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85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装饰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两侧的门套扣线和两侧分别与所述门套扣线卡接的门套立柱,所述门套立柱包括一面与所述墙体紧贴的内套板和与所述内套板卡接的外套板;所述门套扣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外套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隔音效果的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套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在墙面挖槽,减少了对墙面的破坏,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所述外套板、所述内套板和所述门套扣线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简化了安装过程,安装位置也更加的准确,提高了安装效率,减少了安装成本。

A door pocket for easy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
本技术属装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
技术介绍
门套是指门里外两个门框。也有直接称作门框的。其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角、装饰等。常用在装修装潢过程中,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等。门套还能在装饰过程中修补门、窗框密封不实、通风漏气的毛病。现有的门套在安装过程中大多需要在墙面上挖槽、打洞来完成对门套的安装,这种安装方式破坏了墙面,对墙面造成损伤。有的门套在安装完成之后连接部件暴露在外,影响美观。现有的门套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部件之间缺乏具有定位功能的机构,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工人不断比对、调整以保证安装效果,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增加了安装成本。一旦安装失误难以调整,往往需要对门套进行修改或换新,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破坏墙面、安装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包括设置在所述墙体两侧的门套扣线和两侧分别与所述门套扣线卡接的门套立柱,所述门套立柱包括一面与所述墙体紧贴的内套板和与所述内套板卡接的外套板;所述门套扣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外套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隔音效果的填充层。在安装时,所述门套立柱的左右两边分别和与之相邻的所述门套扣线卡接,具体为,所述外套板远离所述内套板的一侧和与其相邻的所述门套扣线卡接,所述内套板远离所述外套板的一侧和与其相邻的所述门套扣线卡接。即,两个所述门套扣线分别与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相连接。所述内套板的一面紧贴着所述墙体,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卡接,所述外套板所述墙体之间有一空腔,所述填充层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将该空腔填满,增强门套的隔音效果,同时所述填充层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门套扣线内,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外套板或所述内套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墙体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外套板或所述内套板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固定装置分别与所述外套板的侧面和所述内套板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门套扣线内,在所述门套安装完成之后,所述门套的外部没有连接装置。本技术的门套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在所述墙体挖槽,减少了打孔,减少了对所述墙体的破坏,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所述外套板、所述内套板和所述门套扣线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简化了安装过程,安装位置也更加的准确,在安装时,无需反复的对安装位置进行比对、调整安装角度。进一步的,所述门套扣线靠近所述墙体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扣合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扣合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面与所述墙体相连接。所述扣合板与所述外套板或所述内套板卡接,所述连接板用于将所述内套板与所述墙体相连接。所述扣合板和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门套扣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面的两端,所述扣合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了一空腔,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该空腔内。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具有防水功能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扣合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墙体相连接,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墙体相连接。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扣合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墙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外套板或所述内套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具有防水功能,当所述墙体渗水时,可对所述门套扣线进行有效的保护。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均为两侧设置有凹槽的方形结构,所述外套板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均为两侧设置有凹槽的方形结构,所述外套板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外套板靠近所述内套板的一端、靠近所述内套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内套板上所设置的凹槽内,所述内套板靠近所述外套板的一端、靠近所述外套板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外套板上所设置的凹槽内。所述外套板远离所述内套板的一端上所设置的凹槽用于安装所述门套扣线上所设置的所述扣合板。与所述内套板相邻的所述门套扣线上所设置的所述扣合板设置在该内套板上与该扣合板相近的凹槽内。简单来说,所述外套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套板和所述门套扣线卡紧,所述内套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门套扣线和所述外套板卡紧。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安装孔。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为一组,每组内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同一横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3-5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在保证安装稳定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所述墙体的破坏。所述填充层为膨胀发泡胶。膨胀发泡胶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具有发泡特性和粘结特性的胶,它主要用于建筑门窗边缝、构件伸缩缝及孔洞处的填充、密封、粘结,是依靠湿气固化的聚氨酯弹性密封发泡材料。将膨胀发泡胶填充在门窗与所述墙体之间,用于填缝密封、固定粘结,同时还具有隔音效果。更进一步的,门扇设置在门洞两侧的所述墙体上所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套板之间,所述门扇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所述内套板铰接,所述门扇设置在所述内套板靠近所述门扇的一端;所述内套板靠近所述门扇的一端设置有增加密封性的消音条。所述消音条设置在所述内套板靠近所述门扇的一端、朝向所述门扇的侧面上。在们关闭时,所述消音条将所述门扇与所述门套之间的间隙填满,增加了门密封性,进而增加了隔音效果。所述门扇设置的一端与所述内套板靠近所述门扇的一端、靠近所述门扇的一面上,所述门扇与所述内套板铰接。所述外套板靠近所述门扇的一端、朝向所述门扇的一面设置有所述消音条,可对所述门扇在开合过程中与所述外套板之间的碰撞,对所述外套板和所述门扇进行保护,同时也减小了门在开合的过程中与所述外套板之间所产生的噪音。所述外套板的长度是所述内套板长度的3-4倍。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套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安装所述外套板,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安装所述门套扣线,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外套板相配合,用于将所述外套板卡紧,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门套扣线上所设置的所述扣合板相配合,将所述扣合板卡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门套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在所述墙体挖槽,减少了打孔,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墙体两侧的门套扣线和两侧分别与所述门套扣线卡接的门套立柱,所述门套立柱包括一面与所述墙体紧贴的内套板和与所述内套板卡接的外套板;所述门套扣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外套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隔音效果的填充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墙体两侧的门套扣线和两侧分别与所述门套扣线卡接的门套立柱,所述门套立柱包括一面与所述墙体紧贴的内套板和与所述内套板卡接的外套板;所述门套扣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外套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隔音效果的填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套扣线靠近所述墙体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扣合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扣合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面与所述墙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具有防水功能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扣合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墙体相连接,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墙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板和所述内套板均为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豪庭世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