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人们每天产生污水的量也越来越多。污水都是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排入生态结构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其清澈之后在排入河流中,避免污水将河流弄得很浑浊,但是污水在通过生态结构的时候,并不能将融合在水中的淤泥去除,这样导致污水没法处理清澈,如果排入河流中依旧会使河流变得浑浊,影响人们对河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解决了现有生态结构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包括栽种池、水箱、淤泥箱以及隔热箱,栽种池从上到下分别填充黑泥土、营养物以及碎石,在黑泥土内部栽种树木,水箱以及隔热箱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栽种池、水箱以及淤泥箱均埋在土地中,所述隔热箱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栽种池(1)、水箱(2)、淤泥箱(3)以及隔热箱(4),所述栽种池(1)、水箱(2)以及淤泥箱(3)均埋在土地中,所述隔热箱(4)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且栽种池(1)的底部与水箱(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淤泥箱(3)的顶部与水箱(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栽种池(1)右侧的底部与水箱(2)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水管(5)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右侧的底部与淤泥箱(3)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淤管(7)固定连接,所述淤泥箱(3)的顶部设置有排淤管(8),所述排淤管(8)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淤泥箱(3)的内腔,所述排淤管(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再生水深度处理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栽种池(1)、水箱(2)、淤泥箱(3)以及隔热箱(4),所述栽种池(1)、水箱(2)以及淤泥箱(3)均埋在土地中,所述隔热箱(4)固定连接在土地的顶部,且栽种池(1)的底部与水箱(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淤泥箱(3)的顶部与水箱(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所述栽种池(1)右侧的底部与水箱(2)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水管(5)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右侧的底部与淤泥箱(3)左侧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淤管(7)固定连接,所述淤泥箱(3)的顶部设置有排淤管(8),所述排淤管(8)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淤泥箱(3)的内腔,所述排淤管(8)的顶端位于土地的顶部,且排淤管(8)的顶部焊接有阀门(9);
所述隔热箱(4)的顶部开设有与隔热箱(4)大小相适配的孔,所述隔热箱(4)顶部孔的内部焊接有导热盖(10),所述土地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柱(11),所述导热柱(11)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隔热箱(4)的内腔,所述导热柱(11)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腔,所述导热柱(11)的外部套接有隔热套(15),所述隔热套(15)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于隔热箱(4)的底部以及水箱(2)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水箱(2)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利利,郭敏,王骁,段能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森淼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