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运城学院专利>正文

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10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包括主辊筒组件、第一副辊筒组件、第二副辊筒组件,该印刷辊筒组件轴线处具有与印刷设备装配的中间结构桁架;所述主辊筒组件、第一副辊筒组件和第二副辊筒组件均对称布置于所述中间结构桁架两侧;所述中间结构桁架集成有风干机构;所述第一印刷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印刷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印刷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印刷通道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印刷辊筒组件集成有多组印刷辊筒,且形成有多条宽度不同的印刷通道,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选用适合的印刷辊筒即可,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便捷性、降低生产成本。

Printing roller assembly for prin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涉笔用印刷辊筒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印刷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生产印刷品常用的装置就是印刷设备,通常印刷设备内部集成有印刷辊筒,该印刷辊筒在电机的驱动下不断转动,并通过控制器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来严格控制印刷辊筒的转速,以确保能够充分将涂料印刷在待印刷品上。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印刷设备内部多数仅有一组印刷辊筒,而且多数印刷辊筒是不可调结构,主要原因是一般厂家生产的印刷品种类都比较单一,而一台或多台同种类型印刷设备足以满足生产要求,这样导致一旦需要加工不同种类的印刷品,尤其是待印刷品厚度不一致的情况,将会导致印刷设备、尤其是内部的印刷辊筒无法满足生产要求,所以,对于需要加工/生产不同种类印刷制品的厂家来说,一般需要配合多台印刷设备,但是这样就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导致个别设备长期闲置,而闲置的机械也不利于长久使用,时间长会出现事故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适合多种印刷制品、节约生产成本、多条作业通道集成为一体的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该印刷辊筒组件集成于印刷设备内,包括:主辊筒组件,所述主辊筒组件置于印刷设备的中间位置,且所述主辊筒组件形成有第一印刷通道,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一印刷通道进行第一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第一副辊筒组件,所述第一副辊筒组件置于所述主辊筒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副辊筒组件形成有第二印刷通道,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二印刷通道进行第二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第二副辊筒组件,所述第二副辊筒组件置于所述主辊筒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副辊筒组件形成有第三印刷通道,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三印刷通道进行第三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该印刷辊筒组件轴线处具有与印刷设备装配的中间结构桁架;所述主辊筒组件、第一副辊筒组件和第二副辊筒组件均对称布置于所述中间结构桁架两侧;所述中间结构桁架集成有风干机构;所述风干机构形成有分别朝向第一印刷通道、第二印刷通道、第三印刷通道的热风口;所述第一印刷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印刷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印刷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印刷通道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结构桁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整体呈镂空状,所述架体的中部形成为中间区域;所述架体的中间区域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有风干机构;所述风干机构包括置于中部的第一风干机构、以及分别置于上方和下方的第二风干机构和第三风干机构。进一步的,所述主辊筒组件包括两根位于所述架体一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主辊筒、以及两根位于所述架体另一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主辊筒;两根所述第一主辊筒之间的空隙、两根所述第二主辊筒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第一主辊筒和第二主辊筒之间的空间组成所述第一印刷通道;所述第一副辊筒组件包括两根位于所述架体一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副辊筒、以及两根位于所述架体另一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副辊筒;两根所述第一副辊筒之间的空隙、两根所述第二副辊筒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第一副辊筒和第二副辊筒之间的空间组成所述第二印刷通道;所述第二副辊筒组件包括两根位于所述架体一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三副辊筒、以及两根位于所述架体另一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四副辊筒;两根所述第三副辊筒之间的空隙、两根所述第四副辊筒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第三副辊筒和第四副辊筒之间的空间组成所述第三印刷通道。进一步的,所述主辊筒之间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上张紧轮组、以及向下延伸的下张紧轮组;所述上张紧轮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印刷通道内、并将位于所述第二印刷通道内的待印刷品向上托举以张紧;所述下张紧轮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印刷通道内、并将位于所述第三印刷通道内的待印刷品向下顶出以张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干机构包括两根固连于架体中间区域的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印刷通道通过两根所述第一进风管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进风管连通有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通道的第一热风口;所述第二风干机构包括一根固连于所述架体上部的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印刷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进风管和位于上方的第一进风管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进风管和位于上方的第一进风管均连通有朝向所述第二印刷通道的第二热风口;所述第三风干机构包括一根固连于所述架体下部的第三进风管,所述第三印刷通道通过所述第三进风管和位于下方的第一进风管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三进风管和位于下方的第一进风管均连通有朝向所述第三印刷通道的第三热风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印刷辊筒组件集成有多组印刷辊筒,且形成有多条宽度不同的印刷通道,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选用适合的印刷辊筒即可,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便捷性、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辊筒组件;2、第一辊筒组件;3、第二辊筒组件;4、中间结构桁架;101、第一主辊筒;102、第一印刷通道;103、第二主辊筒;104、上张紧轮组;105、下张紧轮组;201、第一副辊筒;202、第二印刷通道;203、第二副辊筒;301、第三副辊筒;302、第三印刷通道;303、第四副辊筒;501、第一进风管;502、第一热风口;601、第二进风管;602、第二热风口;701、第三进风管;702、第三热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该印刷辊筒组件集成于印刷设备内,包括:主辊筒组件1,主辊筒组件1置于印刷设备的中间位置,且主辊筒组件1形成有第一印刷通道102,待印刷品通过第一印刷通道102进行第一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第一副辊筒组件2,第一副辊筒组件2置于主辊筒组件1的上方,第一副辊筒组件2形成有第二印刷通道202,待印刷品通过第二印刷通道202进行第二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第二副辊筒组件3,第二副辊筒组件3置于主辊筒组件1的下方,第二副辊筒组件3形成有第三印刷通道302,待印刷品通过第三印刷通道302进行第三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该印刷辊筒组件轴线处具有与印刷设备装配的中间结构桁架4;主辊筒组件1、第一副辊筒组件2和第二副辊筒组3件均对称布置于中间结构桁架4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该印刷辊筒组件集成于印刷设备内,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辊筒组件(1),所述主辊筒组件(1)置于印刷设备的中间位置,且所述主辊筒组件(1)形成有第一印刷通道(102),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一印刷通道(102)进行第一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n第一副辊筒组件(2),所述第一副辊筒组件(2)置于所述主辊筒组件(1)的上方,所述第一副辊筒组件(2)形成有第二印刷通道(202),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二印刷通道(202)进行第二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n第二副辊筒组件(3),所述第二副辊筒组件(3)置于所述主辊筒组件(1)的下方,所述第二副辊筒组件(3)形成有第三印刷通道(302),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三印刷通道(302)进行第三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n该印刷辊筒组件轴线处具有与印刷设备装配的中间结构桁架(4);/n所述主辊筒组件(1)、第一副辊筒组件(2)和第二副辊筒组件(3)均对称布置于所述中间结构桁架(4)两侧;/n所述中间结构桁架(4)集成有风干机构;/n所述风干机构形成有分别朝向第一印刷通道(102)、第二印刷通道(202)、第三印刷通道(302)的热风口;/n所述第一印刷通道(1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印刷通道(202)的宽度;/n所述第二印刷通道(2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印刷通道(302)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该印刷辊筒组件集成于印刷设备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辊筒组件(1),所述主辊筒组件(1)置于印刷设备的中间位置,且所述主辊筒组件(1)形成有第一印刷通道(102),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一印刷通道(102)进行第一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
第一副辊筒组件(2),所述第一副辊筒组件(2)置于所述主辊筒组件(1)的上方,所述第一副辊筒组件(2)形成有第二印刷通道(202),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二印刷通道(202)进行第二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
第二副辊筒组件(3),所述第二副辊筒组件(3)置于所述主辊筒组件(1)的下方,所述第二副辊筒组件(3)形成有第三印刷通道(302),待印刷品通过所述第三印刷通道(302)进行第三印刷作业、并向外输出;
该印刷辊筒组件轴线处具有与印刷设备装配的中间结构桁架(4);
所述主辊筒组件(1)、第一副辊筒组件(2)和第二副辊筒组件(3)均对称布置于所述中间结构桁架(4)两侧;
所述中间结构桁架(4)集成有风干机构;
所述风干机构形成有分别朝向第一印刷通道(102)、第二印刷通道(202)、第三印刷通道(302)的热风口;
所述第一印刷通道(1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印刷通道(202)的宽度;
所述第二印刷通道(2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印刷通道(302)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结构桁架(4)包括架体,所述架体整体呈镂空状,所述架体的中部形成为中间区域;
所述架体的中间区域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有风干机构;
所述风干机构包括置于中部的第一风干机构、以及分别置于上方和下方的第二风干机构和第三风干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设备用印刷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辊筒组件(1)包括两根位于所述架体一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主辊筒(101)、以及两根位于所述架体另一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主辊筒(103);
两根所述第一主辊筒(101)之间的空隙、两根所述第二主辊筒(103)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第一主辊筒(101)和第二主辊筒(103)之间的空间组成所述第一印刷通道(102);
所述第一副辊筒组件(2)包括两根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善辉李艳妮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