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远格专利>正文

一种炊事采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25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炊事采暖炉,在炉体内夹层水套中灶室与燃烧室之间设置与夹层水套连通的夹层隔板,夹层隔板上的炉口中心前移,燃烧室内设置与夹层水套连通的吸热管,燃烧室的下方是翻转炉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炊事采暖效果均有明显改善,综合热效率达68~73%,十分适合居民家庭对炊事和采暖的需求。(*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煤炉具。公知公用的家庭炊事采暖炉,通常是在炉体内的固定炉箅上装有园筒形夹层水套,在夹层水套内下部用耐火材料搪成燃烧室,上部构成灶室,使用时燃烧室上口附近的热量极易从烟道抽走,热能利用较差,因此炊事采暖效果受到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炊事采暖炉。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炊事采暖炉,炉体具有方形的外壳,下部是带有支脚的底板,上部是中间带有园形灶口、后方带有烟道出口的面板,在外壳的正面,上部有带炉门的进煤口,下部的通风出渣口装入抽屉式灰斗,在外壳后面的上部是烟道,在炉体内灰渣室的上方装有支承板,支承板中间留有通口并装有炉箅,支承板上通口周围装有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夹层水套,其形状为园筒形,外部装填保温材料,夹层水套内灶室的下方设有与其夹层连通的带有园形炉口的夹层隔板,园形炉口的中心偏向进煤口一侧,在夹层水套内夹层隔板下的燃烧室内,夹层水套上装有与其夹层连通的吸热管。在燃烧室内夹层水套上的吸热管可以是数根与其夹层连通的竖向连管,其两端的弯头与夹层水套的内层连接。在燃烧室内夹层水套上的吸热管也可以是数个一端与其夹层连通并连接、另一端封闭的盲管,分层布置在夹层水套的内层上。支承板中部的通口为带园角的正方形,炉箅是一种翻转炉箅,翻转炉箅的炉栅两端为园形轴头,安放在支承板通口两侧底部为园弧形的凹槽支座上,炉栅轴头的一端还与一个摆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摆杆的下端用销轴与通向炉体正面的水平推拉杆铰接,当数个炉栅平行排列时,可由数个固定连接的摆杆平行向下分别与水平推拉杆用销轴铰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灶室与燃烧室之间设置夹层隔板,夹层隔板上的炉口中心前移,燃烧室内设置吸热管,燃烧室下部设置翻转炉箅,不仅改善了燃烧效果,加强了水暖系统对热量的吸收,而且使炉口的高温热流更好的作用于炊具,从而使炊具升温快,热量足。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视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图4是图2中夹层水套19与夹层隔板11的俯视图。图5是图2中燃烧室18内竖向连管17的俯视图。图6、图7分别是燃烧室18内吸热盲管27的正面视图和俯视图。图8是图2中支承板25及翻转炉箅结构俯视图。如图所示在图1至图5中,炊事采暖炉有方形的外壳2,下部是带支脚的底板1,上部是面板3,其中间留有园形灶口,上盖环形盖板14及炉盖13,面板3的后方是烟道9的出口,在炉体正面,上部设有进煤口16及炉门4,下部的通风出渣口装有抽屉式灰斗5,在炉体后面的上部是烟道9;在炉体内下部灰渣室24的上方装有中间留有通口的支承板25,在支承板25上装有园筒形的夹层水套19,在夹层水套19外装填保温材料8,在夹层水套19内,设有一道与其夹层连通的带有园形炉口15的夹层隔板11,其上方为灶室12,其下方为燃烧室18,园形炉口15的中心线偏向进煤口16一侧,使灶室12内高温区前移并扩大,进煤口16穿过夹层水套19与灶室12、燃烧室18相通,在炉口15的另一侧,夹层水套19上留有缺口,使灶室12与烟道9相通,在夹层隔板11的上层,从炉口15后侧起留有一道逐渐加深并扩展的凹陷10通向烟道9的入口,使烟气流动更通畅;在燃烧室18内的园周上,夹层水套19的内层上设置数根(图中为6根)与其夹层连通的竖向吸热连管17,竖向连管17两端的弯头焊接在夹层水套内层上,吸热管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如图6、图7中所示的吸热管是一端封闭的吸热盲管27,其另一端焊接在燃烧室内夹层水套19的内层上,并使盲管内的空腔与夹层水套19的夹层连通,吸热盲管可在燃烧室内分层排列,当然上述两种吸热管也可混合设置,其长短及布置方式也可灵活掌握;在燃烧室四周还搪有一层耐火泥(图中未示出),吸热管的一部分露出在耐火泥层外,便于吸收燃烧室内的热量;支承板25及翻转炉箅结构如图8所示,支承板25中间的通口为带园角的正方形,炉栅20两端为园形轴头,中部横向向两侧分布的栅条与支承板25通口的形状相适应,炉栅20两端的轴头座落在支承板25通口两侧底部为园弧形的支承凹槽中,炉栅20可以在两侧的支承凹槽内沿其轴线转动,炉栅20轴头的一端(图中为右端)固定连接着摆杆23的上端,摆杆23的另一端向下与水平推拉杆22用销轴21铰接,水平推拉杆22向前伸出至壳体2外,端部是球柄6,当数排炉栅(如两排)平行排列组成翻转炉箅时,炉栅同一端固定连接的摆杆平行向下分别与水平推拉杆22用销轴铰接,组成联动的翻转炉箅,在支承板25通口一侧(图中为右侧)与摆杆23上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透孔,便于炉栅和摆杆的安装。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综合热效率可达68~73%,炉子压火时仍可使采暖系统保持一定的温度,十分适合居民家庭对炊事和采暖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炊事采暖炉,炉体具有方形的外壳(2),下部是带有支脚的底板(1),上部是中间带有园形灶口、后方带有烟道出口的面板(3),在外壳(2)的正面,上部的进煤口(16)装有炉门(4),下部留有通风出渣口,装入抽屉式灰斗(5),在外壳(2)后面的上部是烟道(9),在炉体内灰渣室(24)的上方装有支承板(25),支承板(25)中间留有通口并装有炉箅,支承板(25)上通口周围装有带进水口(7)和出水口(26)的园筒形的夹层水套(19),外部装填保温材料(8),其特征在于在夹层水套(19)内灶室(12)的下方设有与其夹层连通的带有园形炉口(15)的夹层隔板(11),园形炉口(15)的中心偏向进煤口(16)一侧,在夹层水套(19)内夹层隔板(11)下的燃烧室(18)内,夹层水套(19)上装有与其夹层连通的吸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事采暖炉,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8)内夹层水套(19)上的吸热管是数根与其夹层连通的竖向连管(17),其两端弯头与夹层水套(19)的内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事采暖炉,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8)内夹层水套(19)上的吸热管是数个一端与其夹层连通并连接、另一端封闭的盲管(27),分层布置在夹层水套(19)的内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事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25)上的通口为带园角的正方形,所述炉箅为翻转炉箅,翻转炉箅的炉栅(20)两端为园形轴头,安放在支承板(25)通口两侧底部为园弧形的凹槽支座上,炉栅(20)轴头的一端还与一个摆杆(23)的上端固定连接,摆杆(23)的下端用销轴(21)与通向炉体正面的水平推拉杆(22)铰接,当数个炉栅平行排列时,可由数个固定连接的摆杆平行向下分别与水平推拉杆(22)用销轴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事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在夹层隔板(11)的上层,从园形炉口(15)后侧起留有一道逐渐加深并扩展的凹陷(10)通向烟道(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炊事采暖炉,在炉体内夹层水套中灶室与燃烧室之间设置与夹层水套连通的夹层隔板,夹层隔板上的炉口中心前移,燃烧室内设置与夹层水套连通的吸热管,燃烧室的下方是翻转炉箅。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炊事采暖效果均有明显改善,综合热效率达68~73%,十分适合居民家庭对炊事和采暖的需求。文档编号F24B1/00GK2360743SQ9922001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炊事采暖炉,炉体具有方形的外壳(2),下部是带有支脚的底板(1),上部是中间带有园形灶口、后方带有烟道出口的面板(3),在外壳(2)的正面,上部的进煤口(16)装有炉门(4),下部留有通风出渣口,装入抽屉式灰斗(5),在外壳(2)后面的上部是烟道(9),在炉体内灰渣室(24)的上方装有支承板(25),支承板(25)中间留有通口并装有炉箅,支承板(25)上通口周围装有带进水口(7)和出水口(26)的园筒形的夹层水套(19),外部装填保温材料(8),其特征在于:在夹层水套(19)内灶室(12)的下方设有与其夹层连通的带有园形炉口(15)的夹层隔板(11),园形炉口(15)的中心偏向进煤口(16)一侧,在夹层水套(19)内夹层隔板(11)下的燃烧室(18)内,夹层水套(19)上装有与其夹层连通的吸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格
申请(专利权)人:张远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