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广林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暖炊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05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由炉体、炉瓦、保温层、灰斗、水套、进、出水管及烟囱组成的高效节能暖炊炉,其特征是水套设在内、外保温层之间,炉口周围设有与水套连通的上水套,它与设在烟囱根部的烟囱下水套连通,炉口上方设有集热器,其进水管与烟囱下水套出水管连通,其出水管与设在烟囱根部的上水套进水管连通,烟囱上水套设热水出水管,可供热水或取暖,提出集热器,炉子可供炊事用,具有热效率高、省煤特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煤炉具,具体说是一种高效节能暖炊炉。中国专利CN2058233U公开一种新型家庭炊暖蜂窝煤炉,它是由炉体、灰室、炉瓦、保温层、炉箅、烟囱组成,保温层和炉瓦之间设有水套,用以加热循环水,水套连有进、出水管,炉体上部设有管状环形横水套与水套连通,环形横水套的内侧为辐射面,下部为过烟道。虽然它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并在提高热利用率方面增设了横水套,但终因作为加热循环水的两种水套的加热面积小,未充分利用烟道尾气,致使这种炉具热效率低。除外,还因炉瓦外壁与通冷水的水套直接接触,使炉瓦内壁,特别是其下部温度较低,影响炉膛下部的蜂窝煤充分燃烧,所以蜂窝煤燃耗浅。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套加热面积大、热效率高、蜂窝煤燃耗深的高效节能暖炊炉。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由炉体、灰斗、炉瓦、保温层、炉箅烟囱及水套和与水套连通的进、出水管组成的高效节能暖炊炉,其水套设在内、外保温层之间,在炉口的上方设有马蹄形挡火圈,在挡火圈周围设有与水套连通的马蹄形上水套,挡火圈上方设有与炉盘大小相吻合的可提出的集热器,烟囱的根部周围设有烟囱下水套和烟囱上水套,马蹄形上水套出口朝向烟囱,并与烟囱下水套连通,烟囱下水套与集热器由一软管连通,集热器与烟囱上水套由另一软管连通,出水管设在烟囱上水套上。由于本技术设有马蹄形上水套,其内壁辐射面大,又设有集热器直接加热,设烟囱上、下水套以充分利用烟道尾气余热,故对循环水加热面积大、热利用率高,又因炉瓦外侧增加一内保温层,炉膛保温性能好,特别是提高了流经炉膛下部气流的温度,使蜂窝煤能充分燃烧,加深了其燃耗深度。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高效节能暖炊炉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高效节能暖炊炉包括炉体3、灰斗1、炉瓦4、保温层13、炉箅2、烟囱12及水套5和与水套5连通的进水管14,水套5设在内、外保温层7、13之间,在炉口8上方设有马蹄形挡火圈9,在挡火圈9周围设有与水套5连通的马蹄形上水套17,挡火圈9上方设有与炉盘大小相吻合的可提出的集热器6,该集热器6靠其上顶板边缘支撑在炉盘上,集热器6上部填有保温材料,烟囱12的根部周围设有烟囱下水套20和烟囱上水套19,烟囱上水套19周围填有保温层,马蹄形上水套17和马蹄形挡火圈9的出口朝向烟囱12,马蹄形上水套17与烟囱下水套20连通,烟囱下水套20的出水管与集热器6的进水管之间用一根耐热橡胶软管16连通,集热器6的出水管与烟囱上水套19的进水管用另一根耐热橡胶管16连通,烟囱上水套19上设有热水出水管15。集热器6的进、出水管在集热器6顶面为对称布置,以避免产生水锤现象。集热器6与挡火圈9之间留有1cm左右的空隙,灰斗1拉开距离的大小可控制进风量大小,也可以在灰斗1的面板上开窗口,用插板21插入挡住此窗口的大小控制进风量。冷风由灰斗1口(或灰斗面板窗口)进入,逐渐被加热上升,烟气主要由挡火圈9的马蹄形出口排向烟囱口,还有部分烟气由挡火圈9和集热器6间的间隙流出经烟道18加热马蹄形上水套17的内壁后排向烟囱12。冷水由炉体下部的进水管14进入,经水套5,马蹄形上水套17、烟囱下水套20逐渐加热,又回到集热器6直接加热,产生的热水流到烟囱上水套19利用烟气尾气加热(至少保温)由出水管15流出,可供热水,也可接暖气片采暖。将集热器6提出放在炉盘和炉体上所设的转动支架11上,此炉可供炊事用。为便于搬动,在炉体3上安装有吊梁10。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水套5,马蹄形上水套17,集热器6、烟囱上、下水套19、20均用热轧板制成,所有水套和集热器两壁的间隔为1cm,外保温层13为7cm厚的珍珠岩,内保温层7分上、下两段,其高度比例为31,上段填玻璃棉,下段填珍珠岩,厚度均为3cm。使下层保温性能优于上层。为加大采暖空间和方便炊事使用,本技术还可以做成左右连体的双眼炉,具有两个进水管、两套加热循环水的水套、马蹄形上水套和集热器,共用一烟囱上、下水套,由同一出水管供热水。如采用双眼连体炉,供暖180m3空间,室温可达18~20℃,每昼夜耗直径为12.7cm的蜂窝煤16块。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暖炊炉包括炉体3、灰斗1、炉瓦4、保温层13、炉箅2、烟囱12及水套5和与水套5连通的进水管14,其特征在于水套5设在内、外保温层7和13之间,在炉口8上方设有马蹄形挡火圈9,在挡火圈9周围设有与水套5连通的马蹄形上水套17,挡火圈9的上方设有与炉盘大小相吻合的可提出的集热器6,烟囱12的根部周围设有烟囱上、下水套19和20,马蹄形上水套17出口朝向烟囱12,并与烟囱下水套20连通,烟囱下水套20的出水管通过一耐热橡胶软管16与集热器6的进水管连通,集热器6的出水管通过另一耐热橡胶软管16与烟囱上水套19的进水管连通,烟囱上水套19上设出水15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高效节能暖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保温层13分上、下两段,其高度比为31,上段为玻璃棉、下段为珍珠岩。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由炉体、炉瓦、保温层、灰斗、水套、进、出水管及烟囱组成的高效节能暖炊炉,其特征是水套设在内、外保温层之间,炉口周围设有与水套连通的上水套,它与设在烟囱根部的烟囱下水套连通,炉口上方设有集热器,其进水管与烟囱下水套出水管连通,其出水管与设在烟囱根部的上水套进水管连通,烟囱上水套设热水出水管,可供热水或取暖,提出集热器,炉子可供炊事用,具有热效率高、省煤特点。文档编号F24B9/00GK2119586SQ92200859公开日1992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赵广林, 王世良 申请人:赵广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暖炊炉包括炉体3、灰斗1、炉瓦4、保温层13、炉箅2、烟囱12及水套5和与水套5连通的进水管14,其特征在于水套5设在内、外保温层7和13之间,在炉口8上方设有马蹄形挡火圈9,在挡火圈9周围设有与水套5连通的马蹄形上水套17,挡火圈9的上方设有与炉盘大小相吻合的可提出的集热器6,烟囱12的根部周围设有烟囱上、下水套19和20,马蹄形上水套17出口朝向烟囱12,并与烟囱下水套20连通,烟囱下水套20的出水管通过一耐热橡胶软管16与集热器6的进水管连通,集热器6的出水管通过另一耐热橡胶软管16与烟囱上水套19的进水管连通,烟囱上水套19上设出水15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林王世良
申请(专利权)人:赵广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