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994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滑轨基座,滑动悬挂板和磁吸防尘网;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滑轨基座的前端表面;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滑轨基座的前端表面;所述滑动悬挂板底部通过滑块结构安装在滑轨基座表面;所述磁吸防尘网为独立零件。滑动悬挂板和第二散热风扇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通信设备的通风散热装置形成的风道结构较为单一,不能够有效的对内部的通信设备的原件进行覆盖,存在散热的死角的问题。

A convective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based 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散热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设备,英文简称ICD,全称IndustrialCommunicationDevice。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在通信设备的使用中,为了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需要使用通风散热装置对内部热量进行辅助散发。如申请号:201820818926.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通信设备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方四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上方四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水板,四个所述导水板的下方固定连接在通孔四周,所述通孔开设在箱体上表面中部,所述通孔伸入到箱体的部分左侧连通有第一导热盘曲管,所述通孔伸入到箱体的部分右侧连通有第二导热盘曲管,所述第一导热盘曲管和第二导热盘曲管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第一导热盘曲管的下端连通有第一排水管一端,所述第二导热盘曲管的下端连通有第二排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和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均位于箱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均固定在箱体内部上表面;它可以实现提高通信设备箱的散热效果的目的。通过对上述文件中的检索,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通信设备的通风散热装置,多采用单一的风扇结构,或者使用同规格的风扇构成的多风扇结构进行散热,这种散热结构不够立体全面,形成的风道结构较为单一,不能够有效的对内部的通信设备的原件进行覆盖,存在散热的死角。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通信设备的通风散热装置形成的风道结构较为单一,不能够有效的对内部的通信设备的原件进行覆盖,存在散热的死角的问题。本技术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滑轨基座,滑动悬挂板和磁吸防尘网;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滑轨基座的前端表面;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滑轨基座的前端表面;所述滑动悬挂板底部通过滑块结构安装在滑轨基座表面;所述磁吸防尘网为独立零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半径是第二散热风扇半径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共有四个,两两一组,上下堆叠,每个第二散热风扇壳体通过螺丝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内外两面通过螺丝安装有栅格。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基座包括凹槽,散热网格,滑轨和底垫;所述凹槽为矩形槽结构,且凹槽底部镂空,且凹槽镂空位置通过螺丝安装有散热网格;所述滑轨共有两条,分别对称安装在滑轨基座面板两侧;所述底垫通过一排椭球装橡胶结构构成,贴合安装在滑轨基座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悬挂板包括悬挂位孔,加强筋和半球型滑块;所述滑动悬挂板下方焊接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半球型滑块;所述滑动悬挂板整体通过半球型滑块嵌入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滑动悬挂板表面均匀开设有螺丝孔结构的悬挂位孔,且滑动悬挂板对应悬挂位孔位置的背面设有环形的加强结构;所述滑动悬挂板正面表面设有凸起的正六边形结构的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磁吸防尘网为一个矩形软网结构;所述磁吸防尘网的前后边缘共安装有三个磁性位点,且对应的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顶端也设有极性相反的磁性位点,所述磁性位点连线呈等腰三角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二散热风扇的设计,由于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半径不同,在转动时形成的风力和风速也不相同,可以利用两股不同的风流结构相互影响,形成复杂风道,有助于更加全面立体的对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覆盖的内部空间进行散热。通过滑轨基座的设计,凹槽形成了独立的底部风道结构,便于气流从底部穿过,从而有利于结合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更加全面立体的对通信设备进行散热,散热网格的设计增加出风口结构,使内部气流流通性更强,滑轨结构设计,结合滑动悬挂板,能够使通信设备更加方便的调整位置,同时在风力的影响下,可活动结构有利于寻找风力的中和点,从而最大程度的利用风流进行散热,底垫的设计,提高底座底部的缓冲性,复数个椭球结构构成的整体波浪形结构,提高了设备整体的抗震能力,强化安全性。通过滑动悬挂板的设计,矩阵结构悬挂位孔面板结构结构设计,能够不受通信设备主板结构的差异所局限,能够兼容更多规格的通信设备主板,同时利用加强筋正六边形栅格结构,在立体结构,而非平面上对滑动悬挂板结构进行加强,实现了兼容性和面板强度的相互兼顾,同时加强筋形成的网格空隙结合安装后不适用的悬挂位孔,能够预留一定的散热通风通道。通过磁吸防尘网的设计,可以灵活的旋转是否对正上方表面进行覆盖防尘,六个磁性位点构成的磁吸结构容易安装和取下,使磁吸防尘网便于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整体及磁吸防尘网安装关系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滑轨基座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滑动悬挂板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滑动悬挂板背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散热风扇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第一散热风扇;2、第二散热风扇;3、滑轨基座;4、滑动悬挂板;5、磁吸防尘网;201、栅格;301、凹槽;302、散热网格;303、滑轨;304、底垫;401、悬挂位孔;402、加强筋;403、半球型滑块;501、磁性位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风扇(1),第二散热风扇(2),滑轨基座(3),滑动悬挂板(4)和磁吸防尘网(5);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滑轨基座(3)的前端表面;所述第二散热风扇(2)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滑轨基座(3)的前端表面;所述滑动悬挂板(4)底部通过滑块结构安装在滑轨基座(3)表面;所述磁吸防尘网(5)为独立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风扇(1),第二散热风扇(2),滑轨基座(3),滑动悬挂板(4)和磁吸防尘网(5);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滑轨基座(3)的前端表面;所述第二散热风扇(2)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滑轨基座(3)的前端表面;所述滑动悬挂板(4)底部通过滑块结构安装在滑轨基座(3)表面;所述磁吸防尘网(5)为独立零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的半径是第二散热风扇(2)半径的两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2)共有四个,两两一组,上下堆叠,每个第二散热风扇(2)壳体通过螺丝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散热风扇(2)的内外两面通过螺丝安装有栅格(2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通信设备的对流式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基座(3)包括凹槽(301),散热网格(302),滑轨(303)和底垫(304);所述凹槽(301)为矩形槽结构,且凹槽(30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土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同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