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泄漏的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01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泄漏的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装置仓,且装置仓的上方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连接有打气杆,且打气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装置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的上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顶部连接有打气筒,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打气筒与充气垫相配合,能够在蝶板与阀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密封圈,使得水管中的水在蝶阀关闭的时候不会泄露,大大增加了蝶阀的使用效率,避免了普通的密封圈因长时间使用而减弱了其密封性,同时蝶板底部设置的连接杆能够通过滑块与滑槽相配合,能够避免蝶阀由于受流体大流量冲击。

A kind of anti leakage butterfl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泄漏的蝶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为一种防泄漏的蝶阀。
技术介绍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且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但是现有的蝶阀由于长期输送含颗粒物较多的流体,且受流体大流量冲击时,阀板容易发生偏转甚至变形,从而影响蝶阀的密封性能,同时现有的蝶板外侧设置的密封圈密封性不够好,导致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性能下降,影响了蝶阀的使用效率,导致大量更换密封圈而浪费了资源,且现有的蝶阀在旋转蝶板时都相当的费力,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蝶阀由于长期输送含颗粒物较多的流体,且受流体大流量冲击时,阀板容易发生偏转甚至变形,从而影响蝶阀密封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泄漏的蝶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泄漏的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装置仓,且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泄漏的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装置仓(2),且装置仓(2)的上方设置有拉杆(3),所述拉杆(3)的底部连接有打气杆(6),且打气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10),所述装置仓(2)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8),且第二锥形齿轮(8)的上方设置有轴承座(11),所述轴承座(11)的顶部连接有打气筒(9),所述第二锥形齿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7),且第一锥形齿轮(7)与第二锥形齿轮(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的一侧连接有贯穿至装置仓(2)外部的蜗轮杆(4),所述轴承座(11)的底部连接有贯穿至阀体(1)内部的通气管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泄漏的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装置仓(2),且装置仓(2)的上方设置有拉杆(3),所述拉杆(3)的底部连接有打气杆(6),且打气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10),所述装置仓(2)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8),且第二锥形齿轮(8)的上方设置有轴承座(11),所述轴承座(11)的顶部连接有打气筒(9),所述第二锥形齿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7),且第一锥形齿轮(7)与第二锥形齿轮(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的一侧连接有贯穿至装置仓(2)外部的蜗轮杆(4),所述轴承座(11)的底部连接有贯穿至阀体(1)内部的通气管道(13),且通气管道(13)的内部设置有阀杆(15),所述阀杆(15)的顶部与轴承座(11)相连接,且阀杆(15)的底部设置有蝶板(17),所述蝶板(17)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垫(16),所述通气管道(13)两侧的底部皆设置有出气口(14),所述蝶板(17)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充气垫(16)下方的连接杆(18),且连接杆(18)的底部皆固定连接有滑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沈新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