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焕才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煤球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30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用多用途煤球炉,它由炉体(1)、上盖(2)、炉胆(3)、进水管(5)、出水管(6)、排污口(7)、进风口(9)组成,其特征是炉体(1)与炉盖(2)为分离式,炉体为上方敞口的中空腔体,并与炉胆(3)铸造为一体,进水管(5)从上盖插入接近炉腔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防止了原有铸铁多用途炉的漏水问题。(*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煤球炉。现有的家用炊事取暖多用煤球炉,有用铁皮制作,有铸铁的,铸铁炉子的结构为炉体和上盖采用铸造的方法一次铸造成一整体,为了清砂方便,在底部开有四个洞,这种多用途炉子的缺点是在正常使用时在炉体腔内充满水,常因四个清砂洞堵不好而致漏水现象严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部没有洞口的多用途煤球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有效防止在使用中产生的漏水现象。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多用途煤球炉由炉体、上盖、进水管、出水管、排污口、进风口、炉胆组成,其特征是炉体为上方敞口的中空腔体,炉胆设在中空腔体的中央并与炉体连为一体,炉盖加盖在炉体上口用螺钉固定,并用耐火堵漏材料与炉体相密封,进水管与出水管均设在炉盖上,进水管直通至炉腔内并接近底部。本技术因采用炉体与炉盖分离的结构,底部没有清砂洞口,有效地防止了漏水问题,进水管直插至底部,使冷水先进入底部易于加热,出水口设在上部有效地保证使用热水无杂质和碱污。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炉体为方型,也可做成圆筒形。参照图1和图2,炉体(1)为中空腔体,炉盖(2)的中央部位有一与炉胆(3)相吻合的洞,炉盖用4颗螺钉(8)固定炉体上,为便于炉体与炉盖的密封在炉盖的四周和中央洞口的周围留有凸台,进水口(5)、出水口(6)均留在盖上,进水管直插至离炉体底部5厘米的高度。炉体(1)和炉胆(3)采用铸造的方法一次铸造成型。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煤球炉由炉体(1)、上盖(2)、炉但(3)、进水管(5)、出水管(6)、排污口(7)、进风口(9)组成,其特征是炉体(1)为上方敞口的中空腔体,炉胆(3)设在中空腔体的中央并与炉体(1)连为一体,炉盖(2)加盖在炉体上口用螺钉(8)固定,并用耐火堵漏材料与炉体(1)相密封,进水管(5)、出水管(6)均设在炉盖上,进水管(5)直通至炉腔内并接近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煤球炉,其特征是炉体(1)为圆筒形或方形中空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用途煤球炉,其特征是炉体(1)和炉胆(3)用铸铁一次铸造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煤球炉,其特征是进水管(5)通至至炉体(1)底部上方约5厘米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煤球炉,其特征是上盖中间有一与炉体上的内胆吻合的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煤球炉,其特征是上盖的四周及中央开口的边沿上均有向下的凸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用多用途煤球炉,它由炉体(1)、上盖(2)、炉胆(3)、进水管(5)、出水管(6)、排污口(7)、进风口(9)组成,其特征是炉体(1)与炉盖(2)为分离式,炉体为上方敞口的中空腔体,并与炉胆(3)铸造为一体,进水管(5)从上盖插入接近炉腔底部。本技术的优点是防止了原有铸铁多用途炉的漏水问题。文档编号F24B1/183GK2500927SQ0124536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焕才 申请人:刘焕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煤球炉由炉体(1)、上盖(2)、炉但(3)、进水管(5)、出水管(6)、排污口(7)、进风口(9)组成,其特征是炉体(1)为上方敞口的中空腔体,炉胆(3)设在中空腔体的中央并与炉体(1)连为一体,炉盖(2)加盖在炉体上口用螺钉(8)固定,并用耐火堵漏材料与炉体(1)相密封,进水管(5)、出水管(6)均设在炉盖上,进水管(5)直通至炉腔内并接近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焕才
申请(专利权)人:刘焕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