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463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吸收塔,涉及废气吸收技术领域。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左侧面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塔体的下侧内壁与侧板靠近下表面位置均固定贴合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之间形成有储液室,所述塔体内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上旋风板与下旋风板,所述上旋风板与下旋风板相对设置,所述导流机构上侧的塔体内壁上设置有两组分水机构,所述分水机构包括衔接块、聚乙烯板、玻璃复合材料层和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减少了吸收液与废气融合后的混合液与塔体内壁的接触,减少对塔体的腐蚀,使该吸收塔使用寿命更长,同时导流机构与分水机构使吸收效果更佳。

A composite absorp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废气吸收
,具体为一种复合材料吸收塔。
技术介绍
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文氏管、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吸收剂以塔顶加入自上而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目前,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各种吸收塔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是,传统的吸收塔多为金属材料制成,在长时间的吸收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废气中均都还有较强腐蚀性气体,导致吸收塔内壁与其内壁零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影响吸收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吸收塔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吸收塔,具备减少了吸收液与废气融合后的混合液与塔体内壁的接触,增加该吸收塔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吸收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左侧面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气管(2),所述塔体(1)的下侧内壁与侧板靠近下表面位置均固定贴合有防腐层(3),所述防腐层(3)之间形成有储液室(4),所述塔体(1)内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导流机构(5),所述导流机构(5)包括上旋风板(501)与下旋风板(502),所述上旋风板(501)与下旋风板(502)相对设置,且下旋风板(502)锥形向下,所述导流机构(5)上侧的塔体(1)内壁上设置有两组分水机构(6),所述分水机构(6)包括衔接块(601)、聚乙烯板(602)、玻璃复合材料层(603)和耐磨层(604),所述衔接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吸收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左侧面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气管(2),所述塔体(1)的下侧内壁与侧板靠近下表面位置均固定贴合有防腐层(3),所述防腐层(3)之间形成有储液室(4),所述塔体(1)内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导流机构(5),所述导流机构(5)包括上旋风板(501)与下旋风板(502),所述上旋风板(501)与下旋风板(502)相对设置,且下旋风板(502)锥形向下,所述导流机构(5)上侧的塔体(1)内壁上设置有两组分水机构(6),所述分水机构(6)包括衔接块(601)、聚乙烯板(602)、玻璃复合材料层(603)和耐磨层(604),所述衔接块(601)固定安装于塔体(1)的内壁上,所述衔接块(6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聚乙烯板(602),所述聚乙烯板(602)的上表面固定贴合有玻璃复合材料层(603),所述玻璃复合材料层(603)的上表面固定贴合有耐磨层(604),所述聚乙烯板(602)、玻璃复合材料层(603)和耐磨层(604)上均均匀开设有漏水孔(7),所述分水机构(6)的上方塔体(1)内壁上均相对应固定安装有喷淋机构(8),所述分水机构(6)之间的塔体(1)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填料层(9),所述塔体(1)靠近上部位置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除雾网(10),所述塔体(1)的右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1)。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罡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玻璃钢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