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安装装置和天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765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安装装置和天线,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天线安装装置包括:上扣组件、下扣组件与中扣组件;中扣组件包括:基座、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第一调节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扣组件、中扣组件与下扣组件这三者之间的配合,不仅可实现上天线、下天线之间进行“零间隙”堆叠安装,可在保证两面天线刚度的前提下,实现上天线与下天线的独立安装,这样就不用将上天线和下天线集成在一个背板上,可避免对两面天线进行整体安装;而且可对上天线、下天线进行独立拆卸,可避免对两面天线进行整体拆卸,也便于对上天线、下天线独立进行后期维修,例如扩容或更换频率,不用整体更换两面天线,可使两面天线具备演进延续性。

Antenna install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安装装置和天线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安装装置和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站点部署越来越密集,特别是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站点的部署,站点资源显得愈发珍贵。为了避免站点资源的浪费,通常在站点的抱杆上安装两面天线。目前,通常将上天线、下天线集成在同一背板上,以形成两面天线。应用时,利用天线安装装置的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将该两面天线可拆卸地安装在站点的抱杆上。然而,由于两面天线中的两个天线是集成在同一背板上,这会导致该两面天线的重量与体积过大,不利于两面天线的拆装;另外,由于两面天线中的两个天线的频段固定,若需要对两面天线中的任一天线进行扩容或者更换频段,需要整体更换上述两面天线,使得其不具备演进延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安装装置和天线,可以解决现有两面天线不利安装与拆卸,和不具备演进延续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安装装置,所述天线包括:上天线和下天线,所述天线安装装置包括:用于使所述上天线的上端固定在抱杆上、且可拆卸的上扣组件,用于使所述下天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抱杆上、且可拆卸的下扣组件,以及中扣组件;所述中扣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抱杆上的第一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的基座,以及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把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且所述第一把手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第一把手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天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把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且所述第二把手的第一端通过可拆卸的第一销轴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把手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天线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把手的第二端相抵,上端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把手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用于向上旋入时,带动所述第二把手绕所述第一销轴向上转动,直至所述下天线与所述上天线无缝拼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扣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天线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角度的调角机构;所述下扣组件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抱杆上;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本体和呈并列分布的两个导轨;所述两个导轨分别与所述夹持本体连接,且均沿垂直于所述抱杆的方向延伸;所述基座通过第二销轴可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两个导轨之间,并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导轨上均具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抱杆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销轴的第一端限位于一个导轨的外部,所述第二销轴的第二端与位于另一个导轨外部的第一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销轴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持本体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两个调节螺母和呈并列分布的两个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每个导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分布,以配合形成与所述抱杆外廓相适配的抱杆夹持腔;每个第二调节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每个第二调节螺杆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其中所述每个第二调节螺杆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每个调节螺母与对应的第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以调节所述抱杆夹持腔的大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中面对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侧壁上具有弧形的第一加固槽;所述第二夹持部中面对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侧壁上具有弧形的第二加固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加固槽与所述第二加固槽的壁上均设置有齿状的第一加固凸起。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夹持部中面对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贯穿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前、后壁;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方向依次分布的小径槽和大径槽;所述每个调节螺母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大径槽中,所述每个调节螺母的第二端伸出至所述小径槽的外部与所述对应的第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其中所述每个调节螺母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扣组件包括:用于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抱杆上的第二夹持件和用于与所述上天线上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把手;所述调角机构包括:相铰接的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所述第一调节臂的自由端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所述第二调节臂的自由端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把手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前、后壁上分别设置有辅助安装件,所述辅助安装件的顶壁上设置有吊装件。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扣组件包括:用于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抱杆上的第三夹持件和用于与所述下天线下端可拆卸连接的第四把手;所述第四把手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夹持件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把手通过第三销轴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把手包括:用于与所述抱杆螺钉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呈并列分布的两个第一连接臂;每个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每个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其中所述每个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把手包括:用于与所述抱杆螺钉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和呈并列分布的两个第二连接臂;每个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每个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其中所述每个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头部固定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臂之间,尾部限位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臂之间。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把手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固筋板,每个第一加固筋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对应的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把手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固筋板,每个第二加固筋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对应的第二连接臂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配合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连接的螺纹孔。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还配合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头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螺纹孔的上方,并与所述螺纹孔贯通。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第二连接臂的下端内壁具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每个第二连接臂的底壁贯通;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的限位凸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扣组件上安装有两个吊装件;所述每个第二连接臂上具有绳索穿孔。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第一把手安装件和第二把手安装件;所述第一把手安装件包括:并列分布的两个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底壁之间、并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顶壁上的底板;所述第三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安装装置,所述天线包括:上天线(A)和下天线(B),其特征在于,/n所述天线安装装置包括:用于使所述上天线(A)的上端固定在抱杆(C)上、且可拆卸的上扣组件(1),用于使所述下天线(B)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抱杆(C)上、且可拆卸的下扣组件(2),以及中扣组件(3);/n所述中扣组件(3)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抱杆(C)上的第一夹持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31)上的基座(32),以及第一把手(33)、第二把手(34)、第一调节螺杆(35);/n所述第一把手(3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夹持件(31)相对,且所述第一把手(33)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基座(32)的顶部,所述第一把手(33)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天线(A)的下端可拆卸连接;/n所述第二把手(3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夹持件(31)相对,且所述第二把手(34)的第一端通过可拆卸的第一销轴(36a)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32)的底部,所述第二把手(34)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天线(B)的上端可拆卸连接;/n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把手(34)的第二端相抵,上端穿过所述基座(32)与所述第一把手(33)的第二端连接;/n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5)用于向上旋入时,带动所述第二把手(34)绕所述第一销轴(36a)向上转动,直至所述下天线(B)与所述上天线(A)无缝拼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安装装置,所述天线包括:上天线(A)和下天线(B),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安装装置包括:用于使所述上天线(A)的上端固定在抱杆(C)上、且可拆卸的上扣组件(1),用于使所述下天线(B)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抱杆(C)上、且可拆卸的下扣组件(2),以及中扣组件(3);
所述中扣组件(3)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抱杆(C)上的第一夹持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31)上的基座(32),以及第一把手(33)、第二把手(34)、第一调节螺杆(35);
所述第一把手(3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夹持件(31)相对,且所述第一把手(33)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基座(32)的顶部,所述第一把手(33)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天线(A)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把手(3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夹持件(31)相对,且所述第二把手(34)的第一端通过可拆卸的第一销轴(36a)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32)的底部,所述第二把手(34)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天线(B)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把手(34)的第二端相抵,上端穿过所述基座(32)与所述第一把手(33)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5)用于向上旋入时,带动所述第二把手(34)绕所述第一销轴(36a)向上转动,直至所述下天线(B)与所述上天线(A)无缝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天线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角度的调角机构(4);
所述下扣组件(2)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抱杆(C)上;
所述第一夹持件(31)包括:夹持本体(311)和呈并列分布的两个导轨(312);
所述两个导轨(312)分别与所述夹持本体(311)连接,且均沿垂直于所述抱杆(C)的方向延伸;
所述基座(32)通过第二销轴(36b)可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两个导轨(312)之间,并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轨(312)上均具有导向通孔(312a),所述导向通孔(312a)沿垂直于所述抱杆(C)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销轴(36b)的第一端限位于一个导轨(312)的外部,所述第二销轴(36b)的第二端与位于另一个导轨(312)外部的第一紧固螺母(37a)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销轴(36b)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本体(311)包括:第一夹持部(3111)、第二夹持部(3112)、两个调节螺母(3113)和呈并列分布的两个第二调节螺杆(3114);
所述第一夹持部(3111)与每个导轨(312)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部(311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3111)相对分布,以配合形成与所述抱杆(C)外廓相适配的抱杆夹持腔;
每个第二调节螺杆(311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3111)连接,所述每个第二调节螺杆(3114)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夹持部(3112),其中所述每个第二调节螺杆(3114)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
每个调节螺母(3113)与对应的第二调节螺杆(3114)螺纹连接,以调节所述抱杆夹持腔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11)中面对所述第二夹持部(3112)的侧壁上具有弧形的第一加固槽(3111a);
所述第二夹持部(3112)中面对所述第一夹持部(3111)的侧壁上具有弧形的第二加固槽(311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槽(3111a)与所述第二加固槽(3112a)的壁上均设置有齿状的第一加固凸起(31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3112)中面对所述第一夹持部(31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112b),所述第一限位槽(3112b)贯穿于所述第二夹持部(3112)的前、后壁;
所述第一限位槽(3112b)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3111)的方向依次分布的小径槽和大径槽;
所述每个调节螺母(3113)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大径槽中,所述每个调节螺母(3113)的第二端伸出至所述小径槽的外部与所述对应的第二调节螺杆(3114)螺纹连接,其中所述每个调节螺母(3113)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组件(1)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抱杆(C)上的第二夹持件(11)和与所述上天线(A)上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把手(12);
所述调角机构(4)包括:相铰接的第一调节臂(41)和第二调节臂(42);
所述第一调节臂(41)的自由端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11)上;
所述第二调节臂(42)的自由端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把手(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11)的前、后壁上分别设置有辅助安装件(13),所述辅助安装件(13)的顶壁上设置有吊装件(131)。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扣组件(2)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抱杆(C)上的第三夹持件(21)和与所述下天线(B)下端可拆卸连接的第四把手(22);
所述第四把手(22)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夹持件(2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33)通过第三销轴(36c)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32)的顶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33)包括:与所述抱杆(C)螺钉连接的第一安装板(331)和呈并列分布的两个第一连接臂(332);
每个第一连接臂(33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销轴(36c)与所述基座(32)可转动连接,所述每个第一连接臂(3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31)连接,其中所述每个第一连接臂(332)的第一端、第二端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把手(34)包括:与所述抱杆(C)螺钉连接的第二安装板(341)和呈并列分布的两个第二连接臂(342);
每个第二连接臂(34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36a)与所述基座(32)可转动连接,所述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成陈斌王华勇王成龙白强本蒋玉孝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