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器件及成像装置
本技术属于光学器件
,具体是一种光学器件及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透镜是一种通过控制驱动电压改变液晶分子排布从而改变焦距的光学透镜。液晶分子具有介电各向异性与双折射效应,在外加电场中,液晶分子指向矢取向随电场变化而变化,相应方向的有效折射率也会随之变化,液晶透镜正是利用这一特性来实现传统玻璃透镜的会聚与发散等功能。与传统透镜相比,液晶透镜具有体积小、焦距可调节等优点。目前,一般的液晶透镜通光口径相对较小,这限制了液晶透镜在成像领域的应用。为了得到口径大且成像效果好的液晶透镜,相关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日本科学家S.Sato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液晶透镜的概念并于1979年制备出了首个电控液晶透镜,随后对其改进并提出了圆孔电极结构。Naumov,A.F.等人于1998年提出了模式控制型液晶透镜(Modalliquidcrystallenses,MLCL)结构,其与圆孔型液晶透镜结构类似,不同的是在圆孔ITO电极上多了一层高阻抗膜层以调整电场分布从而获得孔径较大、光学品质较好的液晶透镜。可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器件,包括沿通光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和第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膜,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阻抗膜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设于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阻抗膜,所述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阻抗膜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在所述通光方向上形成的通光孔的形状呈平行四边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器件,包括沿通光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和第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膜,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阻抗膜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设于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二阻抗膜,所述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阻抗膜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在所述通光方向上形成的通光孔的形状呈平行四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为椭圆透镜,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上获取的交流电压满足:
其中,L1为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L2为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距离,V1、分别为第一电极上获取的交流电压的幅值和初始相位,V2、分别为第二电极上获取的交流电压的幅值和初始相位,V3、分别为第三电极上获取的交流电压的幅值和初始相位,V4、分别为第四电极上获取的交流电压的幅值和初始相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为柱透镜,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上获取的交流电压满足:
其中,L1为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L2为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距离,V1、分别为第一电极上获取的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陈晓西,李光勇,张亚磊,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