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08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底端设置有绒毛层,所述基布层顶端通过第一热熔胶层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顶端缝制有发热保暖层,所述发热保暖层顶端通过第二热熔胶层连接有防水透气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保证面料的保暖性能的同时,大大减轻了面料的厚度,且具有良好的抑菌除臭、抗紫外线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A kind of thin self heating warm keeping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及时改进面料,才能够使企业保持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目前用于保暖的面料一般厚度较厚,穿着时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底端设置有绒毛层,所述基布层顶端通过第一热熔胶层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顶端缝制有发热保暖层,所述发热保暖层顶端通过第二热熔胶层连接有防水透气薄膜层。优选的,所述基布层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的底端面和下层的顶端面均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上层和下层通过缝制连接成一体。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由抗菌纬线与抗菌经线纺织而成。优选的,所述抗菌纬线由氨纶纤维与甲壳素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抗菌经线由咖啡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而成。优选的,所述发热保暖层由自发热纬线与自发热经线编织而成。优选的,所述自发热纬线包括石墨烯纱线。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纱线的外周覆盖有金属铜镀层。优选的,所述自发热经线包括依克丝纱线,所述依克丝纱线外周包裹有涤纶纤维网,所述依克丝纱线与涤纶纤维网之间填充有纳米二氧化钛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布层底端设置有绒毛层,绒毛层使得基布层与肌肤接触时,具有更好的舒适手感;设置有防水透气薄膜层,能够透过微小的水蒸气分子,但是不能够透过水分子,从而在防水的同时,能够保证透气效果;凸起使得上层与下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使空气填充其间,提高了整体的缓冲、柔软、保暖性;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甲壳素纤维、咖啡碳纤维、竹纤维均具有良好的抑菌、除臭作用,使得面料能够抑制细菌滋生,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咖啡碳纤维相比普通棉纤维,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竹纤维则能够起到一定的抗紫外线作用;石墨烯纱线与依克丝纱线均具有自发热效果,从而使得面料在降低厚度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佳的温度程度,金属铜镀层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够促进整体的温度均匀分布,涤纶纤维网提高了纱线的耐磨性,纳米二氧化钛层能够起到一定的远红外发热效果,同时也具有防辐射、防紫外线的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保证面料的保暖性能的同时,大大减轻了面料的厚度,且具有良好的抑菌除臭、抗紫外线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中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中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中抗菌纬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中抗菌经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中发热保暖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中自发热纬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中自发热经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布层,2-绒毛层,3-第一热熔胶层,4-抗菌层,5-发热保暖层,6-第二热熔胶层,7-防水透气薄膜层,8-上层,9-下层,10-凸起,11-抗菌纬线,12-抗菌经线,13-氨纶纤维,14-甲壳素纤维,15-咖啡碳纤维,16-竹纤维,17-自发热纬线,18-自发热经线,19-金属铜镀层,20-石墨烯纱线,21-涤纶纤维网,22-纳米二氧化钛层,23-依克丝纱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底端设置有绒毛层2,绒毛层2使得基布层1与肌肤接触时,具有更好的舒适手感,所述基布层1顶端通过第一热熔胶层3连接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顶端缝制有发热保暖层5,所述发热保暖层5顶端通过第二热熔胶层6连接有防水透气薄膜层7,防水透气薄膜层7为热聚性聚氨酯薄膜,能够透过微小的水蒸气分子,但是不能够透过水分子,从而在防水的同时,能够保证透气效果。所述基布层1包括上层8和下层9,所述上层8的底端面和下层9的顶端面均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凸起10,所述上层8和下层9通过缝制连接成一体,凸起10使得上层8与下层9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使空气填充其间,提高了整体的缓冲、柔软、保暖性。所述抗菌层4由抗菌纬线11与抗菌经线12纺织而成。所述抗菌纬线11由氨纶纤维13与甲壳素纤维14混纺而成,所述抗菌经线12由咖啡碳纤维15与竹纤维16混纺而成,氨纶纤维13具有良好的弹性,甲壳素纤维14、咖啡碳纤维15、竹纤维16均具有良好的抑菌、除臭作用,使得面料能够抑制细菌滋生,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咖啡碳纤维15相比普通棉纤维,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竹纤维16则能够起到一定的抗紫外线作用。所述发热保暖层5由自发热纬线17与自发热经线18编织而成。所述自发热纬线17包括石墨烯纱线20,所述石墨烯纱线20的外周覆盖有金属铜镀层19,所述自发热经线18包括依克丝纱线23,所述依克丝纱线23外周包裹有涤纶纤维网21,所述依克丝纱线23与涤纶纤维网21之间填充有纳米二氧化钛层22,石墨烯纱线20与依克丝纱线23均具有自发热效果,从而使得面料在降低厚度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佳的温度程度,金属铜镀层19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够促进整体的温度均匀分布,涤纶纤维网21提高了纱线的耐磨性,纳米二氧化钛层22能够起到一定的远红外发热效果,同时也具有防辐射、防紫外线的功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底端设置有绒毛层(2),所述基布层(1)顶端通过第一热熔胶层(3)连接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顶端缝制有发热保暖层(5),所述发热保暖层(5)顶端通过第二热熔胶层(6)连接有防水透气薄膜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包括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底端设置有绒毛层(2),所述基布层(1)顶端通过第一热熔胶层(3)连接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顶端缝制有发热保暖层(5),所述发热保暖层(5)顶端通过第二热熔胶层(6)连接有防水透气薄膜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包括上层(8)和下层(9),所述上层(8)的底端面和下层(9)的顶端面均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凸起(10),所述上层(8)和下层(9)通过缝制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4)由抗菌纬线(11)与抗菌经线(12)纺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型自发热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纬线(11)由氨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迅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