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后锡专利>正文

一种民用节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31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节煤炉,它把炉壳制成上端大、下端小,上端保温层厚,它把进风口制在炉底正中。因此,它的保温性能好,上火快,火力大,适宜家庭使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球炉。当前市场上销售的煤球炉中,炉壳上下一般大,进风口制在炉底侧面,联接旋风板和炉壳的螺杆隐蔽在炉壳内。煤球炉上端温度高,下端温度低,保温层上下一般厚,既浪费了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也不好;进风口制在炉底侧面,风速小,起火慢,火力小。联接旋风板和炉壳的螺杆隐蔽在炉壳内,螺杆难以拧出,旋风板拆接不方便,炉芯坏时,难以更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起火快、火力大、旋风盘拆装方便的民用节煤炉。为解决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炉壳制成上端大、下端小,进风口制在炉底正中,联接炉壳和旋风盘的螺杆的一端暴露在炉壳外。由于在上述解决方案中,把炉壳制成上端大、下端小,上端保温层厚,既节省了保温材料,又提高了保温性能。进风口制在炉底正中,风速大,起火快,火力大。联接炉壳和旋风盘的螺杆的一端暴露在炉壳外,螺杆很容易拧出,旋风盘拆装方便,炉芯可方便更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民用节煤炉A-A旋转剖面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民用节煤炉俯视图。在图1所示的民用节煤炉A-A旋转剖面正视图中,炉壳1制成上端大、下端小,2为保温材料,3为炉芯。旋风盘4和炉壳1用螺杆12、13、14(见图2)联接,螺杆12、13、14(见图2)的一端露在炉壳1外。炉底盘5和炉壳2用螺杆15、16、17(见图2)联接,7、8、9为炉脚。进风口11制在炉底盘5的底板正中,并与炉膛10中部对应。风门架6用螺杆18、19固定在炉底盘5上。在图2所示的民用节煤炉俯视图中,风门20插在风门架6中,21为炉桥。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节煤炉,包括炉壳(1)、旋风盘(4)、炉芯(3)、保温材料(2)、炉底盘(5)、进风口(11),风门(20)、风门架(6)、炉桥,其特征在于炉壳上端大、下端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节煤炉,其特征在于进风口(11)制在炉底盘(5)的底板正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民用节煤炉,其特征在于联接旋风盘(4)和炉壳(1)的螺杆的一端暴露在炉壳(1)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节煤炉,它把炉壳制成上端大、下端小,上端保温层厚,它把进风口制在炉底正中。因此,它的保温性能好,上火快,火力大,适宜家庭使用。文档编号F24B1/00GK2307195SQ9723894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朱后锡 申请人:朱后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节煤炉,包括炉壳(1)、旋风盘(4)、炉芯(3)、保温材料(2)、炉底盘(5)、进风口(11)、风门(20)、风门架(6)、炉桥,其特征在于:炉壳上端大、下端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后锡
申请(专利权)人:朱后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