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奎良专利>正文

抽换式单芯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43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直接抽换内胆的民用煤炉,包括炉面板、炉壳、带二次风吹孔的内胆。特点是炉面板内孔的孔径大于内胆的外径,在炉壳与内胆之间的保温层中开有若干个二次风通孔,内胆上口外周有环形风道。该煤炉结构简单,燃烧效果好,而且一旦内胆破损,不拆取炉面板即可直接更换,解决了用户自己修炉难的问题。(*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居民日常使用的煤炉。先有的民用煤炉其炉面板内孔的孔径都小于炉芯的外径,所以一旦炉芯破损,就必须拆开和取掉炉面板后方能更换,用户一般难以自己更换。1992年浙江省诸暨市徐仲良提出了一种可脱换炉芯煤炉(专利申请号92225614.4),该煤炉因为采用了本申请人于1992年5月16日提出专利申请的“三层炉胆”(申请号92222372.6),其炉芯由内外两层陶质炉芯夹一层保温棉组成,同时采用内孔径大于内炉芯外径的炉面板,它一方面利用炉面板和炉碗将其炉芯固定,而使内胆又可以直接抽插;另一方面又利用外胆将二次风直孔与内芯隔离,这样既保证了煤炉良好的燃烧效果,又可直接脱换炉芯。但是这种煤炉的结构和安装相对复杂,会提高制造成本和整体的重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抽换式单芯煤炉,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地降低整体的重量和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局部剖)。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A-A剖)。本技术包括炉面板(1),炉壳(6)、炉芯(3)、炉碗(7)、炉栅(8),炉壳与炉芯之间有保温层(5),炉芯(3)是带二次风吹孔的单层炉芯,所述炉面板(1)内孔的孔径大于炉芯的外径,但以略大为宜,保温层与炉芯二次风吹孔区域的外周呈环形风道(2),使二次风进入环形风道后能均匀地从炉芯的二次风吹孔进入炉膛助燃,保温层内还开有若干个从灰膛引伸到环形风道的二次风通孔(4),其孔径应能保证其有足够的二次风输入量。该煤炉的炉芯实际上靠炉碗(7)的支托,保温层(5)的围衬和炉面板(1)的限位来实现固定,而不是靠炉面板的扣压来固定,所以其炉芯(3)可以直接抽插。同时,其二次风通孔(4)开设在保温层内,吸收炉芯散发的热量后,再从环形风道(2)和炉芯二次风吹孔进入炉膛助燃,以提高燃烧效果。本技术由于直接采用保温层围衬和炉面板限位的方式来固定炉芯,与三层炉芯的可脱换炉芯煤炉相比,省掉了一层陶质外芯和一层炉芯保温层,使结构更简单,安装容易,不增加制造成本,减轻了整体的重量。本技术已经实践,效果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抽换式单芯煤炉,包括炉面板(1)、炉壳(6)、炉芯(3)、炉碗(7)、炉栅(8),炉壳与炉芯之间有保温层(5),其特征是炉芯(3)是带二次风吹孔的单层炉芯,所述炉面板(1)内孔的孔径大于炉芯的外径,保温层(5)与炉芯二次风吹孔区域的外周呈环形风道(2);保温层内还开有若干个从灰膛延伸到环形风道(2)的二次风通孔(4)。专利摘要一种可直接抽换内胆的民用煤炉,包括炉面板、炉壳、带二次风吹孔的内胆。特点是炉面板内孔的孔径大于内胆的外径,在炉壳与内胆之间的保温层中开有若干个二次风通孔,内胆上口外周有环形风道。该煤炉结构简单,燃烧效果好,而且一旦内胆破损,不拆取炉面板即可直接更换,解决了用户自己修炉难的问题。文档编号F24B1/181GK2145324SQ92242850公开日1993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郭奎良 申请人:郭奎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换式单芯煤炉,包括炉面板(1)、炉壳(6)、炉芯(3)、炉碗(7)、炉栅(8),炉壳与炉芯之间有保温层(5),其特征是炉芯(3)是带二次风吹孔的单层炉芯,所述炉面板(1)内孔的孔径大于炉芯的外径,保温层(5)与炉芯二次风吹孔区域的外周呈环形风道(2);保温层内还开有若干个从灰膛延伸到环形风道(2)的二次风通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奎良
申请(专利权)人:郭奎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