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本技术涉及全地形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在全地形车上,一般将驾驶员的座椅焊接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座椅靠背的角度不能调节,驾驶舒适性差,驾驶员经过长时间驾驶后容易产生疲劳,极大地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所述座椅的靠背支架角度可调。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座椅的全地形车。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包括:支架本体;坐垫支架,所述坐垫支架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坐垫支架的后端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下部设有枢转孔,所述安装部的上部设有至少两个角度调节孔,至少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孔的中心与所述枢转孔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所述α满足:α≠0°;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具有靠背支架腿,所述靠背支架腿与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两个角度调节孔中对应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本体;/n坐垫支架,所述坐垫支架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坐垫支架的后端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下部设有枢转孔,所述安装部的上部设有至少两个角度调节孔,至少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孔的中心与所述枢转孔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所述α满足:α≠0°;/n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具有靠背支架腿,所述靠背支架腿与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两个角度调节孔中对应的任意一个和所述枢转孔可拆卸地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本体;
坐垫支架,所述坐垫支架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坐垫支架的后端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下部设有枢转孔,所述安装部的上部设有至少两个角度调节孔,至少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孔的中心与所述枢转孔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所述α满足:α≠0°;
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具有靠背支架腿,所述靠背支架腿与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两个角度调节孔中对应的任意一个和所述枢转孔可拆卸地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孔分别位于以所述枢转孔的中心为圆心、所述枢转孔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角度调节孔的中心之间的线段为半径的同心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孔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角度调节孔的中心与所述枢转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坐垫支架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另一个所述角度调节孔的中心与所述枢转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坐垫支架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γ,所述β、γ满足:90°≤β≤106°,95°≤γ≤115°,β<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腿设在所述安装部的远离所述靠背支架中心的一侧,
所述安装部的远离所述靠背支架中心的一侧表面上设有一端相连且另一端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标记线,至少两个所述标记线与所述枢转孔的中心和对应的所述角度调节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所述靠背支架腿的侧边适于与至少两个所述标记线中的任意一个平行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地形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部在所述坐垫支架的后端左右间隔开,两个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枢转孔和至少两个所述角度调节孔对应设置,
所述靠背支架腿为两个,两个所述靠背支架腿分别设在两个所述安装部的背离彼此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平,范戈,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