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99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属于温度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电子设备,还包括机房本体、第一降温组件、两个第二降温组件和两个吸热组件,机房本体设置在地面上,第一降温组件位于机房本体的旁侧,第一降温组件与机房本体的内部相连通,两个第二降温组件呈对称设置在机房本体的顶部,两个第二降温组件均贯穿机房本体与若干个电子设备的内部相连通,两个吸热组件呈对称设置在机房本体的旁侧,两个吸热组件均贯穿机房本体并抵触至若干个电子设备的散热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直接对电子设备内进行制冷,以避免现有的温度控制设备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及时的降温,从而导致电子设备在高温的状态下导致死机,造成财产的损失。

A computer room temperature control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
技术介绍
机房,旧时手工、丝棉织业的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通称;现在指电脑学习室;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而随着机房和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存储量快速加剧,地位也不断升高,若发生火灾,将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并且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耗也迅速增加,散热量也将快速增大。而现有的机房温度控制多数为空调制冷使其机房内的温度降低,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着机房内的温度测量无法针对整个机房进行全面的检测,如高温死角处的电子设备温度较高于整体机房的温度的问题,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温度过高,而现有的温度控制设备无法及时的对高温状态下的电子设备进行降温,使其电子设备在高温的状态下导致死机,从而造成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温度控制设备无法及时的对机房内高温状态下的电子设备进行降温,导致电子设备在高温的状态下导致死机,从而造成财产损失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包括若干个电子设备,还包括机房本体、第一降温组件、两个第二降温组件和两个吸热组件,所述机房本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降温组件位于机房本体的旁侧,所述第一降温组件与机房本体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降温组件呈对称设置在机房本体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二降温组件均贯穿机房本体与若干个电子设备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吸热组件呈对称设置在机房本体的旁侧,两个所述吸热组件均贯穿机房本体并抵触至若干个电子设备的散热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降温组件包括制冷压缩机、气罐、冷凝器、安装箱、蒸发器、驱动电机、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风扇和皮带,所述制冷压缩机设置在机房本体的内部底端上,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机房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安装箱设置在机房本体的内部底端上且位于制冷压缩机的旁侧,所述气罐设置在机房本体的内部底端上且位于制冷压缩机的旁侧,所述风扇设置在安装箱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箱的顶部上,所述皮带的一端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风扇上,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设置在制冷压缩机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气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设置在制冷压缩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机房本体与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的一端贯穿机房本体与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安装箱与蒸发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降温组件均包括制冷部件和输送部件,所述制冷部件设置在机房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输送部件设置在制冷组件上,所述制冷部件和输送部件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制冷部件包括进气箱、第一进气管、第一抽风机和两个制冷片,所述进气箱设置在机房本体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制冷片呈对称设置在进气箱的内侧壁上,所述进气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第一抽风机设置在机房本体的顶部上,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其进气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抽风机的输入端上。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件包括第一排气管和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抽风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气管设置在第一排气管上且与第一排气管内部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电子设备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二气管,若干个所述第二气管均与第一气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箱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若干个所述过滤孔上均设有隔网,所述进气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过滤板滑动配合的滑动槽,所述过滤板的侧壁上设有把手。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吸热组件均包括第二抽风机、第二进气管、第二排气管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机房本体的旁侧,所述机房本体内位于每个电子设备的散热处均设有吸热箱,若干所述吸热箱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三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抽风机的输入端上,若干所述第三气管的另一端均贯穿机房本体与第二进气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抽风机的输出端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上设有容纳箱且第二排气管与容纳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容纳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滤尘孔,若干所述滤尘孔上均设有挡尘网。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技术设置有第二降温组件,机房本体外部的空气通过排气孔进入进气箱,随后两个制冷片进行工作,将进入进气箱的空气进行制冷,随后第一抽风机进行工作将进气箱内的空气吸附,并输送至输送部件内设有的第一排气管中,空气由第一排气管进入第一气管内,随后由第一气管流动至若干第二气管内,并且由第二气管流动至电子设备内,从而能够及时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制冷,本技术实现了直接对电子设备内进行制冷,以避免现有的温度控制设备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及时的降温,使其电子设备在高温的状态下导致死机,从而造成财产的损失。其二,本技术设置有第一降温组件,通过第一降温组件内的制冷压缩机进行工作,随后制冷压缩机通过第一输送管将气罐内的气体进行吸收并压缩,随后通过第二输送管将气体输送至冷凝器进行散热,随后通过第三输送管将散热完成后的气体温度传导至蒸发器上,使其蒸发器降低温度,随后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驱动电机进行转动时带动皮带进行转动,皮带进行转动时带动风扇进行转动,风扇进行转动时将空气进行吹动,空气经过蒸发器使其吹出来的冷空气进入机房本体内,从而对机房本体内进行降温,以防止机房本体温度过高,电子设备在高温的温度下造成损坏。其三,本技术设置有吸热组件,当电子设备散热时,电子设备散热出的热空气进入吸热箱内,随后通过吸热组件内设有的第二抽风机的进行工作,第二抽风机通过第二进气管和第二排气管能够将吸热箱内的热空气输送至容纳箱内,从而避免了电子设备将热空气排放至机房本体内,从而提高机房本体内的温度。其四,当机房本体外的空气进入进气箱内,空气中所携带的灰尘能够被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和过滤网阻挡,以防止灰尘进入电子设备中,从而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并且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拉动把手将过滤板进行取出,以方便对过滤板进行清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降温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机房本体1,第一降温组件2,制冷压缩机2a,气罐2b,冷凝器2c,安装箱2d,蒸发器2e,驱动电机2f,第一输送管2g,第二输送管2h,第三输送管2i,风扇2j,皮带2k,第二降温组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包括若干个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房本体(1)、第一降温组件(2)、两个第二降温组件(3)和两个吸热组件(4),所述机房本体(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降温组件(2)位于机房本体(1)的旁侧,所述第一降温组件(2)与机房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降温组件(3)呈对称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二降温组件(3)均贯穿机房本体(1)与若干个电子设备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吸热组件(4)呈对称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旁侧,两个所述吸热组件(4)均贯穿机房本体(1)并抵触至若干个电子设备的散热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包括若干个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房本体(1)、第一降温组件(2)、两个第二降温组件(3)和两个吸热组件(4),所述机房本体(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降温组件(2)位于机房本体(1)的旁侧,所述第一降温组件(2)与机房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降温组件(3)呈对称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二降温组件(3)均贯穿机房本体(1)与若干个电子设备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吸热组件(4)呈对称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旁侧,两个所述吸热组件(4)均贯穿机房本体(1)并抵触至若干个电子设备的散热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温组件(2)包括制冷压缩机(2a)、气罐(2b)、冷凝器(2c)、安装箱(2d)、蒸发器(2e)、驱动电机(2f)、第一输送管(2g)、第二输送管(2h)、第三输送管(2i)、风扇(2j)和皮带(2k),所述制冷压缩机(2a)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内部底端上,所述冷凝器(2c)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安装箱(2d)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内部底端上且位于制冷压缩机(2a)的旁侧,所述气罐(2b)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内部底端上且位于制冷压缩机(2a)的旁侧,所述风扇(2j)设置在安装箱(2d)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2f)设置在安装箱(2d)的顶部上,所述皮带(2k)的一端套设在驱动电机(2f)的输出轴上,所述皮带(2k)的另一端套设在风扇(2j)上,所述第一输送管(2g)的一端设置在制冷压缩机(2a)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输送管(2g)的另一端与气罐(2b)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2h)的一端设置在制冷压缩机(2a)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输送管(2h)的另一端贯穿机房本体(1)与冷凝器(2c)相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2i)的一端贯穿机房本体(1)与冷凝器(2c)相连接,所述第三输送管(2i)的另一端贯穿安装箱(2d)与蒸发器(2e)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温度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降温组件(3)均包括制冷部件(3a)和输送部件(3b),所述制冷部件(3a)设置在机房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输送部件(3b)设置在制冷组件上,所述制冷部件(3a)和输送部件(3b)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亮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