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磨自润滑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97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耐磨自润滑轴套,包括主轴套,所述主轴套包括外套体和内套体,所述内套体设于所述外套体的内侧,所述内套体的内侧设有转轴腔,所述转轴腔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导油槽,且导油槽沿着所述转轴腔侧壁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导油槽的外端连通有储油腔,且储油腔设有多组,所述储油腔位于所述内套体的侧壁内,且储油腔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外套体的侧壁内,所述储油腔的内端滚动设有滚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油口加油,油从油道内流至储油腔储存,使用的时候,高速旋转,由于滚珠高于转轴腔的侧壁截面,所以滚珠会摩擦转动并回缩,开启导油槽和储油腔的连通处缝隙,使储油腔内的油流出来,自润滑效果好。

A kind of high wear-resistant self-lubricating shaft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磨自润滑轴套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磨自润滑轴套。
技术介绍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轴套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汽车轴承用轴套是用于汽车车轴的一个保护部件,转动时汽车车轴和轴套之间是相对运动的,套适于旋转、往复、线性运动,而直式(圆柱形)轴套只能承载径向载荷,法兰轴套能够在一个方向上承载径向和轴向载荷,轴套每种设计和组合具有独特的性能,使之分别适合某些特定应用场合;现有的轴套一般需要向内部注油,比较麻烦,使用时油很难均匀覆盖,而不使用的时候,油容易流出滴落,造成浪费,且现有技术中,转速高时,汽车车轴和轴套之间的摩擦过大,容易损坏,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耐磨自润滑轴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耐磨自润滑轴套,该高耐磨自润滑轴套通过进油口加油,油从油道内流至储油腔储存,使用的时候,高速旋转,由于滚珠高于转轴腔的侧壁截面,所以滚珠会摩擦转动并回缩,开启导油槽和储油腔的连通处缝隙,使储油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磨自润滑轴套,包括主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套包括外套体(1)和内套体(2),所述内套体(2)设于所述外套体(1)的内侧,所述内套体(2)的内侧设有转轴腔(3),所述转轴腔(3)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导油槽(4),且导油槽(4)沿着所述转轴腔(3)侧壁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导油槽(4)的外端连通有储油腔(5),且储油腔(5)设有多组,所述储油腔(5)位于所述内套体(2)的侧壁内,且储油腔(5)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外套体(1)的侧壁内,所述储油腔(5)的内端滚动设有滚珠(6),且滚珠(6)的内端延伸出所述储油腔(5)和导油槽(4)的连通处,所述滚珠(6)的内端高于所述转轴腔(3)的侧壁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自润滑轴套,包括主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套包括外套体(1)和内套体(2),所述内套体(2)设于所述外套体(1)的内侧,所述内套体(2)的内侧设有转轴腔(3),所述转轴腔(3)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导油槽(4),且导油槽(4)沿着所述转轴腔(3)侧壁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导油槽(4)的外端连通有储油腔(5),且储油腔(5)设有多组,所述储油腔(5)位于所述内套体(2)的侧壁内,且储油腔(5)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外套体(1)的侧壁内,所述储油腔(5)的内端滚动设有滚珠(6),且滚珠(6)的内端延伸出所述储油腔(5)和导油槽(4)的连通处,所述滚珠(6)的内端高于所述转轴腔(3)的侧壁截面,所述储油腔(5)的内部设有弹簧(7),且弹簧(7)的一端支撑住所述滚珠(6),所述外套体(1)的侧壁内部设有油道(8),且油道(8)与多组所述储油腔(5)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汉升工业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