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61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包括矩形外壳、拉环、固定孔、盛放孔、加热棒、连接盘、把手、连接导线、旋钮、电池仓、电池仓背板、紧固螺丝和集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旋钮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凹式防滑条纹,并在旋钮的四周设置有刻度盘,且该刻度盘位于矩形外壳上,通过防滑条纹增大操作人员手指与旋钮侧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操作人员手滑无法转动旋钮,加热棒通过连接导线与电池进行电性连接,并通过旋钮对流经连接导线的电流大小进行控制,防止无法对加热棒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

A new type of maintenance and detection device for temperature measuring fire monitoring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维保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属于维保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因此,则需要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的两侧没有设置拉环,导致操作人员不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携带,其二、现有的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采用外接电源,导致不适用于所有的现场环境,其三、现有的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的旋钮周边没有刻度,导致无法对加热棒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包括矩形外壳、拉环、固定孔、盛放孔、加热棒、连接盘、把手、连接导线、旋钮、电池仓、电池仓背板、紧固螺丝和集线槽;所述矩形外壳构成该维保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拉环位于矩形外壳的侧壁上,所述固定孔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的上方,且所述固定孔位于盛放孔的四周,所述盛放孔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的上方,所述加热棒设置在盛放孔内,所述连接盘连接在加热棒的顶部,所述把手竖直固定在连接盘的上方,所述连接导线连接在把手的底端,且所述连接导线位于集线槽内,所述旋钮呈转动式设置在矩形外壳的前侧面板上,所述电池仓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的背部,所述电池仓背板旋拧固定在电池仓上,所述紧固螺丝位于电池仓背板的四角处,所述集线槽设置在矩形外壳的内部,且所述集线槽设置在矩形外壳的右上角。优选的,为了防止操作人员不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携带,同时防止操作人员手滑而造成装置的掉落损坏,所述拉环上胶结有一层防滑手胶,并通过焊接与矩形外壳的侧壁固定,且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优选的,为了防止操作人员手滑无法转动旋钮,所述旋钮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凹式防滑条纹,并在旋钮的四周设置有刻度盘,且该刻度盘位于矩形外壳上。优选的,为了能够对加热棒所产生的温度进行调控,所述加热棒通过连接导线与电池进行电性连接,连接导线上设有可调电阻,且旋钮通过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对流经连接导线的电流大小进行控制。优选的,为了防止加热棒脱落,所述连接盘通过其底部焊接的立柱与固定孔进行对接呈咬合式连接。优选的,为了防止不适用于所有的现场环境,并同时方便对电池进行更换,所述电池仓背板通过紧固螺丝旋拧紧固在电池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设计合理,拉环上胶结有一层防滑手胶,并通过焊接与矩形外壳的侧壁固定,且呈左右对称式设置,防止操作人员不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携带,通过防滑手胶增大拉环与操作人员手掌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防止操作人员手滑而造成装置的掉落损坏,旋钮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凹式防滑条纹,并在旋钮的四周设置有刻度盘,且该刻度盘位于矩形外壳上,通过防滑条纹增大操作人员手指与旋钮侧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操作人员手滑无法转动旋钮,加热棒通过连接导线与电池进行电性连接,连接导线上设有可调电阻,且旋钮通过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对流经连接导线的电流大小进行控制,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对加热棒所产生的温度进行调控,连接盘通过其底部焊接的立柱与固定孔进行对接呈咬合式连接,防止加热棒脱落,电池仓背板通过紧固螺丝旋拧紧固在电池仓上,防止不适用于所有的现场环境,并同时方便对电池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中:1、矩形外壳,2、拉环,3、固定孔,4、盛放孔,5、加热棒,6、连接盘,7、把手,8、连接导线,9、旋钮,10、电池仓,11、电池仓背板,12、紧固螺丝和13、集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包括矩形外壳1、拉环2、固定孔3、盛放孔4、加热棒5、连接盘6、把手7、连接导线8、旋钮9、电池仓10、电池仓背板11、紧固螺丝12和集线槽13;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维保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拉环2位于矩形外壳1的侧壁上,所述固定孔3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上方,且所述固定孔3位于盛放孔4的四周,所述盛放孔4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上方,所述加热棒5设置在盛放孔4内,所述连接盘6连接在加热棒5的顶部,所述把手7竖直固定在连接盘6的上方,所述连接导线8连接在把手7的底端,且所述连接导线8位于集线槽13内,所述旋钮9呈转动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面板上,所述电池仓10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背部,所述电池仓背板11旋拧固定在电池仓10上,所述紧固螺丝12位于电池仓背板11的四角处,所述集线槽1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集线槽1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右上角,所述加热棒5的型号为CН-Ф9Ф42。所述拉环2上胶结有一层防滑手胶,并通过焊接与矩形外壳1的侧壁固定,且呈左右对称式设置,防止操作人员不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携带,通过防滑手胶增大拉环2与操作人员手掌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防止操作人员手滑而造成装置的掉落损坏,所述旋钮9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凹式防滑条纹,并在旋钮9的四周设置有刻度盘,且该刻度盘位于矩形外壳1上,通过防滑条纹增大操作人员手指与旋钮9侧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操作人员手滑无法转动旋钮9,所述加热棒5通过连接导线8与电池进行电性连接,连接导线8上设有可调电阻,且旋钮9通过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对流经连接导线8的电流大小进行控制,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对加热棒5所产生的温度进行调控,所述连接盘6通过其底部焊接的立柱与固定孔3进行对接呈咬合式连接,防止加热棒5脱落,所述电池仓背板11通过紧固螺丝12旋拧紧固在电池仓10上,防止不适用于所有的现场环境,并同时方便对电池进行更换。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时,先将电池置于电池仓10内,并将电池仓背板11通过紧固螺丝12旋拧紧固在电池仓10上,防止不适用于所有的现场环境,并同时方便对电池进行更换,在使用时,转动旋钮9调节连接导线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拉环(2)、固定孔(3)、盛放孔(4)、加热棒(5)、连接盘(6)、把手(7)、连接导线(8)、旋钮(9)、电池仓(10)、电池仓背板(11)、紧固螺丝(12)和集线槽(13);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维保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拉环(2)位于矩形外壳(1)的侧壁上,所述固定孔(3)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上方,且所述固定孔(3)位于盛放孔(4)的四周,所述盛放孔(4)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上方,所述加热棒(5)设置在盛放孔(4)内,所述连接盘(6)连接在加热棒(5)的顶部,所述把手(7)竖直固定在连接盘(6)的上方,所述连接导线(8)连接在把手(7)的底端,且所述连接导线(8)位于集线槽(13)内,所述旋钮(9)呈转动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面板上,所述电池仓(10)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背部,所述电池仓背板(11)旋拧固定在电池仓(10)上,所述紧固螺丝(12)位于电池仓背板(11)的四角处,所述集线槽(1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集线槽(1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右上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测温式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维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拉环(2)、固定孔(3)、盛放孔(4)、加热棒(5)、连接盘(6)、把手(7)、连接导线(8)、旋钮(9)、电池仓(10)、电池仓背板(11)、紧固螺丝(12)和集线槽(13);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维保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拉环(2)位于矩形外壳(1)的侧壁上,所述固定孔(3)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上方,且所述固定孔(3)位于盛放孔(4)的四周,所述盛放孔(4)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上方,所述加热棒(5)设置在盛放孔(4)内,所述连接盘(6)连接在加热棒(5)的顶部,所述把手(7)竖直固定在连接盘(6)的上方,所述连接导线(8)连接在把手(7)的底端,且所述连接导线(8)位于集线槽(13)内,所述旋钮(9)呈转动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面板上,所述电池仓(10)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背部,所述电池仓背板(11)旋拧固定在电池仓(10)上,所述紧固螺丝(12)位于电池仓背板(11)的四角处,所述集线槽(1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集线槽(1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右上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科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穗安科技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