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203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长江流域有限果枝类型直播棉花品种的选择;(2)机械化播种技术;(3)一次性平衡施肥技术;(4)无人机防控技术;(5)全程化学调控技术。步骤(2)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平整土地,播种前对棉籽进行脱绒、包衣处理,控制播种量;种子发芽率为90%以上,每次1‑2粒一播,行距为55‑65cm,株距为15‑20cm,总播种量为1.3‑1.7万粒/亩,密度为7300‑7700株/亩,以达到一播全苗后不用间苗的效果。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促使棉株生长,减少人工和劳动强度,提高棉花产量。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Early Maturing Co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压力巨大,粮棉争地矛盾凸显,棉不与粮争地发展趋势早已达成共识,早熟棉新品种选育早在70年初,我国棉花科研人员和棉农都开始寻找早熟的棉花品种,如黑山棉1号、聊夏1号等。我国第一代早熟棉品种中棉10号,比黑山棉1号早熟8天,比全国夏棉区试对照增产20%,在华北地区首先实现麦棉两熟,但该品种早熟早衰,抗病性较差,配套技术不全,未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应。后选育出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中棉所16号,其推广面积累计推广4000千公顷,年最大推广面积达到1000千公顷,使夏棉皮棉产量从750kg/hm2提高到1200kg/hm2。除新疆外以中棉所、山东省棉花中心、石家庄农林科学农科院等单位选育的中棉所50、鲁棉研19号、石早1号为代表的早熟棉品种,推广面积大多数集中黄河流域麦后直播棉地区,长江流域推广较少。从2011年开始,长江流域部分省份开展早熟棉区试,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苏棉30和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省工棉2号、湘K25、湘FZ001和湘棉早1号等早熟棉品种,主要在长江流域油后直播种植,目前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但长江流域棉花种植从种到结束,长达8个月之久,繁琐复杂、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下是棉花生产发展当前的最大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一种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长江流域有限果枝类型直播棉花品种的选择;本专利技术采用短果枝棉2号,其相关信息如下:短审定编号:皖审棉2018001申请者: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育种者: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品种来源:淮86系×淮203-5特征特性:转基因夏棉杂交种。株型筒型、紧凑,有限果枝,茎秆茸毛较少,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浅绿,铃大、卵圆形,吐絮较畅、絮色洁白。2015年、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生育期107天左右。株高98.9cm,第一果枝节位为4.9cm,株果枝数11.5台,单株结铃13.1个,单铃重6.0g,衣分39.95%,籽指11.3g。抗性: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鉴定,2015年抗枯萎病(病指9.7),耐黄萎病(病指27.3);2016年耐枯萎病(病指18.7),感黄萎病(病指45.6)。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5年纤维长度32.2mm,断裂比强度34.5cN/tex,马克隆值4.6;2016年纤维长度31.4mm,断裂比强度35.5cN/tex,马克隆值5.3。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5年区域试验亩产皮棉94.04kg,较参试种平均值增产21.59%;2016年平均亩产90.9kg,较参试种平均值增产17.29%;2017年生产试验亩产皮棉84.20kg。(2)机械化播种技术;(3)一次性平衡施肥技术;(4)无人机防控技术;(5)全程化学调控技术。优选地,步骤(2)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平整土地,播种前对棉籽进行脱绒、包衣处理,控制播种量。优选地,步骤(2)中,种子发芽率为90%以上,每次1-2粒一播,行距为55-65cm,株距为15-20cm,总播种量为1.3-1.7万粒/亩,密度为7300-7700株/亩,以达到一播全苗后不用间苗的效果。具体地,前茬农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旋耕整垄,平整土地(可采用激光土地平整仪),做好机械化播种前准备工作;最佳播种时间在6月1日前,不得迟于6月10日,雨后天晴播种最佳;对种子脱绒包衣准备好,采用大型机械精量播种或手推式播种机播种;播种后及时检查播种情况,以防止错播、漏播,出苗后及时防治蜗牛和地下害虫。优选地,步骤(3)中,施肥量具体如下:尿素8-12kg/亩,菜籽饼23-27kg/亩,棉花专用缓释肥23-27kg/亩,棉花专用缓释肥中N、P2O5、K2O的质量比为7-9:8-10:17-20。由于直播早熟棉施肥量较春棉少,对肥料的要求存在着苗期需肥较少,花铃期需肥较多,吐絮期少的变化规律,采用本专利技术所得棉花专用缓释肥与尿素、菜籽饼在初花期一次性施肥,既要考虑棉花的生长特点,又兼顾肥效和时效,满足棉花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无需追肥,使肥料长久稳定高效发挥作用;其中尿素可及时补充棉花生长的氮元素,促进棉花早期快速营养生长,而缓释肥和菜籽饼可以在中后期释放肥力,为棉花中后期结铃提供必要营养元素。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配合,氮素利用率提高8%,并能够明显促进棉花根系生长,提高棉花抗逆性,增产增收,省肥节水,绿色安全。优选地,棉花专用缓释肥包括:内核,包覆在内核外侧的第一包覆层,包覆在第一包覆层外侧的第二包覆层,包覆在第二包覆层外侧的第三包覆层,及包覆在第三包覆层外侧的第四包覆层;其中内核原料包括: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发酵芝麻粕、米糠粕、草木灰、泥炭土、膨胀珍珠岩、竹炭粉、聚乳酸。优选地,棉花专用缓释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羟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加入聚丙烯酸钠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发酵芝麻粕、米糠粕、草木灰、泥炭土、膨胀珍珠岩、竹炭粉、聚乳酸搅拌均匀,造粒得到内核;将鸡粪、酒糟、木屑、香樟叶混合,干燥,粉碎,送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然后加入内核、硫酸铵、磷酸二铵、磷酸钙、硝酸铵钙、硫酸钾搅拌,造粒得到物料a;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高岭土颗粒、水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搅拌,调节温度搅拌,再加入卵磷脂搅拌均匀得到胶粘液;将胶粘液对物料a喷雾得到包覆料b;将碳酸氢铵、氢氧化钾活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尿素、氯化铵、硝酸钾、椰壳碳粉、牛粪、黄连药渣、除虫菊粉、大蒜粉粉碎得到粘料c;将桐油、石蜡的混合液体喷雾在包覆料b表面,然后置于粘料c中滚动得到包覆料d;将阿拉伯胶、超细腐植酸送入水中搅拌,再加入包覆料d、磷矿粉、马粪、膨化豆粕混合均匀得到棉花专用缓释肥。具体地,棉花专用缓释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I、按重量份将8-14份羟丙基纤维素溶于12-16份水中,加入0.05-0.13份聚丙烯酸钠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20-30份发酵芝麻粕、14-20份米糠粕、20-30份草木灰、4-10份泥炭土、3-9份膨胀珍珠岩、2-6份竹炭粉、2-4份聚乳酸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50-120r/min,螺杆造粒机造粒得到内核;II、按重量份将25-45份鸡粪、10-20份酒糟、30-50份木屑、10-18份香樟叶混合,60-80℃干燥90-180min,粉碎至80目,送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然后加入50-80份内核、0.5-1.5份硫酸铵、1-2份磷酸二铵、2-4份磷酸钙、1-2份硝酸铵钙、2-4份硫酸钾,以1400-1800r/min的速度搅拌15-25min,采用圆盘造粒机造粒得到物料a;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长江流域有限果枝类型直播棉花品种的选择;/n(2)机械化播种技术;/n(3)一次性平衡施肥技术;/n(4)无人机防控技术;/n(5)全程化学调控技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长江流域有限果枝类型直播棉花品种的选择;
(2)机械化播种技术;
(3)一次性平衡施肥技术;
(4)无人机防控技术;
(5)全程化学调控技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平整土地,播种前对棉籽进行脱绒、包衣处理,控制播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种子发芽率为90%以上,每次1-2粒一播,行距为55-65cm,株距为15-20cm,总播种量为1.3-1.7万粒/亩,密度为7300-7700株/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施肥量具体如下:尿素8-12kg/亩,菜籽饼23-27kg/亩,棉花专用缓释肥23-27kg/亩,棉花专用缓释肥中N、P2O5、K2O的质量比为7-9:8-10:17-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栽培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泗洪韩文兵路曦结添长久刘飞齐苗张翼李常凤何团结苏香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