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泡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2128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该酸奶的原料包括生牛乳、稳定剂、发酵菌种和产气菌种等,其中,稳定剂包括明胶、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和果胶,发酵菌种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产气菌种包括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配方适用于所有类型酸奶的生产工艺,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配方的特殊性,通过发酵与后熟即可在酸奶中形成“蓬松结构”,使最终产品具有特殊口感;而且无需外部充气,在保证酸奶口感的同时,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Bubble yoghur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泡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奶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气泡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充碳酸气的半固体或固体食品(如酸奶)是通过一种或多种复杂方法制备的,该方法包括(在混合或发酵前)向组分中充碳酸气,或者是向某些半固体食品的终产品中充碳酸气等;但充入二氧化碳气需要额外的生产设备,而且目前只能向液态食品的终产品中充二氧化碳气。因此食品工业未能大量生产充碳酸气的半固体或固体食品。针对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类产品具有获得商业成功的潜力。目前用于制备充碳酸气的酸奶的方法包括:向酸奶中加汽水;用现有的用来制碳酸液的工业方法来制备液态的可饮用的酸奶;向酸奶粉混合物中添加金属碳酸盐来制备粉状的可饮的液体酸奶;通过充气设备向酸奶中充气等。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充气酸奶存在口感差、气泡结构不能长久保存的问题,严重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另外通过充气方法制备充气酸奶还会增加额外的充气设备,成本增加。上述方法都是通过外部手段提供气泡感,因此,开发一种新的气泡型酸奶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泡酸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n白砂糖5~9wt%,/n乳清蛋白粉0.5~2.5wt%,/n鸡蛋蛋黄粉0.04~0.2wt%,/n稳定剂0.1~0.8wt%,/n发酵菌种0.15~0.25AU/kg,/n产气菌种0.3~1.2AU/kg,/n余量为生牛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酸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白砂糖5~9wt%,
乳清蛋白粉0.5~2.5wt%,
鸡蛋蛋黄粉0.04~0.2wt%,
稳定剂0.1~0.8wt%,
发酵菌种0.15~0.25AU/kg,
产气菌种0.3~1.2AU/kg,
余量为生牛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酸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白砂糖6~8wt%,
乳清蛋白粉0.5~1.5wt%,
鸡蛋蛋黄粉0.05~0.15wt%,
稳定剂0.2~0.5wt%,
发酵菌种0.2~0.25AU/kg,
产气菌种0.5~1.0AU/kg,
余量为生牛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酸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白砂糖6.5wt%,
乳清蛋白粉0.5wt%,
鸡蛋蛋黄粉0.2wt%,
稳定剂0.4wt%,
发酵菌种0.25AU/kg,
产气菌种1.0AU/kg,
余量为生牛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泡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包括明胶、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和果胶,且明胶、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与果胶的质量比为5~7:2~4:1~3。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泡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种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所述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的质量比为14~18:11~17:10~12。


6.根据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气泡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种中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质量比为16:14:11。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泡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菌种包括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与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的质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瑞东李启明梁文星孙金威段雪梅刘媛徐诗涵邓雯瑾
申请(专利权)人: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