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980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左侧上端安设有左安装架,所述固定座的右侧上端设有右安装架,所述右安装架的底端中侧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中侧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液压缸的带动下活塞柱以及活塞柱底侧的安装板向承接筒的里侧进行移动,配合安装板上所粘接的防滑垫能有效的对管体进行夹紧固定,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体,同时通过套筒与连柱的配合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平稳,待夹紧完毕后,在减速电机的带动下螺柱转动,方便实现对接,便捷灵活,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焊接,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A special pipe clamp for butt welding of asphalt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
本技术属于沥青加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
技术介绍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目前主要通过沥青加热器对沥青进行加热,传统的沥青加热系统管在进行对焊时通过人工拧动螺栓进行夹紧,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不够灵活不便适用不同规格的管体,适用范围较低,工作效率较低,存在相应的局限性,如何专利技术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左侧上端安设有左安装架,所述固定座的右侧上端设有右安装架,所述右安装架的底端中侧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中侧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里侧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座的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通过轴座安设有螺柱,所述螺柱穿过隔板,且所述螺柱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对接相连,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里侧安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滑孔活动相连,所述螺柱套接在螺孔上,所述左安装架、右安装架的内侧均对接有承接筒,所述承接筒的外壁安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侧对接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穿过承接筒,且所述活塞柱的底端对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粘接有防滑垫,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对接有连柱,所述连柱与外侧的套筒套接相连,所述套筒嵌接安设在承接筒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液压缸、活塞柱以及防滑垫均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液压缸、活塞柱以及防滑垫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两侧所述承接筒对称设置,且所述承接筒的底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有二至三个。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大于第二凹槽的长度,所述第二凹槽以第一凹槽的横向中线为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连柱的上端焊接有连块,所述连柱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套筒的底侧内壁设有限位部。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截面呈圆弧状,所述螺孔、滑孔的中心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技术在工作人员的辅助下承接筒底侧的卡槽与管体的边端相抵,在液压缸的带动下活塞柱以及活塞柱底侧的安装板向承接筒的里侧进行移动,配合安装板上所粘接的防滑垫能有效的对管体进行夹紧固定,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体,同时通过套筒与连柱的配合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平稳,待夹紧完毕后,在减速电机的带动下螺柱转动,由此右安装架整体向左安装架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对接,便捷灵活,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焊接,便于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承接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右安装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左安装架;3、液压缸;4、承接筒;5、右安装架;6、活塞柱;7、卡槽;8、安装板;9、套筒;10、连柱;11、防滑垫;12、导柱;13、减速电机;14、隔板;15、螺柱;16、第一凹槽;17、第二凹槽;18、第一连接座;19、第二连接座;20、滑孔;21、螺孔;22、连块;23、弹簧;24、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左侧上端安设有左安装架2,所述固定座1的右侧上端设有右安装架5,所述右安装架5的底端中侧设有第一连接座18,所述第一连接座18的中侧开设有螺孔21,所述第一连接座18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座19,所述第二连接座19的里侧开设有滑孔20,所述固定座1的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通过轴座安设有螺柱15,所述螺柱15穿过隔板14,且所述螺柱15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13对接相连,所述第一凹槽16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的里侧安设有导柱12,所述导柱12与滑孔20活动相连,所述螺柱15套接在螺孔21上,所述左安装架2、右安装架5的内侧均对接有承接筒4,所述承接筒4的外壁安设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底侧对接有活塞柱6,所述活塞柱6穿过承接筒4,且所述活塞柱6的底端对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内侧粘接有防滑垫11,所述安装板8的左右两侧对接有连柱10,所述连柱10与外侧的套筒9套接相连,所述套筒9嵌接安设在承接筒4的内壁上。具体的,所述液压缸3、活塞柱6以及防滑垫11均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液压缸3、活塞柱6以及防滑垫11呈环形阵列分布。具体的,两侧所述承接筒4对称设置,且所述承接筒4的底侧开设有卡槽7,所述卡槽7设有二至三个。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16的长度大于第二凹槽17的长度,所述第二凹槽17以第一凹槽16的横向中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具体的,所述连柱10的上端焊接有连块22,所述连柱10的外侧套接有弹簧23,所述套筒9的底侧内壁设有限位部24。具体的,所述防滑垫11的截面呈圆弧状,所述螺孔21、滑孔20的中心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该技术在使用时,相应的管体放置在左安装架2、右安装架5内侧的承接筒4上,在工作人员的辅助下承接筒4底侧的卡槽7与管体的边端相抵,放置完毕后,在液压缸3的带动下活塞柱6以及活塞柱6底侧的安装板8向承接筒4的里侧进行移动,配合安装板8上所粘接的防滑垫11能有效的对管体进行夹紧固定,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体,同时通过套筒9与连柱10的配合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平稳,待夹紧完毕后,在减速电机13的带动下螺柱15转动,由此右安装架5整体向左安装架2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对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焊接,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需要说明的是液压缸3、减速电机13的具体型号需要依据该设置的具体规格进行计算,相应的计算方式属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液压缸3、减速电机13的控制方式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左侧上端安设有左安装架(2),所述固定座(1)的右侧上端设有右安装架(5),所述右安装架(5)的底端中侧设有第一连接座(18),所述第一连接座(18)的中侧开设有螺孔(21),所述第一连接座(18)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座(19),所述第二连接座(19)的里侧开设有滑孔(20),所述固定座(1)的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通过轴座安设有螺柱(15),所述螺柱(15)穿过隔板(14),且所述螺柱(15)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13)对接相连,所述第一凹槽(16)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的里侧安设有导柱(12),所述导柱(12)与滑孔(20)活动相连,所述螺柱(15)套接在螺孔(21)上,所述左安装架(2)、右安装架(5)的内侧均对接有承接筒(4),所述承接筒(4)的外壁安设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底侧对接有活塞柱(6),所述活塞柱(6)穿过承接筒(4),且所述活塞柱(6)的底端对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内侧粘接有防滑垫(11),所述安装板(8)的左右两侧对接有连柱(10),所述连柱(10)与外侧的套筒(9)套接相连,所述套筒(9)嵌接安设在承接筒(4)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加热系统管对焊专用管夹,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左侧上端安设有左安装架(2),所述固定座(1)的右侧上端设有右安装架(5),所述右安装架(5)的底端中侧设有第一连接座(18),所述第一连接座(18)的中侧开设有螺孔(21),所述第一连接座(18)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座(19),所述第二连接座(19)的里侧开设有滑孔(20),所述固定座(1)的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通过轴座安设有螺柱(15),所述螺柱(15)穿过隔板(14),且所述螺柱(15)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13)对接相连,所述第一凹槽(16)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的里侧安设有导柱(12),所述导柱(12)与滑孔(20)活动相连,所述螺柱(15)套接在螺孔(21)上,所述左安装架(2)、右安装架(5)的内侧均对接有承接筒(4),所述承接筒(4)的外壁安设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底侧对接有活塞柱(6),所述活塞柱(6)穿过承接筒(4),且所述活塞柱(6)的底端对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内侧粘接有防滑垫(11),所述安装板(8)的左右两侧对接有连柱(10),所述连柱(10)与外侧的套筒(9)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锡君王斌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佳能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