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44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张紧装置,包括底座、线缆,所述底座的顶端前后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内侧顶端安装有张紧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左侧沿前后方向焊接有两个支柱,且两个所述支柱的顶端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外壁前后两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两个所述支柱的内侧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该线缆张紧装置,通过张紧机构实现了调整电缆松紧程度的目的,保持张力的稳定,避免导致线缆张力过大将出现损伤或拉断的现象,保证了线缆的质量和避免了造成经济损失,使用方法简单结构稳定工作可靠,成本低,提高了张紧控制的稳定性。

A cable ten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张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线缆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线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线缆生产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卷线设备需要对卷线进行控制,卷线过程是生产线缆的一个重要过程,适当的张力是保证卷取线缆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线缆张力不足会导致线缆打滑,动机空转或丢转引起非正常卷绕的情况,张力过大则会缩短线缆的使用寿命,易拉断,目前国内卷线设备张力控制有通过调整电动机速度来达到调整电缆松紧程度的目的,但是在绕制一些层数较多的线圈时,由于绕线的积累导致线轴直径变大,造成线速度的变快,如不及时处理放小主轴转速维持线速度的稳定,就无法保持张力稳定,导致张力过大将线缆损伤或拉断,影响线缆的质量,而造成经济损失,还有通过电子测量自动调节张紧度的设备,有效的保护了线缆和线缆的质量,但设备成本高,不适合普遍推广,因此,设计一套具有对线缆张力控制和保护的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张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张紧装置,包括底座、线缆,所述底座的顶端前后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内侧顶端安装有张紧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左侧沿前后方向焊接有两个支柱,且两个所述支柱的顶端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外壁前后两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两个所述支柱的内侧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螺栓、张紧螺母、张紧弹簧、主动张紧轮、从动张紧轮、螺管、滑杆、支撑弹簧、螺帽、杆体和轴套;所述第一立柱的后侧顶端外壁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张紧螺栓,所述张紧螺栓的外壁前端螺接有张紧螺母,位于所述张紧螺母的后侧通过张紧螺栓套接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螺栓的后端内腔插接有主动张紧轮,所述主动张紧轮的后端插接有从动张紧轮,所述从动张紧轮的外壁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对称螺接有螺管,且四个所述螺管的底端贯穿从动张紧轮的内壁,所述螺管的内腔底端插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端卡接在螺管的底端,在所述螺管的内腔插接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位于滑杆的顶端,所述螺管的内腔顶端螺接有螺帽,所述主动张紧轮的后侧杆体插接在四个所述滑杆之间,所述杆体的后端插接有轴套,且轴套的外壁后端与第二立柱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套的外壁后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第二立柱的内腔与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且轴套的后端延伸出第二立柱的后侧外壁,所述线缆的右端分别与导轮的底端和主动张紧轮与从动张紧轮接合的外壁搭接。优选的,所述从动张紧轮的宽度等于主动张紧轮的宽度,且主动张紧轮的形状为锥形。优选的,所述主动张紧轮的锥面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开设有滑槽,且主动张紧轮上的滑槽与滑杆的底端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主动张紧轮的锥形外壁最大周长等于从动张紧轮内环的周长。优选的,所述杆体的长度大于张紧弹簧的压缩行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线缆张紧装置,通过张紧机构实现了调整电缆松紧程度的目的,保持张力的稳定,避免导致线缆张力过大将出现损伤或拉断的现象,保证了线缆的质量和避免了造成经济损失,使用方法简单结构稳定工作可靠,成本低,提高了张紧控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动张紧轮、从动张紧轮剖视图。图中:1、底座,2、线缆,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支柱,6、导轮,7、张紧螺栓,8、张紧螺母,9、张紧弹簧,10、主动张紧轮,11、从动张紧轮,12、螺管,13、滑杆,14、支撑弹簧,15、螺帽,16、杆体,17、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张紧装置,包括底座1、线缆2,底座1的顶端前后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内侧顶端安装有张紧机构,底座1的顶端左侧沿前后方向焊接有两个支柱5,且两个支柱5的顶端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导轮6,通过导轮6对线缆进行导向,使线缆移动过程中更稳定,导轮6的外壁前后两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两个支柱5的内侧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螺栓7、张紧螺母8、张紧弹簧9、主动张紧轮10、从动张紧轮11、螺管12、滑杆13、支撑弹簧14、螺帽15、杆体16和轴套17;第一立柱3的后侧顶端外壁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张紧螺栓7,可引导和支撑张紧弹簧9的弹力方向和形状,使张紧弹簧9的弹力沿前后方向传递,张紧螺栓7的外壁前端螺接有张紧螺母8,通过旋转张紧螺母8,可对张紧弹簧9进行压缩或放松,位于张紧螺母8的后侧通过张紧螺栓7套接有张紧弹簧9,张紧螺栓7的后端内腔插接有主动张紧轮10,通过主动张紧轮10的前后移动可将调节线缆的张紧度,主动张紧轮10的后端插接有从动张紧轮11,从动张紧轮11的外壁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对称螺接有螺管12,且四个螺管12的底端贯穿从动张紧轮11的内壁,螺管12的内腔底端插接有滑杆13,通过滑杆13与滑槽的配合,使主动张紧轮10连接从动张紧轮11,只能进行前后移动,且滑杆13的顶端卡接在螺管12的底端,在螺管12的内腔插接有支撑弹簧14,通过支撑弹簧14的弹力可使滑杆13始终保持在滑槽内进行移动,且支撑弹簧14位于滑杆13的顶端,螺管12的内腔顶端螺接有螺帽15,主动张紧轮10的后侧杆体16插接在四个滑杆13之间,杆体16的后端插接有轴套17,可使杆体16在轴套17的内腔进行左右移动,且轴套17的外壁后端与第二立柱4通过轴承连接,轴套17的外壁后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第二立柱4的内腔与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且轴套17的后端延伸出第二立柱4的后侧外壁,线缆2的右端分别与导轮6的底端和主动张紧轮10与从动张紧轮11接合的外壁搭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从动张紧轮11的宽度等于主动张紧轮10的宽度,且主动张紧轮10的形状为锥形,避免主动张紧轮10与从动张紧轮11在进行相对运动时与轴套17发生碰撞或导致主动张紧轮10移动距离过短线缆张紧度不足。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主动张紧轮10的锥面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开设有滑槽,且主动张紧轮10上的滑槽与滑杆13的底端形状相适配,确保滑杆13稳定的在滑槽内移动,并通过滑杆13与滑槽的配合使主动张紧轮10带动从动张紧轮11旋转。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主动张紧轮10的锥形外壁最大周长等于从动张紧轮11内环的周长,避免线缆在快速移动过程中从主动张紧轮10和从动张紧轮11之间脱落。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杆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张紧装置,包括底座(1)、线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前后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内侧顶端安装有张紧机构,所述底座(1)的顶端左侧沿前后方向焊接有两个支柱(5),且两个所述支柱(5)的顶端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导轮(6),所述导轮(6)的外壁前后两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两个所述支柱(5)的内侧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n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螺栓(7)、张紧螺母(8)、张紧弹簧(9)、主动张紧轮(10)、从动张紧轮(11)、螺管(12)、滑杆(13)、支撑弹簧(14)、螺帽(15)、杆体(16)和轴套(17);/n所述第一立柱(3)的后侧顶端外壁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张紧螺栓(7),所述张紧螺栓(7)的外壁前端螺接有张紧螺母(8),位于所述张紧螺母(8)的后侧通过张紧螺栓(7)套接有张紧弹簧(9),所述张紧螺栓(7)的后端内腔插接有主动张紧轮(10),所述主动张紧轮(10)的后端插接有从动张紧轮(11),所述从动张紧轮(11)的外壁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对称螺接有螺管(12),且四个所述螺管(12)的底端贯穿从动张紧轮(11)的内壁,所述螺管(12)的内腔底端插接有滑杆(13),且滑杆(13)的顶端卡接在螺管(12)的底端,在所述螺管(12)的内腔插接有支撑弹簧(14),且支撑弹簧(14)位于滑杆(13)的顶端,所述螺管(12)的内腔顶端螺接有螺帽(15),所述主动张紧轮(10)的后侧杆体(16)插接在四个所述滑杆(13)之间,所述杆体(16)的后端插接有轴套(17),且轴套(17)的外壁后端与第二立柱(4)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套(17)的外壁后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第二立柱(4)的内腔与轴承的外环固定连接,且轴套(17)的后端延伸出第二立柱(4)的后侧外壁,所述线缆(2)的右端分别与导轮(6)的底端和主动张紧轮(10)与从动张紧轮(11)接合的外壁搭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张紧装置,包括底座(1)、线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前后两侧的中心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内侧顶端安装有张紧机构,所述底座(1)的顶端左侧沿前后方向焊接有两个支柱(5),且两个所述支柱(5)的顶端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导轮(6),所述导轮(6)的外壁前后两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两个所述支柱(5)的内侧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螺栓(7)、张紧螺母(8)、张紧弹簧(9)、主动张紧轮(10)、从动张紧轮(11)、螺管(12)、滑杆(13)、支撑弹簧(14)、螺帽(15)、杆体(16)和轴套(17);
所述第一立柱(3)的后侧顶端外壁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张紧螺栓(7),所述张紧螺栓(7)的外壁前端螺接有张紧螺母(8),位于所述张紧螺母(8)的后侧通过张紧螺栓(7)套接有张紧弹簧(9),所述张紧螺栓(7)的后端内腔插接有主动张紧轮(10),所述主动张紧轮(10)的后端插接有从动张紧轮(11),所述从动张紧轮(11)的外壁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对称螺接有螺管(12),且四个所述螺管(12)的底端贯穿从动张紧轮(11)的内壁,所述螺管(12)的内腔底端插接有滑杆(13),且滑杆(13)的顶端卡接在螺管(12)的底端,在所述螺管(12)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硕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