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开式汽车侧面手自一体逃生窗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侧开式汽车侧面手自一体逃生窗。
技术介绍
大型客车在发生需要乘客快速逃生的事故时,仅通过车门进行应急逃生,逃生的速度慢,需要通过砸碎车窗玻璃进行逃生,这种方式成本高,且受乘客破碎技巧的影响,不能够完整的将车玻璃杂碎,使得车窗框处粘附固定有残留的车玻璃,车体外部逃生处易散落玻璃渣,影响乘客逃生的安全,易造成乘客二次伤害,因而需要一种不通过砸碎车窗玻璃,方便乘客快速逃生的逃生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侧开式汽车侧面手自一体逃生窗,通过上滑道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下滑道机构通过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能够将嵌入车体侧面的玻璃分离,利用第一上导轨和第二上导轨构成的组合滑动结构以及第一下导轨和第二下导轨构成的组合滑动机构,能够分离后的玻璃沿着上滑道机构和下滑道机构限制方向进行移动,方便乘客从车体内部快速撤离;利用双向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轮,在传动轮的外壁缠绕有钢丝绳,将钢丝绳缠绕的一端经紧邻第一上滑块的第二导向轮 ...
【技术保护点】
1.侧开式汽车侧面手自一体逃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滑道机构(200)和下滑道机构(300),所述上滑道机构(200)和下滑道机构(300)外壁通过均匀设置的玻璃固定架(400)与玻璃(100)连接;/n所述上滑道机构(200)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上导轨(205)和第二上导轨(213),所述第一上导轨(205)相对第二上导轨(213)的外壁两端均通过轴杆活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201),所述第一上导轨(205)背离第二上导轨(213)的外壁对应第一导向轮(201)所在位置处固定有支撑架(203),所述支撑架(203)与第一导向轮(201)同侧外壁通过轴杆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侧开式汽车侧面手自一体逃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滑道机构(200)和下滑道机构(300),所述上滑道机构(200)和下滑道机构(300)外壁通过均匀设置的玻璃固定架(400)与玻璃(100)连接;
所述上滑道机构(200)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上导轨(205)和第二上导轨(213),所述第一上导轨(205)相对第二上导轨(213)的外壁两端均通过轴杆活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201),所述第一上导轨(205)背离第二上导轨(213)的外壁对应第一导向轮(201)所在位置处固定有支撑架(203),所述支撑架(203)与第一导向轮(201)同侧外壁通过轴杆活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202),所述第一上导轨(205)紧邻一个第一导向轮(20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上滑块(211),所述第一上导轨(205)上介于另一个第一导向轮(201)和第一上滑块(211)之间滑动连接有第四上滑块(215),所述第一上导轨(205)背离第二上导轨(213)的外壁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电机固定架(208),所述电机固定架(208)的上部固定有双向电机(209),所述双向电机(209)的电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轮(210),所述传动轮(210)的外壁缠绕有钢丝绳(206),所述钢丝绳(206)缠绕的一端经紧邻第一上滑块(211)的第二导向轮(202)和第一导向轮(201)、贯穿第一上滑块(211)与第四上滑块(215)一侧外壁固定,所述钢丝绳(206)缠绕的另一端经远离第一上滑块(211)的第二导向轮(202)和第一导向轮(201)与第四上滑块(215)另一侧外壁固定,所述第一上导轨(205)背离第二上导轨(213)的外壁关于其中心面对称固定有两个锁止机构(204),其中,一个锁止机构(204)与第一上滑块(211)对应;
所述第二上导轨(213)远离第一上滑块(211)的端部固定有第三上滑块(214),所述第二上导轨(213)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上滑块(212),所述第一上滑块(211)和第二上滑块(212)之间以及第三上滑块(214)和第四上滑块(215)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板(20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07)的表面固定有与锁止机构(204)卡接的锁紧柱(2071);
所述下滑道机构(300)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导轨(301)和第二下导轨(304),所述第一下导轨(301)对应第一上滑块(211)所在位置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雄,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御安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