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西洋参红茶球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释西洋参红茶球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是我国第二大茶类,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但是目前红茶对于无品茶习惯的年轻人来说,由于茶水口味苦涩,因此在年轻人中受众较窄,且茶叶不耐浸泡,泡过一次后茶叶发烂香味全无,饮用起来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缓释西洋参红茶球粒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1)备料:准备红茶、西洋参、桑葚、覆盆子、蜂蜜及聚羟基丁酸酯;(2)原料预处理:将红茶茶叶、西洋参干料、桑葚干料以及覆盆子干料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处理,形成平均粒径为50-100μm的超细颗粒;(3)混料:将红茶干粉、西洋参干粉、桑葚干粉以及覆盆子干粉搅拌混合均匀,加入蜂蜜搅拌混合,形成粘稠的稠状物,置于温度3-5℃镇静处置5-15h;(4)造粒: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食品造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释西洋参红茶球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步骤包括:/n(1)备料:准备红茶、西洋参、桑葚、覆盆子、蜂蜜及聚羟基丁酸酯;/n(2)原料预处理:将红茶茶叶、西洋参干料、桑葚干料以及覆盆子干料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处理,形成平均粒径为50-100μm的超细颗粒;/n(3)混料:将红茶干粉、西洋参干粉、桑葚干粉以及覆盆子干粉搅拌混合均匀,加入蜂蜜搅拌混合,形成粘稠的稠状物,置于温度3-5℃镇静处置5-15h;/n(4)造粒: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食品造粒机中制造形成粒径0.8-1.2cm的球形颗粒;/n(5)缓释材料包裹:将球状红茶颗粒使用聚羟基丁酸酯外壳包裹即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西洋参红茶球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步骤包括:
(1)备料:准备红茶、西洋参、桑葚、覆盆子、蜂蜜及聚羟基丁酸酯;
(2)原料预处理:将红茶茶叶、西洋参干料、桑葚干料以及覆盆子干料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处理,形成平均粒径为50-100μm的超细颗粒;
(3)混料:将红茶干粉、西洋参干粉、桑葚干粉以及覆盆子干粉搅拌混合均匀,加入蜂蜜搅拌混合,形成粘稠的稠状物,置于温度3-5℃镇静处置5-15h;
(4)造粒: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食品造粒机中制造形成粒径0.8-1.2cm的球形颗粒;
(5)缓释材料包裹:将球状红茶颗粒使用聚羟基丁酸酯外壳包裹即可形成缓释性西洋参红茶球粒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西洋参红茶球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郎溪松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