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采暖装置。目前,在无集中供热或无电力地区的民宅、商店、机关、学校、旅店等场所的冬季取暖普遍采用普通民用煤炉,通过炉衬和炉壳壁将其炉火热量扩散至室内升温而取暖。这种方式在添加燃料和除灰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各部件衔接处还易泄漏烟气,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以至生命威胁,同时,这种形式普遍存在耗能多,采暖面积小,室温低的缺点。其改进技术是在炉膛中设置可循环过水的水套,使加热后的热水通往设在各居室的散热器,构成简易的采暖系统,但由于该水套及炉壁受热面积小,传热系数低,热能利用率低,所以采暖面积小,采暖效果仍较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受热面积大,耗费能源少,环境污染小,安全可靠,热利用率高,采暖面积大,采暖效果好的节能高效采暖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回水弯头、灰斗、排烟口、烟囱、上水弯头以及前墙板、中墙板、加煤口、筋板、挡煤栅、下炉口、前面板、后墙板、炉篦、炉芯顶壁、侧面板、顶面板、连通管,其中前墙板、后墙板和中墙板均为夹层板状密闭水箱,设于炉体前部的前墙板的后板壁与设于炉体后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回水弯头(8)、灰斗(10)、排烟口(14)、烟囱(17)、上水弯头(18)的节能高效采暖炉,其特征为:还包括前墙板(1)、中墙板(2)、加煤口(3)、筋板(4)、挡煤栅(5)、下炉口(6)、前面板(7)、后墙板(9)、炉篦(11)、炉芯顶壁(13)、侧面板(15)、顶面板(16)、连通管(19),其中前墙板(1)、后墙板(9)和中墙板(2)均为夹层板状密闭水箱,设于炉体前部的前墙板(1)的后板壁,设于炉体后部的后墙板(9)的前板壁及立于前、后两墙板(1)、(9)间呈“冂”形的中墙板(2)的左、右侧内板壁共同构成炉芯内周壁,前墙板(1)的前板壁,后墙板(9)的后板壁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风彦,谭宗勤,王明宿,张立斌,
申请(专利权)人:赵风彦,谭宗勤,王明宿,张立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