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11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包括底板、转动结构、蜗杆传动结构、旋转盘、第一采样泵、第二采样泵和升降结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中空,所述主体侧面的上部设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内腔的底部设有蓄电池,所述电源箱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可以自动化控制操作;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置于主体内腔底部的中心;蜗杆传动结构:所述蜗杆传动结构置于主体内腔的底部且与转动结构配套连接;本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可以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工作效率比较高,可以控制采样的深度,不仅具备采集功能,还便于保存和拿取,而且可以分类采样。

A kind of sampling equipment for catching aquatic organisms after proliferation and rel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生生物采样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
技术介绍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为了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而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需要回捕采样调查,以此诊断水体进行生态健康,了解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情况。目前水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样本主要通过人工拖动网具进行样品采集,然而该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靠人工操作,采样范围有限,样品代表性差,且花费太多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其次,采样深度难以准确控制,受水流影响,浮游生物网取样时极易漂离取样点形成很大的拖网角度,造成采样深度的变化;再次,只具备采集功能,不便于保存和拿取样品;最后,不能对不同体积的水生生物进行分类采样,不便于对样品的分类调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可以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工作效率比较高,可以控制采样的深度,不仅具备采集功能,还便于保存和拿取,而且可以分类采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包括底板、转动结构、蜗杆传动结构、旋转盘、第一采样泵、第二采样泵和升降结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中空,所述主体侧面的上部设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内腔的底部设有蓄电池,所述电源箱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可以自动化控制操作;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置于主体内腔底部的中心;蜗杆传动结构:所述蜗杆传动结构置于主体内腔的底部且与转动结构配套连接;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置于转动结构的上方,所述旋转盘的上表面均匀阵列设有至少四个采样收集筒;第一采样泵:所述第一采样泵置于主体内腔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采样泵的进口设有贯穿延伸至主体外侧的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采样泵的出口设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顶端设有喷液结构一,所述喷液结构一位于旋转盘的上方且与其中一个采样收集筒对应;第二采样泵:所述第二采样泵置于内腔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采样泵的进口设有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位于主体的内腔,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出口设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顶端设有喷液结构二,所述喷液结构二位于旋转盘的上方且与其中一个采样收集筒对应;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位于主体外侧的下部,所述升降结构的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设有采样结构,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与采样结构对应的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所述投入式液位变送器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通过投入式液位变送器可以检测水位的深度,并反馈给PLC控制器;其中:还包括长软管,所述长软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与第一进液管的外侧端连接,所述长软管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块的侧面并与采样结构连通,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采样泵和第二采样泵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长软管可以配合采样结构到达不同的深度。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均匀置于底板上表面四角的螺纹孔中,通过固定螺栓可与将装置固定在采样船或者水上工作平台上。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轴、蜗轮和底座,所述底座置于主体内腔底部的中心,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旋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圆周面设有蜗轮。进一步的,所述蜗杆传动结构包括蜗杆、固定架和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架置于主体内腔的底部,所述固定架的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对应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固定架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盘转动,实现采样收集筒的切换。进一步的,所述采样收集筒包括密封盖、筒体、环形卡条、手柄和采样孔,所述筒体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四个筒体均匀排列置于旋转盘的上表面且贯穿延伸至旋转盘的底部,四个筒体侧面的下部分别设有不同大小的采样孔,所述筒体的侧面中部设有环形卡条,所述筒体侧面的上部设有手柄,所述筒体上表面的边沿交接有密封盖,所述旋转盘的上表面设有与环形卡条对应卡接的环形卡槽,通过不同大小的采样孔,可以采集不同体积的水生生物样品,通过密封盖可以密封保存,通过手柄可以将筒体和样品取出,通过环形卡槽与环形卡条配合,可以将采样收集筒卡接在旋转盘上。进一步的,所述喷液结构一包括电磁阀一和喷头一,所述电磁阀一置于第一出液管的顶端,所述电磁阀一的底部设有喷头一,所述电磁阀一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第一采样泵、电磁阀一和喷头一,配合大孔径的采样孔,可以对体积比较大的水生生物进行采样收集,并将多余的水和体积小的水生生物排入主体内内腔。进一步的,所述喷液结构二包括喷头二和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二置于第二出液管的顶端,所述电磁阀二的底部设有喷头二,所述电磁阀二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第二采样泵、电磁阀二和喷头二,配合小孔径的采样孔,可以对体积比较小的水生生物进行采样收集。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板和电动升降杆,所述固定板置于主体外侧的下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升降端与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杆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电动升降杆可以调节投入式液位变送器和采样结构的入水深度。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结构包括采样管和收集罩,所述采样管置于连接块的侧面,所述采样管的底端连通收集罩的顶端,通过采样管和收集罩配合第一采样泵进行采样收集。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置于主体的底部,且与主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外侧端设有电磁阀三,所述电磁阀三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排水管和电磁阀三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动升降杆、投入式液位变送器、伺服电机、第二采样泵、第一采样泵、电磁阀二、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三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采样范围广,样品代表性好,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2、通过设备升降结构安装的投入式液位变送器,实现对采样深度的精确控制,能够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分层采样,使得检测水样的环境更接近真实的环境;3、通过筒体和筒体上的密封盖,以及密封的壳体内腔,可以方便的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保存,通过筒体上的环形卡条、手柄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拿取,便于对样品进行研究使用;4、通过第一采样泵、电磁阀一和大孔径的采样孔,可以对体积比较大的水生生物进行采样收集,并将多余的水和体积小的水生生物排入主体内内腔,通过第二采样泵、电磁阀二和小孔径的采样孔,可以对体积比较小的水生生物进行采样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动结构(18)、蜗杆传动结构(19)、旋转盘(3)、第一采样泵(22)、第二采样泵(21)和升降结构(9);/n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内部中空,所述主体(2)侧面的上部设有电源箱(6),所述电源箱(6)内腔的底部设有蓄电池(7),所述电源箱(6)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5);/n转动结构(18):所述转动结构(18)置于主体(2)内腔底部的中心;/n蜗杆传动结构(19):所述蜗杆传动结构(19)置于主体(2)内腔的底部且与转动结构(18)配套连接;/n旋转盘(3):所述旋转盘(3)置于转动结构(18)的上方,所述旋转盘(3)的上表面均匀阵列设有至少四个采样收集筒(27);/n第一采样泵(22):所述第一采样泵(22)置于主体(2)内腔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采样泵(22)的进口设有贯穿延伸至主体(2)外侧的第一进液管(17),所述第一采样泵(22)的出口设有第一出液管(25),所述第一出液管(25)的顶端设有喷液结构一(26),所述喷液结构一(26)位于旋转盘(3)的上方且与其中一个采样收集筒(27)对应;/n第二采样泵(21):所述第二采样泵(21)置于内腔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采样泵(21)的进口设有第二进液管(20),所述第二进液管(20)位于主体(2)的内腔,所述第二进液管(20)的出口设有第二出液管(23),所述第二出液管(23)的顶端设有喷液结构二(24),所述喷液结构二(24)位于旋转盘(3)的上方且与其中一个采样收集筒(27)对应;/n升降结构(9):所述升降结构(9)位于主体(2)外侧的下部,所述升降结构(9)的底部设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侧面设有采样结构(11),所述连接块(10)的底部设有与采样结构(11)对应的投入式液位变送器(14),所述投入式液位变送器(14)与PLC控制器(5)双向电连接;/n其中:还包括长软管(15),所述长软管(15)的一端通过法兰(16)与第一进液管(17)的外侧端连接,所述长软管(15)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块(10)的侧面并与采样结构(11)连通,所述PLC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蓄电池(7)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采样泵(22)和第二采样泵(21)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动结构(18)、蜗杆传动结构(19)、旋转盘(3)、第一采样泵(22)、第二采样泵(21)和升降结构(9);
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内部中空,所述主体(2)侧面的上部设有电源箱(6),所述电源箱(6)内腔的底部设有蓄电池(7),所述电源箱(6)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5);
转动结构(18):所述转动结构(18)置于主体(2)内腔底部的中心;
蜗杆传动结构(19):所述蜗杆传动结构(19)置于主体(2)内腔的底部且与转动结构(18)配套连接;
旋转盘(3):所述旋转盘(3)置于转动结构(18)的上方,所述旋转盘(3)的上表面均匀阵列设有至少四个采样收集筒(27);
第一采样泵(22):所述第一采样泵(22)置于主体(2)内腔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采样泵(22)的进口设有贯穿延伸至主体(2)外侧的第一进液管(17),所述第一采样泵(22)的出口设有第一出液管(25),所述第一出液管(25)的顶端设有喷液结构一(26),所述喷液结构一(26)位于旋转盘(3)的上方且与其中一个采样收集筒(27)对应;
第二采样泵(21):所述第二采样泵(21)置于内腔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采样泵(21)的进口设有第二进液管(20),所述第二进液管(20)位于主体(2)的内腔,所述第二进液管(20)的出口设有第二出液管(23),所述第二出液管(23)的顶端设有喷液结构二(24),所述喷液结构二(24)位于旋转盘(3)的上方且与其中一个采样收集筒(27)对应;
升降结构(9):所述升降结构(9)位于主体(2)外侧的下部,所述升降结构(9)的底部设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侧面设有采样结构(11),所述连接块(10)的底部设有与采样结构(11)对应的投入式液位变送器(14),所述投入式液位变送器(14)与PLC控制器(5)双向电连接;
其中:还包括长软管(15),所述长软管(15)的一端通过法兰(16)与第一进液管(17)的外侧端连接,所述长软管(15)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块(10)的侧面并与采样结构(11)连通,所述PLC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蓄电池(7)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采样泵(22)和第二采样泵(21)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栓(8),所述固定螺栓(8)均匀置于底板(1)上表面四角的螺纹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后回捕采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18)包括转轴(181)、蜗轮(182)和底座(183),所述底座(183)置于主体(2)内腔底部的中心,所述底座(183)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81),所述转轴(181)的顶端与旋转盘(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81)的圆周面设有蜗轮(1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生物增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力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