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专利>正文

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402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涉及烧碱或固碱工业技术领域,采用在降膜管接口下方设置导引构件的结构设计,导引构件可将降膜管接口流出的熔融碱直接导引入排碱口,进而使熔融碱能够平稳的流入到排碱口,结合在导引槽下方设置的垫板,从而有效减少对第一筒体的冲刷腐蚀,提高第一筒体的使用寿命周期,降低生产与维护成本;同时,设置的接碱杯具有中空的通孔,且侧壁采用呈U形状的双层结构,以构成熔融碱的缓冲腔,通过设置通孔有利于碱蒸汽的气流穿过,而熔融碱则从降膜管的下端口沿缓冲腔的外侧壁流入缓冲腔的腔体内,进而可对熔融碱与碱蒸汽分别进行缓存与分离,并具有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与安全可靠的特点。

Guide mechanism in separator of molten alkali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
本技术涉及烧碱或固碱工业
,具体是一种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
技术介绍
在固碱工业的碱液蒸发工序中,将32%的原料碱经原料碱泵输送到二效降膜蒸发器,浓度被提升到47%,再经47%碱泵和一效冷凝水预热器到一效降膜蒸发器,浓度被提升到61%,然后经浓碱泵输送到最终浓缩器,均匀进入每根降膜管,碱液在下降过程中被高速蒸汽拉成均匀的液膜并与高温熔盐进行热交换,脱水呈熔融碱,该熔融碱再进入成品分离器,分离后的熔融碱接着进入碱液分配器,在经碱液分配器调节流量后分配到片碱机,制成片碱。其中,成品分离器起到对熔融碱与过热蒸汽的分离作用,然而现有技术的成品分离器存在:1)过热蒸汽的过滤不彻底,过热蒸汽的排出或通过流速过快,容易混合或携带少量碱液排出,进而造成碱液的浪费,同时,排出的碱液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从降膜管流入的高温的熔融碱容易对成品分离器的内壁产生冲刷,从而使成品分离器容易造成快速的腐蚀,其设备寿命周期短,进而造成生产与使用维护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实现融熔碱的汽液分离需要,且能提高分离器使用寿命周期的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包括第一筒体、排碱口以及若干降膜管接口,所述第一筒体呈横向设置,所述排碱口呈竖向连接在第一筒体的下侧,且靠近第一筒体的轴向一端,所述若干降膜管接口呈竖向并沿第一筒体轴向间距连接在第一筒体的上侧,且靠近第一筒体的轴向另一端,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内腔的导引构件,所述导引构件包括接碱杯、导引槽和导引筒;所述接碱杯的数量与降膜管接口相对应,且每个接碱杯的杯口呈对正状设置在所对应的降膜管接口下方,在接碱杯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引碱管;所述导引槽沿第一筒体的轴向设置在接碱杯的下方,且导引槽的槽口与引碱管的下端口相对应;所述导引筒的上端口与导引槽的底部连通,导引筒的下端口延伸至排碱口的上方,使熔融碱通过导引筒直接排入或流入排碱口。进一步地,所述降膜管接口包括与降膜管下端口相对应的上管体以及与上管体同轴且固连一体的下管体,所述下管体与第一筒体相连通且与第一筒体固连一体;在所述下管体的内壁且以下管体的轴线为中心均布设有至少两个挂钩,所述挂钩呈一字形,且所述一字形挂钩沿下管体的径向延伸,一字形挂钩优选为直线的圆杆或圆条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接碱杯具有中空的通孔,接碱杯的侧壁断面为呈U形状的双层结构,所述U形侧壁的内腔构成熔融碱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侧壁竖向高度低于外侧壁竖向高度,在缓冲腔的外侧壁且靠近缓冲腔的上端口处设有与挂钩数量相对应的缺口,且此所述缺口呈L形。进一步地,所述若干降膜管接口平分为两排且沿第一筒体的轴向间距设置,所述导引槽位于所述两排降膜管接口之间的正下方,且导引槽的竖向正投影与降膜管接口的竖向正投影不相交。进一步地,所述导引槽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壳体结构,在导引槽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与引碱管相对应的条状孔,安装时,所述引碱管的下端口穿过所述条状孔延伸入导引槽的中空腔体内;在导引槽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上固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与降膜管接口的正投影面积相适应,且垫板位于导引槽的下方。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呈竖向连接在第一筒体的上侧,且靠近第一筒体的轴向一端,所述排碱口呈竖向连接在第一筒体的下侧。本技术一种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的导引机构,采用在降膜管接口下方设置导引构件的结构设计,导引构件可将降膜管接口流出的熔融碱直接导引入排碱口,进而使熔融碱能够平稳的流入到排碱口;同时在导引槽的下方设置了垫板,进而避免了降膜管接口喷出的携带熔融碱的蒸汽直接向下冲刷,通过导引构件及垫板相结合,从而有效减少对第一筒体的冲刷腐蚀,提高第一筒体的使用寿命周期,降低生产与维护成本;2)设置的接碱杯具有中空的通孔,且侧壁采用呈U形状的双层结构,以构成熔融碱的缓冲腔,通过设置通孔有利于碱蒸汽的气流穿过,而熔融碱则从降膜管的下端口沿缓冲腔的外侧壁流入缓冲腔的腔体内,进而可对熔融碱与碱蒸汽分别进行收集或分离,并具有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与安全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接碱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降膜管接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横向”、“竖向”、“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包括第一筒体1、排碱口3以及若干降膜管接口4,可以理解的是,降膜管接口是用于连接降膜管6的安装接口,熔融碱从降膜管排出后即从降膜管接口进入第一筒体内。第一筒体呈横向设置,也即,第一筒体的轴线与水平面相平行设置。还包括第二筒体2,第二筒体呈竖向连接在第一筒体的上侧,且靠近第一筒体的轴向一端,优选的,第二筒体的轴线与第一筒体的轴线垂直相交,此处可结合说明书附图1和图2理解。排碱口呈竖向连接在第一筒体的下侧,且靠近第一筒体的轴向一端,若干降膜管接口呈竖向并沿第一筒体轴向间距连接在第一筒体的上侧,且靠近第一筒体的轴向另一端。由上可知,第二筒体为蒸汽的排出通道,熔融碱从降膜管接口向下排出至第一筒体的内腔,第二筒体与降膜管接口分别朝第一筒体的轴向两端分布,进而有利于碱蒸汽在经过第一筒体内腔的通道后,折弯或换向从第二筒体的排出通道流动,进而增加碱蒸汽在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内腔的滞留时间,从而降低碱蒸汽的排出速度,增加碱蒸汽的分离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的内腔的导引构件,导引构件用于将降膜管接口流出的熔融碱导引入排碱口,进而使熔融碱能够平稳的流入到排碱口,同时还可避免主要的熔融碱直接从降膜管接口排出至第一筒体的内壁,从而有效减少对第一筒体的冲刷腐蚀,提高第一筒体的使用寿命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包括第一筒体(1)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内腔的导引构件(5),所述第一筒体上具有排碱口(3)以及若干降膜管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构件包括接碱杯(51)、导引槽(52)和导引筒(53);/n所述接碱杯的数量与降膜管接口相对应,且每个接碱杯的杯口呈对正状设置在所对应的降膜管接口下方,在接碱杯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引碱管(511);/n所述导引槽沿第一筒体的轴向设置在接碱杯的下方,且导引槽的槽口与引碱管的下端口相对应;/n所述导引筒的上端口与导引槽的底部连通,导引筒的下端口延伸至排碱口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包括第一筒体(1)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内腔的导引构件(5),所述第一筒体上具有排碱口(3)以及若干降膜管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构件包括接碱杯(51)、导引槽(52)和导引筒(53);
所述接碱杯的数量与降膜管接口相对应,且每个接碱杯的杯口呈对正状设置在所对应的降膜管接口下方,在接碱杯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引碱管(511);
所述导引槽沿第一筒体的轴向设置在接碱杯的下方,且导引槽的槽口与引碱管的下端口相对应;
所述导引筒的上端口与导引槽的底部连通,导引筒的下端口延伸至排碱口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管接口包括与降膜管下端口相对应的上管体(41)以及与上管体同轴且固连一体的下管体(42),所述下管体与第一筒体相连通且与第一筒体固连一体;
在所述下管体的内壁且以下管体的轴线为中心均布设有至少两个挂钩(43),所述挂钩呈一字形,且所述一字形挂钩沿下管体的径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熔融碱成品分离器中的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碱杯具有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