液压缸活塞杆向上伸出一定距离且使右液压缸活塞杆向下收缩一定距离,进而炒制筒随同工作板向右下方倾斜,这样炒制筒内的炒熟决明子向排料短管处移动,再打开出料开关以使炒制筒内的炒熟决明子通过排料短管向外排出,这样就能方便地将炒熟的决明子排出炒制筒;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炒制筒壁内空心且形成空腔,空腔将炒制筒壁分成内壁与外壁,外壁包围内壁,电热丝均匀分布于炒制筒壁的空腔内,且电热丝与内壁紧贴,炒制筒还固定连有对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短管,这样在对空腔进行抽真空后,由于电热丝不与空腔的外壁接触,这样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不易传导到炒制筒外,进而能减少能源的浪费,由于电热丝均匀分布于炒制筒壁的空腔内,这样电热丝产生的热量能均匀地散发到炒制筒内的各个角落,进而能均匀地对决明子进行炒制;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炒制筒内左上角处固定连有向右上方倾斜的上挡料块,炒制筒内左下角处固定连有向右下方倾斜的下挡料块,这样通过加料漏斗进入炒制筒内的决明子会受到上挡料块和下挡料块的挡料作用,进而进入炒制筒内的决明子不会堆积到炒制筒内左部处。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袋泡茶生产装置制备袋泡茶的方法中,由于不需要制备各原料的浓缩液,因而制备方法简便且所耗时间短;本专利技术中,炒决明子泡水喝具有清肝明目、平肝降压、润肠通便的功效,决明子的有效成分可作用于迷走神经,具有明显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于伴有烦躁、爱发火、头痛眩晕等情况的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喝决明子泡水能软化血管,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软化血管,降低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发病率;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主要成分为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黄酮苷等,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抗感染、抗病毒的功效;甜叶菊干叶中的主要成分为甜菊糖苷,不仅甜度高、热量低,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甜叶菊糖主要有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降低血压、抗肿瘤、抗腹泻、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对控制肥胖症、调节胃酸、恢复神经疲劳有很好的功效,对心脏病、小儿龋齿等也有显著疗效,最重要的是它可消除蔗糖的副作用;本专利技术将粉碎炒熟决明子、粉碎野菊花、粉碎甜叶菊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制得固体混合粉,再将固体混合粉分装进而制得袋泡茶,粉碎炒熟决明子、粉碎野菊花、粉碎甜叶菊混合后能使各原料的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泡茶生产装置,包括炒制设备、粉碎设备与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炒制设备包括对称固定于水面地面上的左、右液压缸,左液压缸活塞杆竖直向上,地面上方设有水平工作板,左液压缸活塞杆顶端与工作板底面左中部固定连接,右液压缸活塞杆顶端与工作板底面右中部固定连接,工作板底面与地面之间还固定连有多根竖直的缓冲弹簧;工作板顶面上方设有中心线水平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炒制筒,炒制筒壁厚均一,炒制筒左、右端封闭,炒制筒壁内固定铺设有电热丝,炒制筒内表面上固定有多根搅拌棒,炒制筒左上端处固定连有竖直的加料漏斗,加料漏斗顶端可拆卸连有加料盖,炒制筒右下端处固定连有向右下侧倾斜的排料短管,排料短管末端连有出料开关;炒制筒外表面左、右部对称设有圆环形的左、右导轨,左导轨中心线与炒制筒中心线相垂直,工作板顶面在左、右导轨位置处对称设有左、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包括表面相对设置且竖直的第一、第二支撑板,第一、第二支撑板底端与工作板顶面均固定连接,第一、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左转动轮,左转动轮中部的左转动轴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且左转动轮处于左导轨内,右支撑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右转动轮;炒制筒左外端中部固定连有向左水平伸出的转动短轴,转动短轴上固定套设有大齿轮,工作板顶面左部处固定有输出轴水平向右的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与大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泡茶生产装置,包括炒制设备、粉碎设备与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炒制设备包括对称固定于水面地面上的左、右液压缸,左液压缸活塞杆竖直向上,地面上方设有水平工作板,左液压缸活塞杆顶端与工作板底面左中部固定连接,右液压缸活塞杆顶端与工作板底面右中部固定连接,工作板底面与地面之间还固定连有多根竖直的缓冲弹簧;工作板顶面上方设有中心线水平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炒制筒,炒制筒壁厚均一,炒制筒左、右端封闭,炒制筒壁内固定铺设有电热丝,炒制筒内表面上固定有多根搅拌棒,炒制筒左上端处固定连有竖直的加料漏斗,加料漏斗顶端可拆卸连有加料盖,炒制筒右下端处固定连有向右下侧倾斜的排料短管,排料短管末端连有出料开关;炒制筒外表面左、右部对称设有圆环形的左、右导轨,左导轨中心线与炒制筒中心线相垂直,工作板顶面在左、右导轨位置处对称设有左、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包括表面相对设置且竖直的第一、第二支撑板,第一、第二支撑板底端与工作板顶面均固定连接,第一、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左转动轮,左转动轮中部的左转动轴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且左转动轮处于左导轨内,右支撑部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右转动轮;炒制筒左外端中部固定连有向左水平伸出的转动短轴,转动短轴上固定套设有大齿轮,工作板顶面左部处固定有输出轴水平向右的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与大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泡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炒制筒壁内空心且形成空腔,空腔将炒制筒壁分成内壁与外壁,外壁包围内壁,电热丝均匀分布于炒制筒壁的空腔内,且电热丝与内壁紧贴,炒制筒还固定连有对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短管,抽真空短管末端通过连接管与真空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泡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搅拌棒均匀且交错分布于炒制筒内表面上,且各搅拌棒中心线均与炒制筒中心线相垂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雁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度帮中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