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曦智专利>正文

一种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52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树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均匀酸化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包括有第一存放框、酸化箱、收集框、第一固定板、安装板、出料管、阀门、转筒、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搅拌杆等;第二存放框放置于安装板顶部;收集框放置于安装板顶部,且位于两第一固定板之间;出料管固接于酸化箱底部,且与酸化箱内连通;阀门安装于出料管,第一存放框固接于酸化箱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液管、输液管、凸轮、挤压箱、活塞、连接板、连接杆、喷头的相互配合下。

An acidizing equipment for maleic anhydride re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树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
技术介绍
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将酸液滴入马来酸酐粘合树脂进行酸化,另一种是将酸液喷入马来酸酐粘合树脂进行酸化,然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缺点。不论是滴酸方式还是喷酸方式,都是向马来酸酐粘合树脂内加入酸液,这种方式无法迅速的与马来酸酐粘合树脂均匀混合,总会存在局部过酸的情况,进而影响酸化效果;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均匀酸化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酸化设备无法迅速的与马来酸酐粘合树脂均匀混合,总会存在局部过酸的情况,进而影响酸化效果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均匀酸化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包括有第一存放框、酸化箱、收集框、第一固定板、安装板、出料管、阀门、转筒、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搅拌杆、第一单向阀、输液管、第二固定板、喷头、凸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存放框、酸化箱、收集框、第一固定板、安装板、出料管、阀门、转筒、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搅拌杆、第一单向阀、输液管、第二固定板、喷头、凸轮、第一转轴、连接板、弹性件、连接杆、活塞、挤压箱、第三固定板、第二单向阀、进液管、第二存放框、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挡板、进料管、第二轴承座、扇形齿轮、第三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转轴、圆柱齿轮、第四固定板、第一平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一电机、第五固定板、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第四轴承座、第五轴承座、第六轴承座和第七轴承座;酸化箱通过两第一固定板固接于安装板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来酸酐粘合树脂的酸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存放框、酸化箱、收集框、第一固定板、安装板、出料管、阀门、转筒、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搅拌杆、第一单向阀、输液管、第二固定板、喷头、凸轮、第一转轴、连接板、弹性件、连接杆、活塞、挤压箱、第三固定板、第二单向阀、进液管、第二存放框、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挡板、进料管、第二轴承座、扇形齿轮、第三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转轴、圆柱齿轮、第四固定板、第一平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一电机、第五固定板、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第四轴承座、第五轴承座、第六轴承座和第七轴承座;酸化箱通过两第一固定板固接于安装板顶部,第二存放框放置于安装板顶部;收集框放置于安装板顶部,且位于两第一固定板之间;出料管固接于酸化箱底部,且与酸化箱内连通;阀门安装于出料管,第一存放框固接于酸化箱顶部,第三固定板固接于酸化箱侧部,第三固定板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挤压箱固接于第三固定板顶部,挤压箱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板通过弹性件固接于挤压箱顶部;连接杆一端固接于连接板底部,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固接于活塞顶部;进液管一端固接于挤压箱底部且与挤压箱内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延伸至第二存放框内;第二单向阀安装于进液管内;输液管一端固接于挤压箱侧部且与挤压箱内连通,另一端贯穿酸化箱侧部与喷头固接;第一单向阀安装于输液管内,第二固定板固接于酸化箱靠近挤压箱的侧部,第四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固定板的端部;第一转轴一端与凸轮固接,另一端与第四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四轴承座与第二皮带轮固接;凸轮与连接板接触连接;
第五固定板固接于酸化箱后部,第一电机固接于第五固定板顶部,第五轴承座嵌于酸化箱内前壁,第六轴承座嵌于酸化箱内后壁;第一搅拌杆一端与第五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六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六轴承座与第一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固接于第一搅拌杆,且位于第一电机与第六轴承座之间;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转筒固接于第一搅拌杆,且位于酸化箱中;多个第一搅拌叶片等间距固接于转筒上,第七轴承座嵌于酸化箱内后壁上方;第四转轴一端与第二锥齿轮固接,另一端与第七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七轴承座与第一皮带轮固接;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曦智
申请(专利权)人:宋曦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